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思考、实践与创新
2021-11-22吴超
文/吴超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出台,进一步深化了国企的改革,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的基业长青,干部必须走在前面,让干部成为引领者和践行者,在不断改变的客观条件下,要以“适应性”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让干部能够在砥砺前行中带好头、做表率。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体现
1.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的持续改变必然导致企业管理与组织结构的“适应性”的调整,这样才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适应性”组织结构的调整,也需要干部队伍建设更加具有“适应性”。在国有企业发展进程中,国企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干部队伍优势,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有效推动国有企业“适应性”组织建设,进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1]。
2.能够创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生产经营、市场开发和科技研发等多个工作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发展更多外部合作伙伴,创建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不断发展[2]。
3.能够引领树立正确价值观
国有企业“适应性”组织建设,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干部队伍更加要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引领职工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服从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地推动国企不断前行。
4.能够有效激励职工群众
国有企业干部具有强大的带头作用,干部以身作则、勇于担当,能为职工群众树立良好的典型榜样,带动职工热爱企业,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凝聚职工信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为企业职工树立良好的形象,有效激励职工群众。
(二)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要坚持党管干部、从严管理的原则
要始终把坚持党管干部作为“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则,把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切实发挥公司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把关作用,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确保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2.要坚持优化结构、整体提升的原则
要注重干部队伍整体能力建设,加大干部培训、轮岗锻炼和干部交流的力度,加快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全面优化“适应性”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大力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着力选拔和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抓党建的高素质的“适应性”干部队伍。
3.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选拔任用干部既看能力,更看人品,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工作在状态、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任用到重要岗位。
4.要坚持事业为上、任人唯贤的原则
要始终将事业为上作为“适应性”干部选用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公司“适应性”组织建设和业务需要选配干部,鼓励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和艰苦地区锻炼干部,着重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干部。
5.要坚持干净廉洁、纪律严明的原则
要始终将清正廉洁作为选用和管理干部的基本底线,扎紧制度的笼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引导广大干部正心修身,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淡泊之心对“位”,以敬畏之心对“权”,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为打造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具体要求主要方面
1.提高政治素养,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政治上过硬,关键时刻才能靠得住。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职工造福作为根本担当,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善于从全局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重大问题面前,要勇于发声和“亮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经得起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的考验
国有企业干部队伍要经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正面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针对干部的业务知识、经验不足、能力短板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减少能力恐慌带来的困惑,增强担当意识,增强适应新环境的信心。
3.明确好干部标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这是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也是肩负起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的总要求。对党忠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勇于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治企有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兴企有为,敢于奋勇争先,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清正廉洁,时刻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加强能力素质建设,锻炼履职本领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七种能力”的提出,也是对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明确指出了职责使命和努力方向。干部队伍要通过不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七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提升履职本领,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贡献坚实力量。
5.加强基层实践,检验工作效果
干部行不行、好不好,最终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检验。“适应性”组织下的干部队伍建设,干部要敢于走出岗位视野范围,及时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生产经营一线职工群众对各项工作的认可程度,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针对性地校正和纠偏各种问题。“适应性”干部,应全方位锻炼自己,尤其在不熟悉的专业领域,更要有所作为,做出成绩,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综合提升要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用实践来最终检验干部。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如何推进“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面对新情况、新变化,“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国有企业存在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没有从全局角度出发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平时较少关注和研究干部培养、培优工作,较少与年轻干部沟通交流,系统考虑和有效举措不足,导致优秀干部没有干事创业的舞台,干部队伍建设明显与企业快速发展脱节。
