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驰骋美术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21-11-22苏明炀
苏明炀
(福建省惠安县溪南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100)
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学习品质,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想象力是指学生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开拓思维,进行艺术再加工,创造新形象的一种主体认识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根据目前的思维模式而提出不同于常人的看法与见解,从而改造事物,取得成功。在美术教学中,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提高自身美术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1.用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习,都要以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由此进行想象力的发掘。比如,笔者讲授“字谜画”的时候,给学生讲授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唐伯虎,曾经在集市上展示过这样一幅画,上面只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群众说这其实是一副字谜画,谁能猜出这其中的玄机,他就将这幅画送给谁。”故事讲到这里,很多学生都觉得非常有意思,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把这个故事讲完,“过了好一会儿,人群中跑出来一个小孩子,他看了看这幅画,一声不吭地拿走了。唐伯虎笑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这时人们才反应过来,最终的答案正是一个‘默’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当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散的时候,一幅幅精美的字谜画就应运而生了。正是这种形式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发挥想象力,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并享受美术所给予他们的乐趣。
2.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但平时没有表现得很出色,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没有人充分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美术教师应该多用言语上的鼓励,鼓励其将自己的想法勇于表达出来,并应用到课堂实践中去。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于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受到潜意识中竞争意识的影响,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更加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他人的肯定和重视。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家乡的布玩具》一课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河南的民间一直流传着做布玩具的传统工艺,他们造型可爱,千奇百怪,普遍多为老虎、小猫等动物,而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笔者要求学生们每人做一个小小的布玩具,建立一个微型剧场,并画好背景,编好词,共同出演一幕小型话剧。这极其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创新意识,笔者让学生五人一组,三个人负责做布玩具,一个人画背景画,一个人写台词故事,共同完成一幕微缩版本的话剧。学生们都觉得这一课的内容很有趣,各自都兴趣勃勃的,笔者看到有同学做了一只海绵宝宝和一只派大星的布玩具,看来是要演海绵宝宝啊;还有的同学做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不仅是这样,负责写剧本的同学们也是脑洞大开,各有神奇的想法,有的同学写了一幕海绵宝宝与派大星打擂台赛的故事,而另一个同学写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合伙开了一家公司的故事……小朋友们的思维就是这样跳跃,而又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放大加强。
3.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在教学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教材的教学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更贴合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DIY制作的活动时,就可以让学生将家中不用的、废弃的物品带来,用这些家中的物品进行制作。而小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就更容易接受,也就敢于大胆进行美术制作了。然后小学美术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不要加以干扰,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运用丰富的教学知识,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美术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最终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有人懂得去引导他们将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来,美术是一门天马行空的艺术学科,很适合小学生在其中肆意发挥自己的特长,美术老师应该注重的是不断地去引导和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其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