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变“阅读”为“悦读”
2021-11-2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徐 霞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无可争议,是真正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就语文阅读而言,如果学生未曾以主体者的身份参与阅读活动,阅读教学必然“行之不远”。如何让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悦读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最佳向导。尤其在小学阶段,教师不可忽视兴趣对学生行为的实际影响。教师应秉承“情感第一”的重要原则,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阅读”变为“悦读”,激活学生的悦读动力。这样一来,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
在《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阅读课堂: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并没有让学生从朗读开始学习课文,而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构筑了一个“听觉上的大自然”,同时要求学生闭目聆听。在各种声音的环绕下,学生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包围中,而原本枯燥、单调的课堂,也因为这些声音的融入,变得生机勃勃。接着,在新授环节,教师组织了一次“声临其境”的课堂活动,将文本中提到的有关大自然的事物,如树林、小溪等,以图片的方式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向学生提问:“当风吹向树林,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小溪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邀请学生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模拟这些声音,看看谁模仿得最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采取常规的教学思路,而是先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听力上的大自然”,然后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试着模拟大自然的声音。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教学环节,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停留在课堂教学中。
二、创设文本情境,强化悦读体验
小学生大多以具象思维为主,对语言文字缺乏洞察力和领悟力。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思维特征的前提下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对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各类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创设文本情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感知文字、赏析文字。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中攫取快乐的因子。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这则民间故事的精彩,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影视片段:在浩瀚的星辰中,有一座特殊的“桥”。这座“桥”不是由石头构成的,而是由一只又一只的喜鹊连在一起搭成的。在鹊桥的两端,站着两个人。两个人皆是古装装扮,目光却充满了对彼此的深情。此时,画面静止,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画面中这两个人是谁吗?”“从刚才的影视片段中,你得到了哪些重要信息?”“你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又有怎样的发展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非常好奇故事接下来的走向,教师顺利引出文本课题——“牛郎织女”。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画面中央是一只喜鹊,喜鹊每扇动一下翅膀,就会出现一段文字,学生将以这样特殊的方式阅读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强烈的新奇感,容易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
案例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为学生播放了《牛郎织女》的影视片段,还将文本制作成有趣的课件,让学生以另类的方式阅读文本。通过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学生很容易享受阅读的过程。
三、渗透阅读方法,享受悦读过程
想要实现“悦读”的目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多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实现快乐阅读的目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文本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世界轻松漫步,享受悦读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首诗歌时,教师向学生传递了两个重要的阅读方法:其一,深度感知。具体方法是:利用轻音乐帮助学生放松心神,然后初读诗歌,让学生在空白的纸上快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几个字,也可以是几个词。接着,引导学生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会形成这样的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诵读诗歌,并写下可能的原因。例如,有的学生在初读诗歌后,写下了这样一些词:“空灵”“清新”“闲适”。然后,学生再次诵读诗歌,发现自己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初印象,是因为诗人的笔触非常清新淡雅。例如,诗中第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人既没有渲染雨势,也没有刻意描绘秋天,但是秋意跃然纸上。而且,整首诗歌能让人产生美的联想,仿佛置身在空山之中,能闻到新雨过后的泥土气息,一切是如此清新自然。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即便不懂诗意,也会产生情感共鸣。其二,捕捉意象。这种阅读方法尤其适合古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圈出诗歌中提到的重要意象,如“山、雨、月、松、泉、石、竹、莲、舟”等,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为这些意象增添一个形容词。如“空山、新雨、明月、青松”等,让学生根据意象揣摩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本体裁,教师应传授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读出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实现“悦读”教学的目的。
四、促使学用结合,搭建悦读平台
“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给予我们的重要教育启示。为了让学生将“阅读”变成“悦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需要将学生指引到“学用结合”的正确道路上,让学生把阅读的收获以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促使读写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的效用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后,针对原文的最后一段:“这里的桂花再香……院子里的桂花。”教师激发学生的质疑:“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曾经提到杭州的某处小山才是真正的香飘十里。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的母亲却否定了她的观点,认为哪里的桂花都不如家乡的桂花香,请问这样的描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写一写自己对这一矛盾现象的看法。在教师的号召下,学生深入思考文本背后的心理因素。在反复的思量中,有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认为并不矛盾。因为作者所写是客观事实,杭州的某处小山上的桂花,肯定比作者家乡的桂花要更香一些。但是,母亲的观点很明显是主观的看法,因为她思念家乡,才会认为家乡的桂花更香,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现象。这样的描写方法更能凸显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案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收获,让学生读出更多东西,教师特意开展了一次读写活动,并从文章的矛盾处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实现读写融合。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将学生从“阅读”变为“悦读”,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策略,用更符合学生情感期待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建构更具吸引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