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

2021-11-22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中节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读后感人文课外阅读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中节小学 唐 朋

通常来说,阅读与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两大活动,两者贯穿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读写结合的方法,以阅读调动写作兴趣并以写作深化文本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及人文素养。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表达、理解的自然要求,两者从来都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不仅顺应了语文学科的特性,而且能够切实推动学生成长。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方法的现实原因分析

1.顺应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突破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

就语文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素养,而这些能力也与写作息息相关,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并在写作过程中深化文本理解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方法顺应了语文阅读的特点。此外,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在阅读课上仅为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及内容等相关内容、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等,而在写作练习中也只是单纯为学生列出作文的题目,学生写完并上交作文后等待教师的书面批阅等。此类教学方法不仅难以使学生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的乐趣,还盲目割裂了阅读及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2.强化读写结合能够对学生成长产生巨大实践价值

其一,读写结合本身就是强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两者的结合。无论是文章的理解还是将自身想法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都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启发其发散性思维。其二,读写结合方法给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选择自身感兴趣的读物与内容,使其增加人文知识储备并提升人文素养。除此之外,人文读物作为传播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其能够切实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且延长其精神生命,使其在阅读及文字表达过程中了解正向的情感价值并逐渐形成健全人格。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方法的有效路径探究

1.为学生搭建生动直观的阅读场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是一门传递情感价值的学科,教师应在课堂中优化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而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创设还原直观的文本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主旨,并加强学生在情境中的情感交流,进而为学生表达自身创意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例如,在讲授梁晓声先生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这两种表达方式给人带来的情绪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还原文章场景,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这两种不同的表达,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说完这两句话后自己的情绪变化,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感知到的情绪形成文字,并在写作中详细说明自己日常的表达习惯。

2.将写作渗透至学生的阅读习惯中

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读后感就是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其也是提升学生阅读深度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将读后感这种写作方式充分纳入阅读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养成将写作融入阅读过程的良好习惯。譬如在讲解完《慈母情深》一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你的个人经验或看到的故事来描写伟大的母爱”等问题而写读后感。通过此种方式的针对性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意。

3.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为其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及深化阅读深度的有效途径,其对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与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供其自主阅读,如《朝花夕拾》《安徒生童话》等适合小学生群体阅读的课外书籍,学生不仅可以从大量优秀的国内外作品中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和积累优美的词汇,还可以增加情感体验并延伸其精神世界。为了促进读写结合方法的实施,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后的感想形成文字并加以分享。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其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与写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而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以及开展课外阅读等途径,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读后感人文课外阅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大闹天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