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中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性研究

2021-11-22刘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8期
关键词:产教动漫产教融合

刘斯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围绕“创新”展开,才能更好地适应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过剖析中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立足于产教融合理念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从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立生产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对中职动漫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进行创新性探索,切实推进中职动漫专业建设改革。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8-0032-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其产业链更加完善,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动漫设计、制作等过程中,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各中职学校动漫专业加大了招生力度。然而很多中职学校动漫专业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只注重职业教育中的一般共性,而忽略了专业的特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实训环节只停留在形式上,实训教学的内容、评价指标与企业需求不接轨。一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导致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中职动漫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动漫游戏企业招不到满意的技能型人才。该现象已经成为中职动漫专业发展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个瓶颈,是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我校动漫专业结合厦门产业实际,联合校企合作中知名的动漫企业,在对动漫产业人才需求与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动态、行业结构、岗位要求等,依托行业,探讨在产教融合办学环境下“教—训—产—研”多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重构课程结构与专业设置,形成校企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块技能教学法、仿真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行业技术标准为抓手,落实“双证融通”,实现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教学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三、中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性探索

(一)创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校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对动漫行业职业岗位与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不断对专业设置及发展予以论证和调整,把动漫教学分为基础培养、定向强化与职场实践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划分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按计划有效地将专业技能传递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基础培养期是对刚入校的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摸底,初步开展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以及文化知识、美术基础知识的初步训练,为下一个阶段制定学生发展方向做准备。定向强化期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兴趣特长进行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视频编辑三个方向的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三个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实行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下阶段职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职场实践期是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综合评价及考核,采用拟招聘形式,本着自愿的原则,学生和动漫工作室、实训基地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并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技能标准接受强化训练,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制作,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真正实现学生实习就业时与行业零接轨。以校企一体化为基础,深度融合,坚持校企共同培养和共同管理,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准确定位人才目标,形成“校企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的动漫与游戏制作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动漫专业对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素质与能力目标设定,全面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构建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建设纵向分为专业基础课、技能技法课、能力拓展课三个阶段课程,从专业基础向岗位实用技能逐层递进。我们设置了专门化的选修课程,积极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能力培养,注重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实践培养与技术创新两个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能力提升和岗位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師队伍,一方面我校动漫专业与厦门知名动漫企业合作开展“双师型”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跟岗实践,让教师作为动漫行业生产线上的一员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学实训中实施“校企互聘”,实现“角色互换”,使教师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动漫产业一线,注重名师引领,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双师”队伍。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专业引领、技术精湛、团结协作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建立生产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我校动漫专业紧紧围绕文创产业的发展需求,聚焦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政府+院校+企业”的多方协同发展模式,与多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满足文创产业对人才及产学研的需求为中心,在实训中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引领,以实训真实化、任务化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强化,为学生提供“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作场景,引进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运营,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与任务制作,并实际承揽相关业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与素养,保障人才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

(五)校企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根据动漫专业教学需求,由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公共实训基地主导,我校联合厦门大拇哥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及省内相关职业院校,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开发面向就业和社会需求的教学平台和资源,该项目充分考虑职业能力培训目标、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要求、教师教学工作应用环节、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等因素,现已搭建了具有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多样化的立体式教学资源包,开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平台不仅满足了学生强化技能训练的需要,同时也是融教学、科研、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共享性资源平台。

四、实践反思

因受到相关政策、教学体制、企业行业意识等方面的制约,我们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惑。

(一)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校热企冷”的问题依然突出,“产教融合”共育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而合作培养的人才未必能到该企业工作,企业的投入与得到不成正比,需要政府对积极参与合作的企业在税收、专项经费、企业评价等方面深化激励,以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为引导,由企业提供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技术支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从机制上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使产教融合更加紧密、深入,校企合作更加长久。

(二)双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在校企合作共育动漫人才过程中,暴露出学校部分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不足,专业素质不能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双师型人才引进与专业教师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如何有效发挥中职学校的育人主体作用,如何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教学的运行机制,如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技能型动漫人才培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动漫专业建设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紧扣产教融合发展主线,构建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高度契合动漫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岗位能力需求优化教学体系,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艺流程、管理规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动漫专业的发展之路,助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杨郑鹏.探析中职学校动漫专业现状及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4).

[3]张保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产教动漫产教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