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要素,精准定位——中段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思考
2021-11-22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张小丽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张小丽
习作单元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之一,其中涵盖六大要素,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具有良好作用。现以三、四年级为例,分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单元导语,明确习作核心任务
在语文教材中,导语具备引导启发、确定目标、指向任务的多重功能。教师可以巧妙合理地利用习作单元导语,明确习作单元的核心教学任务及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意识到习作单元各要素的构成均需要为学生培养习作能力、掌握习作技巧所服务,从而做好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工作。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该单元以人文主题为主,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习作实践活动之中。根据单元导图可帮助学生明确习作主题,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更好地满足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善于精读课文,启迪习作表达思维
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的编写与纳入,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读课文不单单要求学生完成文本阅读教学任务,还强调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获得习作的经验。教师要善于利用精读课文组织设计习作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撰写文章的意图,获得习作表达的启发。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海上日记》《记金华的双龙洞》是该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在阅读讲解时,教师可重点对文本中的写作顺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习作景色类文章的基本框架,这对学生习作表达方法感知理解的强化具有良好作用。
三、开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习作方法
交流平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应用习作单元中的交流平台要素,可更好地培养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教师要牢固树立并贯彻生本教学理念,发挥指导作用,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习作表达方法,为学生日后习作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引导学生围绕《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精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自己最喜欢或者最被吸引的景色进行描写,并且要写出游览的顺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需求,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四、重视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尝试练笔
初试身手可为学生提供习作练笔的机会,是建立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引”与“导”,做好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将各种语言文字组合在一起构成逻辑清晰、布局谋篇合理的文章,进而提高学生在书面文字表达方面的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动手操作绘制出浏览参观的路线示意图,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根据附件要求观察某个景物,在和同学交流讨论的前提下,对观察的顺序进行构思,并且初步撰写习作。
五、定位习作例文,模仿借鉴单元例文
例文可看作是习作单元的“眼睛”,在启迪学生习作思维、分析例文习作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强化对写作表达的理解,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将语言文字、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更好地应用在习作活动中。因此,教师可对习作例文加以精准定位,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练习。在模仿借鉴时,教师要秉持适度的基本原则,表现在模仿借鉴程度这一方面,需要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融入其中,进而培养学生在习作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教材中所提供的习作例文是《颐和园》《七月的天山》,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例文进行分析鉴赏,包括写作顺序、技巧方法、遣词造句等,理解掌握景色类文章的习作方法。
六、训练单元习作,反馈习作表达方法
单元习作是语文习作单元众多要素中的最后一个,通过习作练习检测学生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围绕习作由“题目”“要求”“提示”三个部分构成,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题目机会的基础上,针对习作主题及特点提出相应的习作要求,在技巧、角度等方面予以学生相应的习作提示,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的撰写任务。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习作题目是《游_》,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将题目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在习作中写清楚游览顺序及过程。首先,教师可帮助学生复习景色类习作单元的各个要素,引导学生了解这一习作单元的表达方法;其次,鼓励学生就自己游览的地点、过程、体会感悟等进行沟通交流;最后,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撰写习作文章,梳理好学生的习作思路,进而反馈出学生在景色类文章习作的表达方法。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的形成是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表现,以文本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表达技巧、行文构思、思想情感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技巧。三、四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习作单元,精准把握习作单元的各个要素,尝试让学生练笔模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表达方法,提升语文习作单元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