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的探索*

2021-11-22李佳慧

读与写 2021年33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瓢虫昆虫

李佳慧

(福建省石狮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 泉州 362700)

“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引入课程,以游戏的特点来设计课程与组织教学,使教师主导的课程实施过程变成幼儿主动参与的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从而使幼儿获得“学中玩”的游戏心理体验。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区域游戏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引入区域,以游戏的特点来设计与组织区域,使教师主导实施过程变成幼儿主动参与的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自由发挥,不断培养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使幼儿获得“学中玩”的游戏心理体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的探索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游戏共构,推进共商(区域游戏方案)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过程中,将区域的内容和知识点巧妙融入区域游戏的设计之中,使区域游戏内容服务于特定的区域游戏目标和主题。对区域游戏活动来说,游戏的设置需符合幼儿相应的年龄特点。只有设置合适的区域内容并且投放足够的游戏材料,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游戏。

如在开展《昆虫大探秘》的主题区域游戏初期,为了让孩子近距离、持续性观察昆虫生活方式,针对孩子们的疑问,与孩子共商投票推进,决定先在科学区中饲养蚕宝宝。通过饲养蚕宝宝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深入探索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喂养方法。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照顾蚕宝宝时能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的经验比教师通过图片讲解更有价值。后期幼儿在照顾中不断有新发现、不断提出问题、我们又在区域中创设了昆虫科普馆投放更多的昆虫标本让幼儿去探索发现昆虫不同,不断寻找答案。这通过孩子在区域中兴趣点有层次的推进,并将区域游戏与大自然相结合,既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激发幼儿观察大自然的意识。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游戏共构,推进共商,能逐步地让区域游戏内容更丰富,从而促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得较好的成就感。

2.规划布局,环境创设

随着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中日益重要,区域环境创设已然成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的重要内容。

2.1 规划调整布局。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生活与学习,教师应根据需求打破原有的格局,合理规划,科学布置,增加室内、走廊区域活动空间,创设多样性的区角。追随幼儿游戏需要,方便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游戏区域。

2.2 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它不仅仅起到装饰美化作用,更主要的是被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和游戏的载体,成为幼儿区域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教育方式。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结合区域环境创设相对应的展示性、知识性和操作性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1)展示性区域环境(美工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区域环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启迪中完善和丰富。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发现和记录幼儿的“哇时刻”,并将幼儿的“哇时刻”带入主题环境中。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表现力,可以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作品展示墙变成幼儿喜欢的游戏环境。这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让孩子体验共同创造的快乐。如在《昆虫大探秘》中,与幼儿一起规划设计蚂蚁的家,幼儿通过绘制蚂蚁洞穴,撕贴自制蚂蚁的家,进而知晓蚂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知识性区域环境(语言区)。通过区域环境布置图例引导,创造区域游戏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潜在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幼儿的区域游戏更加自主、灵活。如针对幼儿在语言区看书中发现书本破损频繁的现象,借此机会与幼儿探讨修补图书的工具及方法,鼓励幼儿将其绘画出来。在语言区中将幼儿绘画的修补图书的工具及方法布置成知识性区域环境——“图书诊所”,以此向幼儿展示修补图书的过程,让幼儿可以在区域游戏中根据图示修补破损图书。

(3)操作性区域环境(科学区、数学区)。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将材料设置在区域环境中,让物化的环境体现教育内涵。例如,《海陆空大作战》主题区域游戏中,幼儿对于解放军作战十分感兴趣,因此通过绘本引领及谈话等商议布置科学区操作墙《小小工程兵》。在区域游戏操作墙上放置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科学军事区游戏材料,如“齿轮游击战”让幼儿通过拼装齿轮、链条从而观察齿轮转动的方向,感受齿轮的环环相扣,从中了解齿轮游击战的趣味;“光影特战”让幼儿通过制作纸杯投影,在纸杯投影的透明胶上画上图案,把手电筒对着纸杯口,图案随着光斑一起出现,随着手电筒离得越远,光线射出去的角度越大,我们看到的光影就越大;“侦查电路”让幼儿通过操作简单的串联、并联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探究不同的电路。操作墙的创设使立面、桌面与地面相结合,为幼儿提供具有丰富、多样、多层次的区域游戏环境,便于个别化学习,切实提高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发展。

