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指导方法
2021-11-22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沈梦兰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沈梦兰
朗读,是一门充满创造性的活动,通过大声阅读的方式将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起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宋代大教育家、理学家朱熹就曾对朗读提出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朗读需字字有力清晰、不可有误,所谓“舒缓不迫,字字分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语文教学目标越来越清晰地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一基本要求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向“有感情”提升,语文朗读教学不仅仅只着眼于语感的形成,更应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为培植核心素养奠基。
但是,笔者也发现,公开课上热热闹闹、高质量的朗读往往是昙花一现,日常教学中,学生对朗读有口无心、敷衍了事的现象才是常态。唱读、拖拉、不能准确判定停顿等都暴露出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被忽视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少教师忽视朗读指导,没有激发出学生的朗读情感,朗读训练“着力点”找得不对。笔者就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文本的“解语花”,学生的“点灯人”
要将一篇课文读好,光是从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不仅要对教学设计认真琢磨,还要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备读”,确定适合教学内容的朗读训练目标。只有在教师深度把握文本基调的情况下,才能引导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更自如地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指导。
1.解“文脉”
课文的情感基调是进行朗读指导的“敲门砖”。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越深刻,脉络理得越清楚,范读、指导起来也就更加游刃有余。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所传达出的情感是不尽相同的,也就需要教师善于“解文入情”。比如《乡下人家》一文,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乡下人家安静、祥和、融洽、自在的生活,充分流露出对这样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朗读时应当用轻松、喜爱的语气去处理;而课文《三月桃花水》则是用优美笔触热情地歌颂三月的桃花水,朗读时应当饱含深情,尤其是文中浓墨重彩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更需要通过轻快、活泼的语调表达毫不掩饰的赞美之情。
2.点“关键”
朗读训练需要有一定的侧重,尤其是在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钻研,掌握了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意志后。学生的朗读是一项被教师引领的“创造”。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要因文章内容而异,因文章情感而异,因学生基础而异,讲究一个“精读”,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与精彩段落整合,形成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朗读教学指导体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教学《猫》一课时,笔者对备课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训练:“作者写猫,写了猫的哪些特点?把你觉得最值得玩味的句子画下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再带着你对这些句子、对猫的喜爱读好这些话。”学生通过寻找、讲述、再读,将这些重点语句读通、读好,通篇课文的朗读效果好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有取舍地训练,让学生的品悟更集中,更深刻,朗读训练也更高效。
二、画面的“再现者”,方法的“点拨人”
对每一篇文本,作者都想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呈现一个或多个画面,朗读时,如果能迅速地在脑海中浮现出可感而又生动的画面,便可随着作者的语言,进入到或虚幻或现实的情境中,触摸到文本的情感脉搏,聆听藏匿在汉字背后的心灵之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启发,使学生描述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将“无声之感”变为“有声体验”。以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为例,文章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将燕子的灵动、自在描绘得淋漓尽致。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选择一处说一说脑海中看到的燕子飞行、休息时的画面是怎样的?还可能有哪些景物?”当文字与画面建立了联系,朗读也就带着“栩栩如生”的味道了。
朗读方法的指导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文本朗读时重音的凸显、停顿的选择、语速的控制有精准的把握。在学生感知了文本的情感基调之后,教师还需要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指导,学生才能通过声音来表达文章的情感。
三、展示平台搭建者,实践活动组织者
除了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精准指导,朗读教学还需要向课外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组织有趣的朗读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增强学生在朗读方面的信心,体会到成就感,调动参与朗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班级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请优秀学生录制朗读视频、音频,借助班级群、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展示、传播。这既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对平时害怕朗读的学生也是很好的示范引领,起到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爱上朗读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程中的朗读教学不应是匆匆掠过的一个环节,也不应该是走走过场的一个环节,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视并为之倾注心血的部分。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中才会有琅琅读书声,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