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2021-11-22朱桂枝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班会心理健康心理

朱桂枝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蚌湖小学 广东 广州 510475)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而且身心发展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如果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最终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从目前的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来看,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也要求班主任应该从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出发,在班级中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科学的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该正确的看待小学阶段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且积极寻找方法去解决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从以往的教育经验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短暂的心理不平衡,但是许多班主任直接将心理健康归结为思想道德范畴的问题,这反而给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在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不喜欢与其他学生交流,也很少会参与到班集体的活动之中,甚至在一些集体活动中还会故意破坏大家的节奏,许多班主任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都会横加指责,这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去和这个学生深入交流一下,对于学生的这种“破坏集体”的行为,班主任应该以一种倾听的态度去认真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了解的过程中班主任会发现,这些学生并不是故意不参与班级活动,只是因为没有朋友、内心孤独才会做出这种破坏班集体团结的行为。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积极开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与其他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要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用一种相对宽松而且和谐的环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为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应该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两部分入手,以更好的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首先,生活环境方面,班主任应该积极通过一些课外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班集体的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通过一些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来让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去自我疏导,这能够显著的降低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而从文化环境来看,主要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每一个班级都有文化墙,班主任应该利用好文化墙的优势,在文化墙里张贴一些名人事迹或者一些有引导意义的标语,比如“讲文明、树新风”等,真正能够对学生起到一种思想引导作用。而在整个班级的风貌方面,班主任也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教室的卫生情况,保证教室内部的整齐和干净,这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

主题班会是许多小学班主任都会选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可以围绕着一个既定的主题去开展一次高效的心理辅导。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主题班会的形式能够很好的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

当然,主题班会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班主任并不一定非要在教室中去对学生进行说教,在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寻找更多的管理模式,比如可以通过一些班级竞赛的方式,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一次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竞赛,在整个竞赛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与班级的其他同学积极的参与到同一个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而且,在主题班会进行的时候,班主任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品格,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该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目前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背景去积极调整原有的管理模式,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要求,也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让学生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班会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心理感受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