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2021-11-22李晓云
李晓云
(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福建 泉州 362200)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增多,学习的难度也不断的提升,信息技术是现阶段人们对现代技术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是当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处在21世纪的人们,学生更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掌握和理解,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小学生受年龄影响,身心发育不健全,缺乏自制力,对学习还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在学习阶段,对学习的方法十分关心,却对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1.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受以往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往的教学观念都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这不但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提升,还会造成学生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时,普遍都是边讲解边演示,这样的满堂灌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不利,不但不能使学生将知识点熟练的掌握,还会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另外,学生对复杂的知识点不能轻松的进行理解,造成很多知识无法充分的吸收。因此,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信息技术教师也需要及时的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积极的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系统,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1]。
1.2 教学形式固定单一。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形式比较固定单一,主要是因为教师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无法将教学任务进行明确,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另外,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师或者自然科学教师等,教师缺乏专业能力,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单纯的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古板的讲解,这会造成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2.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1 实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学生能够轻松的进行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能够经过自学学会的内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对于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内容,将教学时间控制到10分钟左右,其他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研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的时候,能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需要具有可改变性,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能够自由思考和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实现创新思维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还能够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共同的提升和进步。比如在进行自由操作计算机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研究水平的锻炼,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自主的进行思考,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全部的学生,实现最后的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安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将教学任务分成不同的层次。基础性的任务一般都简单,适合学习水平差的学生,提升性的任务是在基础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面对的是学习水平高,动手操作水平强的学生。经过开拓性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兴奋,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机会,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
2.2 重视综合评价。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逐渐的进行判断,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评价,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发挥评价的作用,积极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让徐盛收获学习的喜悦,在学习中主动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纠正和提升,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评价不但是审核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主要方法,给教师和学生调整教学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创设情境教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影响,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欲望,倘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就会让学生逐渐降低学习兴趣,尤其还会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科目丧失好奇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教材上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协调,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已具备的知识累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3]。比如在进行《建立文件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比如同学小花经常丢三落四,因此教师和家长对他经常批评,那么谁有好的方法帮助小花解决这个毛病呢?在教师进行问题的引导后,学生们可以进行小组学习,互相讨论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十分接近,因此学生们都能积极的进行讨论,因此教师就能随之引出新课堂的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小花建立一个文件夹,将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都放到文件夹中,这样是不是就不容易丢失了呢?这样的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文件夹,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之后的教学都围绕教学情境进行,这样能迅速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4 实行任务驱动法。实行任务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任务产生十分深刻的认知。第一,需要提升学生对课堂的重视度。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教学的准备,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科学的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明确,使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解决。第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助交流,实现学生的相互促进和帮助。因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无法进行充分的理解,因此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之间形成互补,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第四,需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顺利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己的解题水平[4]。比如在进行《制作精美书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行任务驱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word制作精美的书签,之后将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让学生进行文本的设计、字体输入与设计、对文档进行美化等,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相结合,实现对书签的设计和制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学生可以先去教材上寻找答案,之后进行小组合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时,需要设计的符合层次性,任务由易至难,逐渐递进,让学生也能逐渐的提升自己的解题方法,实现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师课堂任务的完成。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被激发,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就得到了锻炼。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工具性的学习科目,它对社会产生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它还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在提升信息技术水平的时候,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