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思法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2张兆泍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情境能力教育

张兆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管前中学 福建 尤溪 365116)

前言

教育过程实际就是互动过程、引导过程、思考过程的结合。学习期间,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猜想与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搜集资料,提出自己的认知和验证,最后总结结果,完成知识学习。过去,很多学生第一步就出现问题,没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使用问题导思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思考知识关联性。学生能够因此形成问题敏感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当前初中数学教育状况

1.1 学生没有主动学习意识。新课标视角下,很多教师一直使用以生为本原则教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已经习惯于传统模式,过度依赖教师,失去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意识[1]。教学期间,看似学生自己学习,但学生却迟迟没有进度,最后又变成了教师主导学生学习,学生被动学习模式。

1.2 教师能力有限。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多次改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为教师教学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可是因为有些教师的能力比较差,没有学习能力,也不主动学习[2]。所以没有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教师仍在使用过去的方式,或浅尝辄止各种教学方法,没有理解各种先进技术的教育精髓,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2.问题导思法使用意义和价值

2.1 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初中时期学生心态开始变化。在学生认知深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学生养成了个性素养。学生经常被各种事物第一印象所吸引,最终深受影响。使用问题导思法,教师设立巧妙的问题,学生第一时间接触问题,并受到冲击。学生产生了问题解决想法和诉求,学生拥有了探索和质疑的态度[3]。

2.2 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使用问题导思法,对教师要求很多。教师需要提前认真备课,准备各种问题与教学内容。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假设推理,预设问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有了这样的过程,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我与学习,最后提高教学能力。此外问题导思法还能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开发思维展现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问题导思法锻炼效果非常好。学生在问题学习中,能够充分锻炼和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探索中意识到了自己的学习不足和优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3.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导思法使用思路

3.1 导入中使用。众所周知,问题导思法的核心就是问题,用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学习,让学生产生探究真相的想法和欲望。课前导入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能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内容。教学中问题导思法的使用属于适用且巧妙的配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达成高质量学习目的。

比如二次函数知识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其形式、特点与含义。教师需要提前设置多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究,自主探究和总结二次函数概念、意义。教学前,先在黑板上绘制矩形,之后在旁边写出问题:第一个问题矩形周长40厘米,请问面积能不能是100平方厘米,如果不是100平方厘米,75平方厘米是对的吗。第二个问题,假设矩形的长为X厘米,面积是Y平方厘米,二者是否有关系,有关系的话请写下关系。第三个问题,观察自己写的关系式,简化后得出什么特点。

学生看到问题的时候,展开了思考。第一个问题中,如果是正方形,则边长为10厘米,面积正好为100厘米,如果长是15厘米,宽是5厘米,则面积是75平方厘米。第二个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学生最后得出的是Y=X(20-X),最后一个问题中学生简化公式得出的是Y=-X2+20X,学生意识到,这是二次方函数。随后教师引出概念,就能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理解。

3.2 情境教学。教育中,教师使用情境教学可以创造良好氛围。使用问题,创建疑问、设计平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充分结合问题导思法和情境教学,让学生走进问题和情境。

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鸡兔同笼画面,并提出一共有35只鸡和兔,腿数94,问各有多少只鸡、兔。此时学生就会在思考中发现可以设鸡为X,兔35-X,之后就能计算出答案。

结语

数学教育中,问题导思法的使用拥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赋予课堂充分的魅力,提高数学教育活力。教师灵活使用问题导思法,让学生在思考中探索,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提高知识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情境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