(二)年轻干部储备不足
后备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少数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培养意识不够,培养方式不多,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不合理,没有形成梯队建设格局。各个职能系统之间、各个单位之间年轻干部结构和人数不合理、不平衡,少数关键正职岗位没有年轻干部补充人选,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出现“无人可用”困境。
(三)少数国有企业的干部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督促干部成长的重要手段。少数国有企业没有建立干部日常考核机制,没有进行近距离考核,干部考核流于形式,少数国有企业还存在不提拔不考核、不到年终不考核等情况,组织对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现实表现了解不足,受惯性思维影响,干部考核工作落实不深入。
(四)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缺乏
少数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对干部的能力、素质及短板缺乏系统的分析,培训教育没有针对性;教育培训标准不一,不同层次的干部也没有差异化的培训标准,培训的效果不明显;教育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培训,难以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热情,培训效率不高。
(五)干部晋升机制不够健全
有的干部各方面优秀,但始终不被提拔使用,成长晋升机会明显少于其他单位,使干部产生消极心理,造成了不平衡的现象;有的企业将部分年龄较大的干部安置在照顾性岗位上,再增加其他人员确保工作正常运行,人为造成了机构臃肿,而有能力的干部又在原地踏步,无法合理晋升,造成了干部队伍参差不齐、干部队伍晋升机制不畅通的问题。
三、“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经验
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始终把建设“适应性”干部队伍作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在干部队伍选拔任用上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执行选用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形成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公司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解决实际问题、统筹全局、业绩突出、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统筹用好各层级干部,不断坚实筑牢干部队伍基础。
(一)建立健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体系
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出台干部管理制度10项,建立了以《干部管理规定》《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干部教育管理办法》《所属单位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全方位强化“适应性”干部管理工作。
(二)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党管干部各项举措
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干部素质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通过组织考察、岗位竞聘等方式选拔干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组织干部序列员工全员定岗,核定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干部岗级,打通了干部队伍转换通道;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向葛洲坝集团公司推荐优秀年轻干部17人,实行公司青年人才“百人计划”,选拔107人入库,并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三)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保障选用机制高效运行
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在干部选拔过程中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和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坚决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全方位公开、公正干部选拔程序。
(四)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不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把关,纪委考察监督作用,选好选准各级干部,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把安全谈话、廉洁谈话和任前谈话作为干部上岗前的必经程序,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一步加强了干部监督管理。
(五)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
葛洲坝生态环境公司通过不断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先后向集团股份公司推荐入库项目经理11人,后备项目经理5人,推荐人选通过集团公司专项培训和考试,提升了项目管理系统思维和解决项目实际问题能力,公司项目经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四、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思考
(一)建立健全“适应性”干部选拔机制
建立完善的干部选拔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成效。从企业实际出发,以岗位任期制为抓手,打破干部终身制,设计完善的干部岗位责任制,以契约精神作为干部履职的重要保障。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可适当扩大选拔范围,以公开竞聘等形式增加选拔透明度。健全干部选拔机制,要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进而健全干部选拔机制。
(二)建立健全“适应性”干部评价机制
以干部绩效管理促进“适应性”干部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以明确干部的工作重点,运用岗位说明书等方式,明确干部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在过程中加强监督和阶段性考核评价,提高干部工作成效,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干部,要及时进行岗位晋升、专项奖励等正向激励;对工作不在状态、懒惰涣散干部,要进行岗位调整,直至降低岗级处理,用好约束手段。
(三)建立健全“适应性”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根据企业发展要求与干部管理规划,结合不同岗位设置人才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层次满足不同类型干部的培训需求,尽快补齐干部短板,培养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在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估标准,将培训结果运用于薪酬发放、岗位调整、能力评价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升企业干部队伍的学习意识,满足企业高质量的发展需求。
(四)建立健全“适应性”年轻干部储备机制
要密切联系年轻干部,多角度观察,在职工群众的口碑中了解年轻干部,通过各类专项工作,以“赛马”取代“相马”,发掘年轻干部。要从源头发现优秀年轻干部人选,增加年轻干部储备数量,拓宽年轻干部选拔视野,使年轻干部尽快脱颖而出,建好年轻干部人才库,进行分类培养,加强跨专业历练,合理用好年轻干部。
(五)建立健全“适应性”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管理,不仅是干部管理的重要任务,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防止干部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定期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级干部有可以发声的渠道,加强干部队伍多角度管理,通过朋友圈、工作圈、生活圈的全方位监督,让干部时刻在状态,时刻能经得起检验和考察。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在企业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适应性”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变为干部队伍建设优势,不断加大对干部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真正发挥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企业人才济济的良性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