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实效性研究

2021-11-22

活力 2021年17期
关键词:理工科党课实效性

张 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一、基本情况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加强对青年党员的理论教育和党性训练,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大学生党员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抓住党课教育这一关键环节,以便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东北地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状况,分析东北地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求探索总结出提高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实效性的实践路径,我们于2021年4月至5月,在东北地区4所高校调查了学生的党课教育现状,以及学生对党课的期待情况(表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70份,回收453份,其中获得有效问卷441份,问卷回收率为96.38 %,有效率为97.35 %。在有效问卷中,哈尔滨工程大学265份,东北林业大学73份,吉林大学57份,辽宁大学46份。

表1 问卷总体样本构成表

二、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并未实现党员教育工作条例当中的相关要求,党课教育的实效性较低。一方面,党课教育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枯燥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时长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另一方面,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党的基础理论、发展历史和理想宗旨掌握程度较低,在接受党课培训的过程中表现出参与积极性不高、党课参与度较低、培训结束后的思想认识提升不明显等问题。

(一)党课教育本身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74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没有问题,占比16.78 %,而大部分学生均在不同程度上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存在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学方式上:237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占比53.74 %;201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缺乏实践教育,占比45.58 %。这也是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一个体现。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在441份样本中,198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内容枯燥、陈旧,占总体比例为44.9 %。此外,158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时长设置不合理,占比35.83 %,这一问题在进行个体交谈时也多有提及,绝大多数人认为党课时长设置过长、集中且连续。116人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难度低、压力小,占总体比例为26.3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持有意见或建议,从不同角度指出了现存问题,这为我们进一步分析影响党课实效性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高校党课实效性的路径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受教育者的问题

1.对党的基础理论、发展历史和理想宗旨掌握程度较低

在问卷第4题“您是否深入了解过党员的义务?”的回答中:374人选择“是”,认为自己深入了解党员的义务,占总体比例为84.81 %;其余67人选择“否”,认为自己并未深入了解党员的义务,占总体比例为15.19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深入了解党员的义务,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其属于党员义务的行为时,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认为自己深入了解党员义务的374人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分别有362人和350人,占比分别为96.79 %和93.58 %;选择“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和“在学习、生产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分别有332人和330人,占比分别为88.77 %和88.24 %;选择“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和“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均为320人左右,占比85 %左右,值得注意的是,320人占样本总体比例为72.56 %。可以看出,理工科大学生对党员义务的了解并不全面,而党员义务是党章规定的要求每个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员基本要求的具体化,这可以反映出理工科大学生对党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问题。

问卷第9题为一道党史知识考察题,题目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择错误的一项。最终,此题回答正确的人数为183人,正确率为41.5 %,这足以反映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对党的基本历史了解不深刻、不扎实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实效性低的一个印证。

2.参与党课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低

在问卷第11题“参与党课态度”的回答中,共计52人选择了态度一般、不太积极和很不积极,占总体比例为11.8 %。同时,在深入访谈的过程中,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表示,他们认为党课的设置作为一个程序规定实际上额外增加了他们入党的时间成本,这直接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对党课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程度不足,导致其参与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此外,入党动机不明确也是影响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党课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同时是党课教育面对的一大问题。

在对促使入党的因素进行排序时,“家族成员的影响”“出于对未来就业的考虑”“老师或者同学的建议”和“从众心理的驱使”这些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依然排在前面,这反映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并不明确或纯正,入党的内在原因不够强烈,这也使得他们对党课的重视程度低,参与积极性不高。

3.党课培训结束后思想变化微弱、提升不明显

讲授党课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提升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从调查结果来看,党课教育能够较好地传播党的基本知识,使受教育者对党员身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思想提升和理想信念坚定方面,当前党课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数据表明,在接受党课教育后:313人面对利益冲突时会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占总体比例为70.98 %;320人会更加自觉地用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占总体比例为72.56 %;302人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占总体比例为68.48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共产党员必须忠诚地信仰共产主义,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影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针对上述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以现有调查数据为基础,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终发现影响高校党课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受教育者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增加了党课学习的障碍,党课教育主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与理工科大学生的内在适应性,党课教育环境的塑造方式降低了党课的亲和力。

