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勾连的有效途径
2021-11-22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王晶茹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王晶茹
课内外勾连的教学途径首先需要从阅读入手,通过阅读实现课内外的衔接与整合,才能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取得成效,做到整体语文知识的课内外勾连。在阅读教学的导入下,小学生通过课内与课外阅读,可以找到自身的学习兴趣方向,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从而在阅读材料的广泛接触下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选择相关阅读材料,实现阅读主题的衔接
在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内容,寻找相似主题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而在主题这一重要契合点中促使学生对主题形成正确认知。通过相关性材料的阅读,学生不仅增长了自身的知识面,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为深刻,还能够在不同文章内容的对比中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运用技巧,在作者思想的碰撞中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荷花》一文中,教师既可以从荷花这一景物入手,在课外阅读拓展中指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以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帮助学生建立对荷花的美好印象,不求学生完全理解,让学生懂得语文之美就已经很好了。还可以从写景写物的角度去进行阅读展开,在写梅花、桃花等的散文中让学生分析这些文章中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找到相同的行文结构,理解不同作者在景物描绘上的相似情感,从而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中更容易理解景物描写的过程,透过文字去触摸真实的景物。
此外,相关性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激发出阅读兴趣,在充实课内文本的同时促进课内外内容的相互融合,提高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向心力。
二、巧妙联系生活素材,拓展课内外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的知识习得往往来源于多个部分,课堂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而生活化的语文知识教育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教育过程。语文作为学生理解母语、接触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小学生在开放的生活环境下更容易进行深入的阅读学习。从广告牌、店铺招牌到新闻报纸、社交杂志,由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学生更容易对生活中有趣的知识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将其化为语文学习的素材。
如,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办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本放在读书角内,成为公共书籍,不同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阅。在迎合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使其能够细细品读文字,将课外读物与课本进行对比,从而能够理解不同文字的或细腻、或粗犷、或轻柔、或沉重,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代入感。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读郑渊洁或者杨红樱的书,在贴近孩童的笔触下也能触及到生活的真实,使学生从小就能初步理解生活的意义,在理解黑暗的同时对生活中的美好产生更多向往。
三、灵性进行阅读总结,借评价实现课内外衔接
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总结,无论是简单概括文章内容还是写读后感,亦或分析文章的构架,都能在总结中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需要多元化地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在总结中挖掘出闪光点,从而使学生在兴趣使然下加深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而不是将其视为一项任务。
如,学习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国内的成语故事、歇后语故事与国外的《伊索寓言》等,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自身对这些故事的读后感,不必将其付诸于文字,从而降低了学习任务的强制性,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的科学评价之下,学生对阅读的参与感得到提高,把学习理解的课内文本框架尝试套用在课外材料上,在精简的语言中学会剖析故事的主旨。
继而,学生在更多的尝试与摸索中找到自身理解课外阅读材料的高效途径。这样,学生找到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课内外衔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教师应从阅读引导上进行发散,在取得一定应用经验的前提下将学生逐渐带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中,逐渐形成有效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网络中实现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