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
2021-11-22常睿
文/常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大批企业职工从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下岗失业人员队伍庞大。这也直接反映出单一的劳动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对下岗人员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培训。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针对的人群包括“城乡新增劳动者、社区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为详细了解社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需求,本文重点对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背景、现状与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一条有效的再就业路径和方法。
一、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相关概念与要求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工作也逐渐开展。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主要指的是由专业的培训机构为具备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资格的相关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再就业培训以及职业培训工作。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由专业化的就业培训机构制定统一的培训方案以及相关培训通告,在培训方案中,必须要明确指出主要的培训路径及培训目标;第二,由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协同培训机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计划,其中需要包括培训的具体时间、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的具体内容;第三,组织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工作的相关机构人员必须要接受短期的政策教育培训。这就要求相关培训机构必须充分了解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实际要求,必须要严格依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下发的指令性文件以及优惠政策,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及再就业教育工作;第四,相关培训部门及各种类型的培训基地应采用分别培训的形式,采取多种方式通知失业人员及时参与相应的培训工作;第五,相关培训部门以及具体的培训基地必须要合理控制参训人数,要合理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达成培训目标,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质量与效率;第六,相关培训部门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分期培训档案,根据每一位参训人员的具体情况建立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将参训人员的信息及培训成果统一录入档案,相关档案信息要如实反馈给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并及时将纸质档案提供给参训人员本人。档案内容包括参训人员的具体信息、培训报告以及详细的培训计划。在电子档案信息中,包括培训计划、参训人员名单、试卷主要内容、参训人员参与培训考试的具体成绩、考勤情况、参训人员失业保险手册的复印件以及参训人员的技能资格证书;第七,培训机构以及培训基地所举办的各种培训工作必须要经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与认定,必须有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参与其中;第八,培训机构以及培训基地举办培训工作之后,必须要将具体的工作情况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所出台的各项工作规定以及工作指令进行详细比照,及时查找培训工作之中的细节问题,并且将问题快速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以便寻求相应帮助;第九,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之后,需要将具体的培训成果详细记录在案,并制定电子档案,以便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与保障。
二、我国社区失业人员失业的主要诱导因素
人口过多、就业岗位不足、城市劳动力过剩是导致社区居民失业的根本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导致城市劳动力持续攀升,就业人口规模与就业岗位增长不成正比。虽然政府推出了相关政策,为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城市劳动力就业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仍然存在。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还要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如照顾老人、医疗保障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传统企业因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亏损倒闭,机器代替人工也是失业人员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间接地导致许多企业,尤其一些外贸企业支撑不下去,面临着停业危机。
三、再就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不仅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政治工作。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最重要的一环。由于长期规划就业体制的制约,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发展还较落后,市场主体不到位,就业信息的发布、传导对劳动力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非常有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再就业培训采取一种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手段统包统配,也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自主调节的应急性和过渡性措施和手段,这种方式为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培训,培育劳动力市场主体,提供供求信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了劳动力流动。
再就业培训工作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客观上要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劳动要素的专用性不断加强,新兴产业和扩张行业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要求、专有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职业培训对劳动力就业、岗位转换的意义越来越大。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培训受益期较长,目前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尚未到位。为结构性失业和下岗人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转岗适应能力,消除劳动力跨部门、跨行业流动障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再就业培训的目的是转变失业人员的思想、鼓励其再就业,强化专业技术能力,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时,帮助失业人员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对其个人工作规划具有积极作用[1]。失业人员通过参与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有利于失业人员自身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失业人员在参与多项就业培训工作之后,可以逐步明确自身的未来就业方向以及目标就业岗位的实际市场需求,通过此种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失业人员合理调整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可以引导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技术培训活动以及主题教育活动,为市场上的就业岗位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四、失业人员再培训现状
(一)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内容主要落实在职业技能上,缺少对失业人员心理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对失业人员社会生活素质的培训也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素质主要是指社会沟通与能力、社会道德与人格发展、社会竞争与贡献等[2]。目前,实际的再就业培训内容与失业人员所需要的内容并不相符,未考虑到不同岗位的失业人员的需求而设置相关培训内容。大部分再就业培训所涉及的专业仅有6至7个,甚至有的培训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完全脱离失业人员的需求,在教学方面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相关培训机构所开展的具体培训活动比较单一,面向相关失业人员所传授的具体职业技术也缺乏多样性。如果培训机构以及培训单位无法调整自身的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失业人员就业培训工作的实际效率。
