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形式美的教学内容

王 玉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南校区 安徽 合肥 230000)

音乐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身心和性情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渗透和实施,音乐的审美教育意义和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因而贯彻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美的体验和感受,为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1.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意义

1.1 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多元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的形成时期,在此期间,学生们的品德逐渐成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多民族的大环境决定着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我国民族的多元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各个民族的民族音乐,帮助学生了解每一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在音乐方面的具体表现。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我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进行对比,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学生对文化多元化的感知。

1.2 引導学生发现身边的美。音乐源自于现实生活,是人类生活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因此,音乐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心灵和感官充分结合,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内心。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心中播下美的种子,时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与此同时,通过欣赏音乐,学生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帮助学生放松紧绷的神经,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树立人生理想。美无处不在,知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音乐课程的职能,正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美的力量,进而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生活。

2.注重情境创设,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情境创设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手段。传统以一味围绕教材进行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极为枯燥无趣,导致音乐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特征难以充分地展现出来。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感悟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艺术情境的形式展现音乐美,将单调的歌词或是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以生动語言或是图文并茂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也因此变得丰富起来,进而对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以《走向复兴》这首歌曲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歌曲所描述的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起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影像资料,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的繁荣昌盛,综合国力的强大,自豪、骄傲之情也油然而生。在良好情境的渲染下顺势引入歌曲内容的讲解,能够起到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的目的。如此,便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具象化情境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促进了学生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也因此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3.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体验。其中包括音乐作品的多种形式与内容,也包括识谱、演奏、演唱、欣赏、互动等教学形式。鲁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涉及到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内容与形式,欧美流行、东方民歌、经典舞剧、音乐故事等等,为音乐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全面的、丰富的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对应地选取不同的侧重点,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主题内容以不同审美方式进行音乐学习,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比如,《雪绒花》一课除了进行课本标定的演唱练习外,还可以找来相关改编作品进行演奏、演唱欣赏,有条件的也能鼓励学生结合舞蹈编一个音乐短剧,通过多种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总之,贯彻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究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从而充分地凸显音乐的美学价值,使音乐教学呈现出展现的面貌和风采。

猜你喜欢

形式美的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