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园生态化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蔬菜绘画美术

林 姝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营前中心幼儿园 福建 福州 350200)

1.投放美术区域创意材料,凸显生态本土特色

生态化创意美术活动主要是从“生态”和“创意美术”两个维度出发,这里的生态化主要指以幼儿的生活为背景,这里的“创意美术活动”是以拓展幼儿想象空间、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表现技能、技巧,尝试大胆创作,从中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换句话说生态化创意美术活动,是让幼儿感受生态、融入生态的过程,并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大胆地表现在艺术创作中,更真实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回归于生活,感受到美术教育的真谛,因此,探究幼儿园生态化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大自然中有很多可以用于幼儿美术教学的绿色生态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重视自然环境,要善于利用环境和创设环境,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准备多种多样的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材料,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提前列好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材料,发动幼儿家长一同为幼儿准备美术材料。教师也可以在课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去收集美术材料,比如落叶、树枝、树皮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学会认识材料的特质,为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做铺垫[1]。

幼儿绘画不仅可以在画纸上创作,还可以积极选用自然界中的丰富材料,比如圆圆的石头和吃剩下的螃蟹壳、甲鱼壳都可以是创意美术中的绝佳材料。教师组织中班幼儿绘制《石头画》,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块手掌大的圆滑石头。这些石头可以从户外活动中去收集,不用时积攒在纸箱中,待幼儿绘制好后都摆在班级的展示区内,向前来接送幼儿的家长展示幼儿们的精美画作。绘画时先让幼儿给石头涂上底料,便于后期上色。然后引导幼儿用各种彩色颜料绘制自己喜欢的内容。“石头画纸”可保存的时间长,而且具有奇特的立体效果,非常符合生态创意美术的创意需求。

2.运用家乡本土地域生态,营造良好情境氛围

打造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能使幼儿放松心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为幼儿打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布置环境、打造情境,使幼儿沉浸在与教学相符的环境中,对教学效果有极大帮助。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与美术活动相关的音频视频和图像,激发幼儿想象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此外,还可以带领幼儿深入到自然环境中去,比如安吉游戏就是将幼儿带领到大自然中,在水坑边、沙子堆前、大树下完成游戏,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2]。

在打造良好教学情境方面,可以学习安吉游戏释放幼儿天性,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开展美术活动。比如带领大班幼儿开展以泥为主题的美术活动。第一节美术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泥地里,让幼儿每人抓一小把泥,然后摊在土地上拍平,让幼儿尝试用小树枝或小棍在泥片上绘画。幼儿用小树枝在泥上可以绘制很多简单的图形,太阳、月亮、小花、小鸟,待幼儿绘制完成,教师再用木板收集幼儿的作品,带回教室放在阴凉出阴干。等作品干透后,幼儿们的画作就成了可以拿起的作品,能带给幼儿非同一般的绘画体验。在第二节美术活动课上,幼儿们对泥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泥巴捏出各种造型。幼儿们首先会学习用泥巴搓成细条、或拍成圆饼、或揉成球形,幼儿们在感受玩泥巴的快乐时也会不断尝试更复杂的造型,捏个小鱼、小碗等,泥巴带给幼儿的不仅有快乐还有创造力的启发。

打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能给幼儿充分发挥的机会,比如来到泥地里上课后,幼儿们就会不再束手束脚,会尝试用身体去感觉泥巴的温度和硬度,感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检查泥地里是否有石块、玻璃等,让幼儿可以脱鞋光脚进入,能使幼儿完全融入大自然。

3.发挥幼儿自主想象作用,鼓励大胆创作

美术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创作,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进行帮助即可,不需要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引导。幼儿的想法与成年人的想法有很大差别,美术创作时幼儿关注的重点也与成年人不同。教师要让幼儿有独立创作的机会,只需要给幼儿提供绘画材料,至于如何画,从哪下笔都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决定,这样才能一点点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幼儿善于思考,逐渐提高创造力。

如我们在上中班“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时,班上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昨天帮奶奶摘黄瓜了”;有的说:“我也帮爷爷摘秋葵了”……大家还把家里种的蔬菜带到班级,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幼儿发现蔬菜横切面有各种不同的图案,于是孩子们萌发了与蔬菜相关的手工绘画活动的想法。我们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有的用蔬菜切面进行印画,有的将蔬菜切开,用几种蔬菜进行组合拼摆,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捏出蔬菜的相应造型,有的幼儿折纸蔬菜……孩子们自由大胆的想法在快乐的美术活动中得到了释放,获得了满足。

再如:中班美术活动《泡泡的旅行》里面。老师以故事谈话为导入,引到幼儿们无线的想象:泡泡在变成海绵宝宝去大海里旅游外,它还会变成什么呢?会到哪里做什么呢?孩子们的想象五花八门:有的说会变成月亮、有的说变成奥特曼、有的说飞一会儿就不见了,有的说会变成太空飞船、有的说会变成星星,还有的说会变成烟花等等。在孩子们想象的基础上,老师不断的鼓励孩子们动手创作,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美丽的图画。孩子们的作品虽然没有说出来的那么丰富,但在想象和制作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美术创作过程中,幼儿会一点点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尽量起到引导而非教导的作用,要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和动手的时间,让幼儿自己把所想绘制出来。一些教师习惯用手把手教的方法教给幼儿更准确更精致的绘画技巧,然而固定思维的教学也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画法过早地成熟,难以创造出更有新意的作品[3]。

4.定期轮换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美术活动教学特色

生态创意美术活动可以极好地激发幼儿对艺术的热情,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不同主题的生态创意美术活动,使幼儿和家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延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季节、节日制定不同的活动主题,提前通知幼儿准备好活动材料,可以组织有趣的美术活动竞赛,让幼儿们在现场制作艺术作品,通过评选最佳作品的方式激励幼儿[4]。

如:在进行大班美术教学中“纸筒里的春天”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发性的带着纸筒去户外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美丽景色,并结合多现代媒体技术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春天里的各种昆虫、植物、动物以及人们的活动的场景,让幼儿将这么美好的春天画在圆圆的纸筒上,使幼儿进一步的去亲身尝试在纸筒上运用悬空的技能绘画春天的景物这一新奇的创作。有效的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大胆的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在绘画活动中体验愉快的情感,提升幼儿的美术能力。

猜你喜欢

蔬菜绘画美术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美术篇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蔬菜也“疯狂”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