(二)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大部分还是短期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3至4天,计算机专业的培训在10天左右,这种培训方式只适合专业劳动技能含量较低的就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工种属于技能型工种,这些工种一般要求工人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技能操作相关培训。但在再就业培训中,一般很难满足以上要求,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严重影响了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质量。一部分培训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不了解当前的市场行情以及各式各样的市场就业问题。从而导致培训人员在开展培训活动的过程中,无法将具体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失业人员,也无法结合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具体的培训流程以及相关培训内容。
(三)培训机构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培训方法有待创新
当前,社区开展的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或者成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专为下岗或者失业人员再就业所设置的培训基地较少。大部分的教育培训机构设备简陋,除了旧电脑外,很少有能拿得出手的教学设备,且在培训方法上也缺少创新,方式较为死板。同时,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导致一些特殊的工种无法开展培训,这也造成了培训出来的失业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也相对薄弱。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职业培训机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培训质量却收效甚微。
(四)宣传广度、深度不够
在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宣传工作上,存在着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失业者无法及时参加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广泛动员,还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在进行招生报名时,社区要加强工作力度,把帮助失业者再就业作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广泛宣传,为失业者再就业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3]。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培训工作,宣传以及推广等方面则更加需要具备现代化以及智能化特征。但实际上,一部分培训机构以及培训单位并没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全新的媒体平台进行合理推广,从而导致失业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到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无法积极参与其中。
五、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需求情况与要求
(一)再就业培训人群的结构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在近几年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参与者中存在“四多”的现象:女性多、中年多、文化素质高者多、小康水平者较高者多。通过这个现象分析,社区失业人员大多数处于青壮年期,其劳动潜力较大,渴望受到再就业培训;同时,失业人员文化素质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培训的难度,降低了培训成本。参加培训者生活水平较高也说明了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改善经济水平,这也给再就业培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对再就业培训的动机要求
通过调查了解到,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为了提高收入以及更换合适的工作地点;而社区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也通常是因为工资收入太低或者工作单位到家的距离太远。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获得合适的工作地点和收入是当前社区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的主要目的。结合再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工作的时机动机,合理优化主要的培训流程以及培训内容,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参与其中,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再就业培训工作的实际效率,也可以进一步凸显在就业培训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实际意义。
(三)对再就业培训项目的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失业人员对参加的再就业培训的满意度不高,也反映出了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机构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主办方可以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借助网络开设网课,进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定期发布就业的信息,召开招聘会,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满意度。
(四)对再就业培训方式方法及内容的需求
社区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培训内容、定位要求不明确,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明确的工种培训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政府或者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动机的引导。大部分失业人员希望政府能提供免费提供培训机会,选择有资质的企业或者学校承办再就业培训,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习惯于选择国家公办学校。在再就业培训方式上,大多数失业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选择师傅带徒弟的授课方式的人员也占了较大比重;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失业人员更愿意选择法律知识、自主创业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内容;在培训的专业方向上,对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仓储业以及创业培训的选择较多,其中创业培训位居首位,这说明了大多数失业人员有较强的自主创业意愿[4]。
(五)不同性别的失业人员在再就业培训中有着不同的需求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略高。男性对再就业培训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女性。女性一般愿意接受技师培训教育,而男性一般更倾向于高级技术培训教育;女性更愿意接受网络授课或函授课程,更倾向于自主创业的课程培训等。再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在实际操作中可注重这些细节,便于将再就业培训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优。
六、结论性思考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即使找到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但如果没有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人员仍会感到缺乏安全感。
再就业培训机构是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平台,本次研究从失业的诱因、再就业培训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失业人员的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对再就业培训平台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与再就业教育平台要坚持创新,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将培训的着力点放在失业人员再就业上,力争做到“新增一个,培训一个,专业一个”,提高培训的质量。规范再就业培训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能够为更多的社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社区失业人员在就业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寻找更为丰富、有效的途径,比如资金的支持、政策的鼓励等,以满足再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有效帮助他们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