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主客体小兔绘本

廖 洁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幼儿园 安徽 太湖 246400)

《逃家小兔》这本绘本采用两色,黑白底色的描绘了妈妈与小兔的对话,而那彩色的画面就是小兔子想象中的境界了!这个故事简单得只有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看过它的人内心漾起波纹。教学中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和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学习故事中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创作对话,并能从故事中体会出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在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想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培养学生。

1.绘本教学中认知价值取向的原因分析

1.1 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是一种“轻松”、“自由”、“想象”、“体验”的文本精神,它与生俱来符合了儿童的内在生命特质,那就是童年情境中的游戏精神。富含游戏精神的作品,没有教育与被教育,有的只是一种情感、一种需求、一种玩的天性。它体现出来的不是小读者“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时刻发出的一种呼唤“让我们尽情地玩吧”。尊重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忽视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意味着漠视儿童精神世界的游戏精神。当前,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材的选择更多的偏向情感和认知类,比较少地选择蕴涵游戏精神的绘本,表明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认识到游戏对于孩子的无意义之意义。

1.2 视儿童世界中的幻想品质。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的许多新的形象。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2~7岁阶段的思维特征是主客体不分,象征功能开始出现,因此有了儿童会把椅子当马骑、棍子当枪使的现象。儿童这种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决定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把握周围的世界,对儿童来说,没有纯粹的主体,也没有纯粹的客体,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原始人类那样,儿童的主客体互渗状态决定了他是个泛灵论者。弗洛依德认为泛灵论是由于主体的投射作用而将自己的意识投射于客观物体之上。儿童的世界是浑沌的,是主客体不分的。超现实的世界存在于儿童的心灵里,是儿童对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结果,这种幻想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大自然赋予了人类幻想的本能,这一本能使得人类更加伟大,也因为这一本能世界才变得精彩、变得有创造力和充满生机。

2.绘本教学的价值体现

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有时绘本用简单的画面、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丰富的情感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绘本阅读可以给人一种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逃家小兔》书中将母爱;这个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生动的画面、简短的对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兔妈妈和小兔之间充满趣味的对话,加之形象的动作和表情,将母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生动诠释。在指导学生读绘本、听故事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读中能有所感悟。讲完《逃家小兔》故事后,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围绕妈妈的爱而畅谈下去。为了能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我把别人读《逃家小兔》的感受说给他们听,以达成共鸣与提升。

3.绘本教学中认知价值的实施策略

教师仅凭一堂课的教学是不能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能力的,更拓展不了视野与内涵。通过一堂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去看绘本故事,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应是学生阅读路上点灯的人,今后的路还得靠学生自己走,去照亮。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去阅读,通过对其他一些绘本的有趣描述,或把其它绘本的精彩图画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看的热望,这才是一位教师的主要任务。在这堂课的末尾我进行了阅读推荐:出现了一些绘本的封面、有趣的描述,引导学生日后积极阅读。

绘本是最贴近儿童阅读的一种图画书,读图其实是读心的过程,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调动人的最原始的感觉系统一眼看、耳闻、心想,感同身受。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还可以借助绘本训练语言表达。绘本对儿童观察、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是其它读物所无可比及的。

4.结语

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哪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儿童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因此,在儿童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教会儿童真正学会阅读绘本,读好画面、读好文字、读好情感。

猜你喜欢

主客体小兔绘本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绘本
绘本
绘本
浅析“物我本相因”
帮小兔逃跑
从“反对阐释”理论看摄影艺术本体性
骄傲的小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