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与生活语文
2021-11-22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朱晓玲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朱晓玲
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但陶行知先生又指出,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盼》这一课时,起初,学生很难理解小主人公为什么这么想穿新雨衣出门,更无法感受到她对于穿新雨衣这件事的那份强烈的期盼。因此,课堂上学生压根儿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也极为沉闷。为了打破这个僵局,我引导学生进行回忆,自己曾经有没有特别期盼得到某样东西?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我随机指名几位学生起来说一说,然后进一步追问:你还记得当时得不到又很想得到的那种心情吗?学生频频点头,教室再次炸锅。见学生如此兴致勃勃,我见机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你记得最终得到那件东西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听到这儿,班里一大半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一番交流过后,我再次带领学生回到课文。此时,他们突然理解了小主人公那份强烈的期盼。
二、教学资源生活化
1.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趣。我们的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激趣因素,只要巧妙地运用,加以引导,让教材“活”起来,便能让学生“动”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可以发挥教材中的范例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便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激励学生阅读感知我国灿烂的古典文学。另外,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与教材相关的活动,以充实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不仅要学语文,更要用语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
当今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经验,弥补了当代学生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缺乏联系的不足。所以,如果我们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面。比如,在教学《神奇的克隆》这一课时,因为“克隆”与学生的距离太过遥远,可以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再展开知识竞赛。在整个过程当中,既训练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开发了校本课程。如我校开设的“读写一体”校本课程,每天中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静心阅读20分钟,日积月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再结合我校特有的“512”日记本,每天记录趣事、心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班歌比赛、诗歌朗诵大赛、雷锋故事会等,引导学生留心关注学习生活,关注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获取独有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1.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即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语文课堂只是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带领学生感受语文之美。而生活,才是语文教学的大舞台。
比如,在教学习作《秋天的树叶》时,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外面的阳光与清风,在校园中收集、观察树叶,当孩子们回到教室,笔端流泻出来的文字是如此细腻、生动、富有生活味儿;再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其中有几句描写玉澜堂海棠花的语句:“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而恰好学校食堂附近有几株海棠开得正旺,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赏花,学生立刻兴趣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学习当中。
2.再现原型,在生活中感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感触不深,便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教师有必要借助情境的创设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帮助他们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黄鹤楼送别》一文,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两位友人的深情厚谊,那依依惜别之情更是让人动容。如果脱离生活,因为学生对李白、孟浩然的陌生,可能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从而无法走入两位诗人的内心。此时,可让学生回忆离别、送别的场面,再来演绎场景,从而更好地去去体悟人物情感,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表演中融为了一体。
语文教学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单调的课堂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从多彩的生活中去捕捉现实,感受精彩,让课堂“生活”起来,让语文“生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