1.受教育者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增加了党课学习的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课教育依然需要将党的基本理论灌输到理工科大学生头脑当中,只有通过理论层面的灌输和引导才能够实现党课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一味简单灌输而忽视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特性势必会造成负面后果。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问题认识模糊,价值观念注重实用,偏于功利;有些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少数人身上甚至存在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逆反心理,一些同学把个人的理想和价值目标与社会发展整体目标隔离开来。此外,相对于文科生而言,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受其专业和长久的思维影响,对时政、历史等知识不够关注,理解能力和接纳能力较弱。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党课教育和党课学习的障碍。

2.党课教育主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与理工科大学生的内在适应性

当前党课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大规模讲座和小范围灌输,将理论和相应规章制度照抄照搬地传授给入党积极分子,并没有形成党课教育核心吸引力,因而在客观实践中就表现为理工科大学生党员参与党课的积极性不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问及当前高校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时,53.74 %的学生选择教育教学方式单一,45.58 %的学生认为缺乏实践教育,44.90 %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教学内容枯燥、陈旧,35.83 %的学生选择党课时长设置不合理,另有26.30 %的学生认为党课教育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当前高校党课教育主体上,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与不完善,忽视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内在适应性。

3.党课教育环境的塑造方式降低了党课的亲和力

就某种意义来说,社会环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环境。经济、政治、文化要素所构成的环境表明了社会生活中群体拥护的价值体系和共同价值观。身处当前复杂多样的价值环境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环境条件中“现实的个人”,并且每天都要做出各种价值选择。而选择本身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意志,在与环境、他人、社会的相互作用中,秉承一定的原则和目的,在多个可能性和多种抉择中进行的自觉、自主行为。目前高校大学生党课教育形式集中表现为大型讲座,常态化党课教育建设效果不佳,组织者忽视党课本身在大学生理想信仰引领和塑造方面的关键作用,仅仅将党课教育作为入党程序的组成部分。在只注重党课教育的工具理性的环境影响下,党课教育内容本身的亲和力自然缺失,从而导致目前党课教育的客观困境。

四、提升高校党课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针对当前高校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实效性的因素,结合学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从转换党课教育中理论阐释的话语体系,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对党员角色的认知和身份的认同,和各方合作、共建良好的党课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探索出提升高校党课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1.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对党员角色的认知和身份的认同

身份和角色是人的自我世界建构的重要内容,只有解决了人的角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问题,才有可能改变和引导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党员自我身份认同是指党员自己对党员这一身份角色的态度和价值感的认同,包括是否感到党员身份的权利与义务、是否感到党员身份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否明确党员应有的行为等。针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在党课教育活动中参与积极度较低的现实问题,应当着力加强对党员政治身份的建构,只有使其明确作为党员的组织归属和规章制约、明确身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够使其形成参与党课、掌握党的理论知识的内在驱动力,进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党课的实效性。

2.转换党课教育中理论阐释的话语体系

党课教育主体应当从理工科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和建构党课教育内容的逻辑顺序和表达方式,在故事性叙述中增强理性说服的内容,引导理工科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深入思考和辨析的主动性,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其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和理性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促进理工科大学生对党的理论主张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是党课教育最传统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理论武装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渠道,我们应在坚持传统授课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牢牢把握理工科大学生党员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育载体、创新党课教育实践,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各方合作、共建良好的党课教育环境

高校大学生党课教育活动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行为主体,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党校教师及大学生党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应当立足于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组织党校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国家应该为党课教育活动准备相应资金支持;学院党委应当及时组织党支部集体学习,强化理工科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身份认同,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了解党员思想状况和现实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党课教师应当深入学生,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支持下积极与学生沟通,在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升党课吸引力。

猜你喜欢

理工科党课实效性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不理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