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统计图创造性思维能力

王 瑞

(吉林省梨树县万发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梨树 136514)

引言

小学高年级相较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具有创造性的关键。高年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性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这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生答案正确与否,更要重视学生解题思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特征及培养原则

在人们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人脑逐渐发育成熟。随之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变化。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思考过程中产生异于他人的创新性思维。从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已经能通过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其思维逻辑水平和辩证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创造性思维又具有灵活性、独创性。因此,数学学习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支持,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基于数学学习得以培养。

人是在大脑构建基础上发展的,教育教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脑塑造。小学是塑造大脑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转换头脑中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温故知新原则,让学生在温习旧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加以反思,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思维地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学生对数学的传统认识。数学知识具有关联性,让学生通过“新知学习-知识巩固-旧知复习”的不断循环,不失时机地促进创造性思维地养成。

2.小学高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必要性

传统教育“照搬教材教学生”的教学模式存在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都不高的弊端。上课做笔记、下课背重点,这种学习方式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学习,往往会消磨学生学习热情,僵化学生思维。新时代素质教育取向是培养学生具备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纵观历史,新旧事物更替、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都是一场具有创造性的转变。新时代更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地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地开发,把对学生学科知识考试成绩地关注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地提升以及创造性思维地培养。

3.小学高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3.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度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等都发生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批判性的教学态度还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转变教学语言方式,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建立在学生对分数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课堂之初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站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学习、思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操作实践,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2 结合生活感知表象,奠定创造性思维培养基础。学生思考往往结合生活中对事物表象的感知。教师在进行新知讲授之前,可以通过开展课前小游戏的形式,请学生寻找相似事物的差别调动学生思维。创新思维的养成源于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因此,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这样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地提升更加有益。

3.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先生就提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首先要求教师抛出的问题要有效,逐步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相对于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来说,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效果更佳。比如,“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学校门口来往车辆的统计表,并提问学生除了之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引导学生展开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进一步提问学生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如果需要进行数据比较,利用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思考,既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高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地培养是一项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先进教学思想,对学生给予更多耐心和鼓励,让学生本着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投身数学知识地学习。

猜你喜欢

统计图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