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措施

2021-11-22陈春梅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细胞膜结构功能

陈春梅

(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 安徽 滁州 239000)

高中生物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课程,它在增强学生生命意识,提升其环保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方向有着极其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高中生物知识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部分内容较为复杂,所以有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这一学科时,会相对比较吃力。面对此情况,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从此入手,根据教学事情,来设计教学内容,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1.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结构与功能观培养现状

1.1 实践性不足。目前,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课堂教学的试验性不足。而追其根本,主要是因为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实验室,但是却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以此便致使很多学生不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且只能死记硬背实验现象与结论。另外,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过程,所以使得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且在进行生物实验时,过于呆板,不知如何处理实验中的突发状况。

1.2 教学思想难以转变。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便是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且很多生物教师无法践行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而此问题,追其根本,其实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的束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使其不敢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而直接影响了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1.3 高中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使得部分学生丧失的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另外,由于部分高中生认为生物课程属于“副科”,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没什么用,所以便放弃了学习生物知识。由于高中生物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时间相对紧张,所以使得课堂教学的深度不足,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阐述培养高中生物结构与功能观的对策

2.1 元素与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碳元素为例,碳是细胞内的最基本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从结构来分析,碳元素的核外最外层排布着4个电子,在化学反應中较易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这就为以碳元素为基础构建多种化学基团创造了前提,因而可以进一步组成种类繁多的多聚体大分子。

细胞中的分子执行生理功能时也依赖其结构。例如,DNA作为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携带遗传信息、自我复制等功能。从结构上分析,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其稳定性的基础;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的基本骨架的不变性和内部碱基排列的可变性是其能携带大量遗传信息的基础;双链之间通过严格的碱基配对成氢键相连是其精确复制的基础。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上”,这样的结构有助于保证肽链形成过程中氨基酸的准确定位和精准结合,使多肽链保持稳定,从而使其更好地执行功能。脂肪与糖类相比,其作为主要储能物质的功能是和结构上“H多O少”相适应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却不同,也是和葡萄糖聚合的结构不同相适应的。

2.2 组织、器官、系统水平与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组织、器官、系统等内容虽然在高中教材中涉及较少,但教师仍然可以在教学中加以补充,从而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例如,植物根部内皮层细胞四面加厚成凯式带,与其需要选择性吸收土壤养分有关;动物结缔组织或疏松、或致密,多样地形态结构与其适应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有关;肺结构上具有多级分支,有助于适应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哺乳动物循环系统构成闭管式双循环,有助于充分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的功能。个体水平上,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的两侧对称结构,与其定向运动的功能相适应;陆生动物出现发达的角质层,与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有关;鸟类骨骼中空而轻,体呈流线型,与其适应飞翔的功能有关;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羊膜卵和羊水,与其生殖过程离开水有关;人类下肢肌肉较粗壮,上肢肌肉细小的结构,与其站立行走的功能有关。

2.3 有效的课堂提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调控教学常用的手段。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和自觉地进行思维。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注意问题难度的,不能用简单用“是否”来回答,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无话可说,难度适中,达到启发学生心智的目的。二要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提出问题: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蛋白质分子是通过哪些方式与磷脂双分子层进行结合?细胞膜上的糖被是如何组成的?它有何作用?怎样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通过层层设问,一步步引出细胞结构模型。三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制备细胞膜实验时,提出三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理由是什么?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步骤有哪些?给学生三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之后学生再回答,回答完也要给一定时间进行修正和完善。

生命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结构与功能可以做到如此精确的匹配,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养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对于培养学生认识自己、敬畏生命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性思维习惯,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生命“为什么这样”,从而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猜你喜欢

细胞膜结构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论结构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基于定量分析的细胞静息电位教学探讨
皮肤癌的成因及形状推论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