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乡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初探

2021-11-22许成涛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研组教研体育教师

许成涛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初级中学 山东 济南 250111)

1.问题的提出

山区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山区的地域特点、师资不足、学校不重视等原因导致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边远村庄简小或教学点生源欠缺;二是中学和中心小校生源集中,但是师资不足,不得不合堂教学,出现一种大班额现象。三是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不足且老化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四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不规范。五是体育工作无考核,体育教师受歧视等等。针对以上各种问题,我镇就如何落实新课改理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建立了体育教学研究小组。

2.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

3.研究成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专职化,是建立体育教研组的前提。为了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实行体育教师专职化。专职化最大的难题就是师资少,学校多(我镇共有5位小学体育教师,全镇有十一处小学,60多个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镇教委领导创新工作方法,提出了体育教师“走教制”。这样每位体育教师所担任的工作量基本相同,各学校对体育教师走教进行考勤,镇教委再根据考勤情况给予走教教师交通补贴。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3.2 制度建设,是体育教研正常开展和高效开展的保证。为了保证体育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教研组制定了《体育教研工作计划》、《体育教研活动配档表》、《体育教研组成员考核办法》,统一了全镇的教学进度。镇教委还制定了《教研组长职责》、《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电子备课管理办法》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保证,体育教研活动才能正常开展起来。

3.3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体育教研组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胡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着我们各个领域的工作,作为体育教研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有着宽阔的胸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同事要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经常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教研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4 建设“学习型”体育教研组。以“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学优化”为目的,以读书和思考问题为主线,以体育教学观摩、学科专业培训、同伴之间的交流为研究途径,最终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通过书本、视频资料、网络等途径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学习,加快专业化成长的脚步。

3.5 建设“教学型”体育教研组。建设“教学型”体育教研组就是围绕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而开展的体育教学常态课、体育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这种研究过程贯穿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的教学环境之中,其主要活动方式是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讨论为主,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是以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现。

3.6 建设“研究型”体育教研组。建设“研究型”体育教研组就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反思和解决体育教研组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帮助体育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3.7 建设“实效型”体育教研组。建设“实效型”教研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另外,每学期还举行教学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体育测试、课堂评优、微型课堂、论文、优质课等评比活动。

3.8 建设“创新型”体育教研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一个教研组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一个教研组的灵魂,亦是一个教研组进步的动力。

4.结论与建议

4.1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基本功。挖掘各教师的特长、优点,充分给与展示机会,教研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

4.2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对已经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教师加强指导。引导教师积极撰写体育教学、训练论文,鼓励教师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体育课题研究,培养体育教师的教科研习惯,切实提高教师相对薄弱的教科研能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蜕变。

4.3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多组织上级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送课交流活动,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完善《体育教研组成员考核办法》,设立加分项目,在区级以上论文、优质课、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中取得证书的按照加分政策加分。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不仅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和谐教研组的建设。

总之,体育教研组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更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广大的体育教师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参与体育新课改,积极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创新的作风,不断完善体育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切实提高体育教研活动的质量,使体育教学的“教”与“研”紧密结合,从而确立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改革领域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以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有功能。

猜你喜欢

教研组教研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