APP下载

伦敦孤儿的艰难生活

2021-11-22许姗姗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大卫

许姗姗

摘 要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三单元中,有四部外国小说作品的节选。《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是作品的第十一章“独自谋生”,如何通过这一章的细读了解人物形象,又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绘制人生轨迹、填充图表、编写词条、拓展阅读等情景任务的设置来驱动学生完成专章精读和整本书联读。

关键词 《大卫·科波菲尔》;文本细读;主题辐射

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三单元中,有四部外国小说作品的节选。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巨著,《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展现了宏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现代小说《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在创作手法、题材内容等方面的创新颇多,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艺术边界。在这四部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虽是一部传统小说,但是八十万字的阅读量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课本所选择的是《大卫·科波菲尔》的第十一章,如何通过这一章的文本细读引领学生把握整个小说的主题内容和叙事手法,从而提升小说鉴赏的能力?又如何以该章节的阅读为切入点来辐射整部书的阅读?

1870年,狄更斯去世,这个噩耗传遍了美国、英国等地。关于他的影响之大,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有一个小男孩问自己的父母,“狄更斯先生死了,圣诞老人是不是也要死去?”这句话使我们对于狄更斯那不同凡响的声誉有所感知。时至今日,在伦敦的杂耍剧场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艺术家作为“狄更斯的扮演者”,他能模仿狄更斯笔下的各种人物。他会请观众们说出一些人物的名字来,于是在场内的各个角落,有人就会大声喊道:“匹克威克、米考伯、小耐儿、费根”。表演者会将自己一一装扮成这些不朽的人物,模仿他们在书中的讲话和动作。在英国文学史中,恐怕很少有人如狄更斯那样,从踏上文坛开始就受到热烈欢迎,在去世之后又留下不朽的芳名。而这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代表作,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评价其为“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统编版教材上所选择的部分是小说的第十一章“独自谋生”。

一、以人生轨迹图辐射小说的重点情节

课本所选择的《大卫·科波菲尔》的第十一章,主要内容是大卫在母亲去世之后,继父谋得斯通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章节阅读的内容应该基于整本书的情节链条。《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讲了大卫从小成为孤儿,受尽欺辱,在命运的沉浮中,在颠沛的一生里,有很多次险些就此沉沦,但是却一直拥有并保持着正直的心,最后成长为杰出作家的故事。因此,小说就是大卫的成长史。通过大卫成长的故事,作者狄更斯意在探索人的成长要义。

在对于名著基本认知的基础上,笔者设置了如下的情境任务:小说一共64章,是1849至1850年间狄更斯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每一章都有它的标题。请大家回看这些标题,回忆整本书的内容,画出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生阶段轨迹图。通过该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将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串联起来,在此基础上更有利于全书情节的梳理和掌握。并且通过轨迹图也能清晰地发现,大卫在一生中经历了哪些跌宕和沉浮,并能发现大卫即使经受了磨难而依然成长为品行健全高尚的人,这就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有了进一步研讨的空间。另外,基于大卫成长的全部历程,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看待课文节选的第十一章的文本内容和意义。

以下为笔者自行绘制的大卫人生轨迹图例。

二、以信息表格理清大卫的生存状态

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的主人公,课本所选的第十一章里,主要是10岁的童工大卫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写照,为了给学生一个筛选、概括和分析文本信息的抓手,笔者特意设置了如下情境任务,希望能用补充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细化阅读任务,从而更好地理解大衛的生存状态。

在表格的填写过程中,特别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在“生活心理状态”下,学生的阅读和信息归纳往往只停留在“痛苦绝望”的单项维度中。而选文中隐藏地还有大卫其他的心理状态,如:

“我把一切痛苦完全都藏在自己的心里,只是埋头干活。打从来到这儿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要是我干活不及别的人,我就不可能不受人轻视和侮辱。没过多久,跟两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比,我至少都一样快捷,一样熟练了。”[1]154

这部分文字鲜明地体现了大卫勤奋刻苦、自强自立的精神性格特征。除此之外,选文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讲述大卫与米考伯夫妇相处时的感受,如以下几段文字:

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四处溜达时,老是想起米考伯太太那些筹款的方法,心里总压着米考伯先生的债务负担。

由于我们各自的处境,所以我跟这对夫妇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虽然我们之间年龄差别大得可笑。

我口袋里一个星期的工资还剩有两三先令——从这钱数来看,我认为我们的这次谈话一定发生在星期三晚上——我赶紧掏了出来,真心诚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我借给她的。

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支使我,做什么都行。从那天晚上起,我就开始处理起她家的那些轻便的财物来了。[1]158

