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资源,开启幼儿生活化教育的大门*
2021-11-22陈碧霞
陈碧霞
(福建省大田县均溪福塘幼儿园 福建 三明 366100)
生活化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不管是高校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都开始将生活化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加强学前教育中的生活化教育,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为幼儿群体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关键。抓好幼儿教育中的生活化教育,有利于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1.农村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前的很多地区在幼儿的基础知识教育方面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是整体的幼儿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幼儿阶段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关注生活中的自然事物,比如树叶为社么变黄,为什么小鸟可以飞而小鸡不可以飞,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等一系列自然知识。如果将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作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内容来抓的话,不仅能够提升教育的多样性,还能从根本上出发激发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与乐趣。生活既教育的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育思想之一,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日常教育的时候整合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能够将幼儿从传统的填鸭式、面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中解脱出来,从大自然中寻求知识,激发幼儿在幼儿园学习阶段的学习兴趣与对学习的感知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兴趣基础。
1.2 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教育要求不仅是中学阶段的主要目标,在小学阶段、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也应该关注这一教育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生活、对知识、对学习的关注度,激发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方向与发展需求。在这一整体要求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幼儿置于日常生活中,并且充分发挥幼儿阶段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学习、生活、思想与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生活化的观察,从而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个性化发展需求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将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带入到学前教育中,正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学前教育成效的关键。
1.3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教育的本质是实践,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研究,到最后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本目标的。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推动技术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展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教育的基础,社会资源理应成为教育资源之一。因此,将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作为学前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发展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如果将农村地区的社会教育资源、自然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有益于在进一步的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化、全面发展。
2.当前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教师群体的教育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中教师群体的教育科学性不强的问题还是较为明显的。首先从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角度出发来看,很多的教师缺乏较为专业的学前教育的能力,导致在学前教育科学性上不足。从教学的内容角度出发来看,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还是将基础性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加减法、拼音学习等,缺乏教育内容上的创新。在教育方式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的,幼儿负责机械地跟随教师的讲解识字、计数、计算,缺乏对生活的进一步探索与对身边教育资源的充分应用。但是过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反而容易导致很多的小朋友在学前教育阶段对这些教育知识关注度不高,损害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其中,教师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
2.2 家长群体的教育关注点有待进一步转变。与城市地区的发展相比,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在教育的时候往往是以简单的“好好学习”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家长群体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通过良好的学习成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这样的思想本无可厚非,但是在针对幼儿的学前教育的时候,往往成为一种对幼儿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的“攀比”,很多家长在教育的时候仅仅是将幼儿的识字程度、计算能力、对古诗的背诵等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样的教育方式过早地将孩子限制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既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养成,也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忽略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所需要的道德基础与社会能力基础,反而不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全面发展。
2.3 幼儿群体的道德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城市地区的学前阶段教育相比,农村地区的教师群体与家长群体对教育的科学化发展的关注度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很多的家长群体在幼儿阶段对孩子的教育相对较少,很多的家长,尤其是隔代的长辈往往将“还是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念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的道德水平与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家庭中的传统孝道教育因为长辈的溺爱、忽视而逐渐式微。再加上互联网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当前的很多农村地区对幼儿群体的道德要求不高的问题较为明显。这就导致很多的幼儿在学前阶段的教育中,对自身的要求缺乏一定的道德标准,而教师群体所教授的理论性的道德标准在家庭教育中难以得到落实,更加导致幼儿道德教育的缺失,教师的教育反而成为一种理论的说教。
3.如何通过生活化教育推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3.1 以生活化教育拓展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当前的农村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群体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在针对学前教育的基础识字课堂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将“象形字”应用到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农村独有的山、水、河等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提升教育成效。在课后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教幼儿将自己用完的桌椅放回原处,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种植课让幼儿体会农村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将向日葵的栽种作为劳动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栽种与观察,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拉近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比如当前很多的城市教育,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城市地区学前阶段教育中,教师群体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生活化、社会化、自然的发展环境,让学生展开户外的生活化学习,从而提升幼儿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拓展学前教学内容,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3.2 从家长角度出发转变教育观念。学前教育阶段的家长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当前的农村生活化教育中,教师群体也要关注到家长群体的思想教育观念的问题。将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教学课程内容与相关的生活化教育的要求作为家长日的重要内容,并教授家长群体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结合的方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家长观念的转变,还要通过理论教育的方式,通过线上交流、线下沟通的方式让家长群体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生活、实践的全面发展,从而逐渐转变家长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关注点,推动学前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比如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将生活中的教育或者是自然中的知识作为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不同农村地区的不同习俗,农业地区的各个节气的主要耕作要求等,以及社会条件的发展对自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家长群体既能够拉近幼儿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也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推动幼儿对农村地区、农村生活的全面了解,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条件。
3.3 坚持家校共育,推动生活化教育落实落地。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发展应该关注的主题之一。从学前教育的阶段来看,家校共育也是推动生活化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当前道德教育的主要要求。家长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将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落实到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比如教师在秋天来临的时候要让幼儿感受植物的变化,感受庄稼的变化,家长群体就可以在秋收的时候或者是闲暇的时候为幼儿的生活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再如在道德教育的孝道文化的教育中,教师群体要求幼儿回家后帮父母做家务,家长群体就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为人父母的道德典范,而不是以年龄小为借口拒绝孩子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生活化教育落实落地。比如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家庭还是会有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家长可以在自己劳作的时候带领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感受劳动、感悟生活,从而对知识学习以及简单的自然发展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对生活逐渐有自己的感悟,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保证教育成效。
3.4 关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前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较为明显,而城乡之间的学前阶段教育思想的差距也是较大的。城市地区的学前教育理念更加科学,但是对自然、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难度相对较大,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理念不够科学,但是所拥有的自然教育资源是较为丰富的。有鉴于此,地区的教育机构,或者是城乡之间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既推动教育资源的普适化发展,又提升城乡之间学前教育的科学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城市地区的幼儿园可以每月与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展开一次交流沟通活动,拉近城市之间学前教育发展差距的同时,让农村地区的教师能够通过交流沟通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提升教学成效,而城市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来拓展自己与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对社会发展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同时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这样,城市与乡村之间可以通过较为平等的方式展开学前教育的交流沟通,同时充分运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让幼儿投入到生活化的教育中,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对社会的感知与对教育的认识。
结语
学前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当前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是较为明显的,但是只要农村地区的教育全面贯彻教育发展的理念与要求,就能够在进一步的教育中推动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与均衡化。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关注到教师的教学创新,也要关注到家校共育的教育成效,还要从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拉近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从学前教育阶段缓解教育不均衡现象。将生活化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