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思路探讨
2021-11-22朱君
朱 君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52)
所谓“技术素养”指的是对于某项技术的掌握、操作以及评价能力,其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对于初中劳动技术教学而言,其应当将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然而,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学工作者在对于技术素养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也没有予以充足的重视。伴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劳动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积极应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挑战,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工作者们需要认清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兴趣激发、意识提升、能力培养以及潜力挖掘等方面开始着手,不断实现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技术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发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探索心理[2]。
例如,在版画的制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一幅幅成品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由观察、欣赏。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主动发出感叹“这些精美的画面是如何被刻在木板上的?”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借此从技术的层面为学生讲解,并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说“你们想不想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版画?”学生们纷纷做出肯定的回答,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明确的课堂目标,其可以指引学生一步步学习版画的制作流程与步骤,学生的兴趣在亲自操作中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2.结合生活,提升学生的技术意识
劳动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标准中也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工作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知识在学生心中的亲切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利用劳动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3]。
例如,在教学面点课程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馒头,馒头本身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食物,学生们在初次尝试过程中也往往会手足无措。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馒头制作过程的视频素材,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形象力并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最后将学生们的制作成果进行评比。学生们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很多看似平常且简单的事情都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其便会有意识地向他人学习制作技巧,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3.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加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实现不同学生思维的相互激发与碰撞,促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盆栽种植、陶艺制作或者手工编织等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为各个小组制定好学习目标,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每个学生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并与组内成员进行积极、默契的配合。在这种积极、浓厚的竞争氛围中,学生们的技术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4.课堂外延,开发学生的技术潜力
劳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课本教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版画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对版画工艺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山脚下、小河边以及风景区,让学生将眼前的美景“定格”并收录在自己的版画作品中,让自己的作品显得更加丰富、形象。这种实地教学的方式实现了通过改变创作环境等因素来提升挖掘学生技术潜力的效果,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技术活动空间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应当是初中劳动技术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探索以及创新精神,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身为初中劳动技术教学工作者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技术兴趣;结合生活,提升学生的技术意识;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课堂外延,开发学生的技术潜力,必定可以将学生的技术素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上都是编者的个人浅见,关于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方面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与策略,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