3.材料投放,有效辅佐

区域材料是幼儿区域游戏的主要载体。投放适宜的区域游戏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达到区域游戏目的。在区域游戏开始前,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设置相应的区域并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并逐步进行阶段性材料的增添,从而促进幼儿能开展操作性和游戏性强的区域游戏活动。如在《昆虫大探秘》主题区域游戏初期,为了鼓励幼儿去大自然中发现、探索,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适宜的探究工具如昆虫笼、放大镜和昆虫夹子等,让孩子去自然角中展开昆虫大搜寻活动,激发幼儿对昆虫兴趣;第二阶段可以投放一些昆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让幼儿在对昆虫感兴趣基础上可以通过自然角中找不到昆虫的标本进行观察、发现、记录昆虫形态特征,从而对各种昆虫有进一步认识;第三阶段不仅仅停留在记录昆虫形态特征,可以通过制作昆虫标本或是沙中寻宝从而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昆虫挖掘更多昆虫奥秘。

4.精密观察,适宜介入(教师方面)

《指南》要求我们应把握“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幼儿的学习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区域游戏中我运用精密观察,关注幼儿、观察幼儿、考虑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选择;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适度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指导;巧用情境,优化进程,及时分享、有序推进;努力做一个会观察、善导引的老师,真正把空间、游戏、材料还给孩子,让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融入到区域游戏中。

4.1 适度等待,恰当指导。当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运用陈鹤琴的“精密观察”法观察幼儿,当幼儿出现困惑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幼儿,在旁边适度等待,在幼儿真正需要教师帮忙时,再进行引领点拨、恰当指导,这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科普馆区域游戏过程中,讲解员向到来参观的游客生动细致地介绍着墙壁上昆虫图及昆虫标本,当介绍到瓢虫时,游客问讲解员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讲解员斩钉截铁说那是益虫。对于幼儿的回答我没有给出判断,而是等待他们对为什么瓢虫是益虫给出理由。后来幼儿们对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争执不休。我适时介入提出“这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点?”“是不是所有瓢虫身上的点点数量都一样?”引发孩子观察、讨论。教师捕捉到幼儿的兴趣,以此为契机通过“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等话题引发幼儿思考和探究,促成幼儿批判、验证等科学思维的萌发,为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后期我们针对孩子这次提出的问题布置一版“多样的瓢虫”让孩子们可以通过数瓢虫身上点点探索巩固对瓢虫的不同种类的认识。

4.2 巧用情境,优化进程。在对区域游戏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教师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指导幼儿时要注意用一些建议性的语气来引导幼儿的行为。

4.3 及时分享、有序推进。当幼儿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留意幼儿关注的问题,及时分享、有序推进。如针对孩子们在探索“侦查电路”过程中提出为什么电线连上去灯泡还不亮的问题,我捕捉问题的价值,在区域活动后调整、深化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电池的正负极及如何用电线连接灯泡和开关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建构活动的分享引出了新的主题,为游戏的深入开展注入源泉。

5.自主选择、积极探索(幼儿方面)

5.1 自主选择。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和自主性,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幼儿,设置了游戏区域牌“今天你玩什么”。孩子会根据自己区域游戏计划,确定选择哪里玩?玩什么?让每个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

5.2 积极探索。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交往空间,如在科普馆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讲解员和游客使其互动交流,游客在认真倾听讲解员介绍中,讲解员感到传播“昆虫”知识给游客的自豪感,游客通过听讲解也增加新知识。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进行区域游戏,不仅可以发挥区域游戏价值,还丰富幼儿的游戏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瓢虫昆虫
小小瓢虫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有趣的无脊椎动物
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对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的实证研究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区域环境政策审计问题研究
七星瓢虫
瓢虫
Smallest Flying Robot 会飞的机器昆虫
昆虫们来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