在与米考伯夫妇的互动中,显出大卫真诚善良淳朴的品质。而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过程也让大卫此时悲惨的童工生活多了很多温情的色彩。

三、以百度词条提炼米考伯的人物形象

作为大卫悲惨的童工生活中的温情色彩,米考伯是狄更斯小说人物画廊中极有成就的塑造对象,《大卫·科波菲尔》对于米考伯形象的出色描写,使得“米考伯主义”成为文学长廊中某种性格的代表。而米考伯也是课本选文中浓墨重彩突出的对象,因此,在这个环节,笔者设置了一个读写结合的任务:请学生结合章节内容,联系整部小说,为“米考伯主义”写一个百度词条(包括定义、出处及简单说明)。

这个输出型写作任务的前提是学生应通过文本研读,找到并提炼归纳米考伯的形象特征。米考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本研读中可以引领学生注意“一处外貌”“二句口头禅”和“三个情境”。

我进去了,发现那儿还有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大脸盘完全对着我。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只有柄的单片眼镜——我后来发现,这只是用作装饰的,因为他难得用来看东西,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1]156

这是一处米考伯的外貌。米考伯先生第一次出场时,房东的身份与大卫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大卫的眼睛看他,身着“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说明他穿着正式,体面,绅士,注意仪表;“衣服破旧”,系有一双已褪色的大穗子可以看出其经济很拮据;但他却“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只有柄的单片眼镜”,说明他注重仪表、保持风度、维持一个优雅绅士的形象等。而这种张力表现他穷困潦倒,债务缠身,却硬要装体面的模样。这是小人物的地位和讲求上流人物的气派的反差。

“‘感谢老天爷,陌生人回答说,‘我很好。我收到谋得斯通先生的一封信,信里提到,要我把我住家后面的一间空着的屋子——拿它,简而言之,出租——简而言之,陌生人含着微笑,突然露出亲密的样子说道,‘用作卧室——现在能接待这么一位初来的年轻创业者,这是本人的荣幸。——说着陌生人挥了挥手,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1]156

这是米考伯的第一处口头禅——“简而言之”。米考伯的对象大卫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但是他说话却非常文雅。口头禅“简而言之”表现出要做总结的气派,文雅的上流人士。在语言上,他崇尚文雅,这充分表现了他喜欢卖弄学问的迂腐气息。

“有一次,这种星期六晚上的谈话刚开始,米考伯先生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米考伯太太跟她丈夫完全一样。”[1]158

这是米考伯的第二处口头禅——“有朝一日,时来运转”。体现了这是穷愁潦倒而又天真乐观、充满幻想的米考伯先生。梦想一天会时来运转,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

最后有三个不同的情境,突出了米考伯的不同特点。

“他要我千万记住,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在这以后,他向我借了一先令买黑啤酒喝,还写了一张要米考伯太太归还的单据给了我,随后他收起了手帕,变得高兴起来了。”[1]161

米考伯多次向年幼的大卫教授支出不能比收入更大的道理,但是自己却总是无法改变习气,经常陷于自己的债务中。他刚刚和大卫说完,自己就又借了一先令买酒喝,他大概无法践行自己的座右铭了,体现了他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

“遇到这种时候(讨债),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1]158

当那些债主来讨债时,米考伯先生“悲哀和羞愧的不得了,甚至用一把剃刀向自己作了个姿势”,我们都能感到他被逼债后的极其痛苦,但很快,戏剧性的一幕展现“不到半个钟头,他就煞费苦心地檫亮了他的靴子,带着比平常更加体面的神气哼着一只曲子出去了”。他的这种情绪极快的变化,对不幸的健忘程度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哭笑不得。

“為了要把所有的事尽可能都写下来,我记得,在这段时间米考伯先生还曾起草过一份给下议院的请愿书,要求修改因债务而入狱的法律……监狱里有一个俱乐部,米考伯先生因为是位绅士,所以成了俱乐部里很有权威的人士。他把要写这样一份请愿书的事告诉了俱乐部里的人,俱乐部里的人都一致热烈赞成。于是米考伯先生(他本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好先生,只要不是自己的事,干起任何事来都干劲十足,忙起跟自己利益毫无关系的事来,总是欢天喜地)便着手写起这份请愿书来;写好后,又誊在一大张纸上,铺在一张桌子上,并约定了一个时间,叫俱乐部的成员,甚至全监狱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来他的房间,在上面签名……”[1]163

这段中通过写请愿书的事件表现了米考伯非常热情,他无力偿还债务入狱,却又成了囚犯俱乐部的伟大权威。对自我的生存现状之外他有热情去关注,他有着堂吉诃德式的打抱不平,这应该也是他自诩为一个高雅绅士,一个上流社会人物的自我要求。为后文揭发希普做了铺垫。

在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的认识后,塑造人物的手法便也迎刃而解:狄更斯在塑造人物时,主要从描写人物的外部肖像、服饰、装饰、举止、使用的语言和生活环境着手,善于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些特点,比如语言特点,口头禅,和行为举止上的怪癖,用漫画的笔调,夸张的手法来加以强调,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

四、以拓展阅读感受狄更斯的自我重塑

评论家乔治·福特《大卫·科波菲尔》曾说:“狄更斯已经把他的自传的一些片段编写进《大卫·科波菲尔》(特别是在第十一章)”。[2]因此,在这个环节,笔者设置了情境任务:请学生自行阅读狄更斯传记或查找狄更斯的相关资料,找到作家人生中哪些片段被写进了第十一章。

狄更斯的儿子亨利·狄更斯曾经在回忆录中记载,在狄更斯去世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是圣诞节,狄更斯因病躺在沙发上,他和孩子们玩着一个游戏,规则是:把首尾音节有关的词连接以来。轮到狄更斯时,前一个音节是“沃”,狄更斯接道的词是:“沃伦黑鞋油作坊,河滨三十号”。孩子们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对父亲艰难地童年生活并不知晓。狄更斯去世之后,福斯特写的关于狄更斯的传记问世,他们才想起父亲当年欲止不能地说出的这几个字。狄更斯在他父亲坐牢时,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在这个黑鞋油作坊干过活。[3]

当我们梳理了狄更斯的成长经历时,会发现他的人生此段经历与大卫此时的遭遇非常相似。狄更斯的父亲是英国海军的一个小职员,爱慕虚荣,家庭收入常常入不敷出。狄更斯十岁的时候,父亲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被抓进监狱——父亲是小说中米考伯的形象原型。作为长子的狄更斯不得不辍学照顾家庭,后来狄更斯为接济家庭,到一个远房亲戚开的皮鞋油作坊里去做工。在那灰暗的日子里,他终日进行乏味无聊的工作。而后来雇主竟然把他安排在窗台边操作,让路人看他如何刷瓶子,借以推销产品,这更让他心情郁闷,几近崩溃。

这一段辛酸的童工经历让我们在阅读《大卫·科波菲尔》时具备很强的代入感。大卫的爱憎也是狄更斯的爱憎,大卫的追求也是狄更斯的追求。《大卫·科波菲尔》应该是作家含着血泪的记录,也是作家的自我宣泄和自我重塑。另外我们从狄更斯的经验中也可以得出启示:不幸的童年是一座好的学校。

因此,在《大卫·科波菲尔》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大卫人生轨迹的梳理更好地串联和辐射小说的整体情节。而在小说整体情节的观瞻中,我们可以更清楚课本所选择的第十一章在大卫成长中的位置:它是大卫所经受的一重磨难,也是大卫为何在磨难中能顽强生长、毅力不倒的缘由——自我的性格品质与周围人如米考伯夫妇的温情关照。这便是小说核心的人生主题。大卫在母亲再嫁后缺失家庭的温暖,在住在米考伯家中当房客的时间里,虽然因为欠债的总是找上门而缺乏安全感,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弥补了一个10岁孩子心中的家庭陪伴。另外,米考伯这个人物是乐天安命的代表。“乐观主义人生哲學是狄更斯和英国人共有的东西。长久地和英国人生活在一起,你不可能不意识到,他们的一切行动受‘狄更斯精神的影响是何等地深。”[4]在大卫和米考伯夫妇身上,我们看到,狄更斯用温暖的笔触,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英国人民中在困难前的乐观主义精神。立身在一个敌对世界中的人,像米考伯先生一样,尽管被债主包围,依然信心十足地憧憬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米考伯先生是狄更斯式人物最典型的象征。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又应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注重什么,作为小说“中间人物”的米考伯,在这一点上来说影响着大卫,助力了大卫的精神成长。

————————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2]乔治·福特.大卫·科波菲尔[A]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25.

[3]安德烈·莫洛亚.狄更斯评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8.

[4]安德烈·莫洛亚.狄更斯评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117

[作者通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二是加强内外统筹,着力在资源建设上下功夫。统筹校内、校外德育资源,加强一体化建设,创建500多所文化建设示范校,文明校园建设全覆盖,打造环境优美、积极向上、适宜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开发具有北京特色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加强实践育人,用好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等红色资源,以“四个一”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1日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大卫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画/黄胜凡 诗/大卫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