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有效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

2021-11-22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资金分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卢 琳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即墨路街道办事处

和普通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发展等作为主要任务,以充分发挥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经济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单位稳定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分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需要通过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解决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充分意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着人员素质低下、制度缺陷等问题,对单位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分配不合理

很多事业单位在开设新项目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考察,项目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较为普遍,前期资金投入量较大,导致在后期发展中资金严重不足。当资金链断裂时,事业单位无法保证员工的基本福利待遇,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出现较大问题,总体上来说,资金分配不合理会为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二)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当前事业单位中很多人员在工作中都思想都不够先进,未能充分意识到经济管理对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会让各项工作无从开展,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差

通常来说在项目开展、资金支出之前,都需要对资金如何使用进行安排,要编制合理预算,并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各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并未意识到这一点,预算编制十分不合理,资金难以运用到实处,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四)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低下

财务人员展业水平的高低会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当前财务人员思想意识不先进、工作能力不突出的现象较为普遍,无法保障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阻碍。

二、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资金分配制度

资金分配的合理与否对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单位领导人员需要加强资金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由于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拨款,为了确保资金分配落到实处,减少人为暗箱操作的空间,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分配制度,对资金分配进行约束。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要根据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坚守“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原则,避免资金浪费。要避免出现“面子工程”,部分单位为了业绩,盲目修建和实际不符的项目,浪费人力、财力,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财务人员要对每笔资金支出进行详细记录,实现动态化跟踪管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能够切实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而服务。

(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

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管理工作开展较为混乱,导致经济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财务人员态度也不够端正。想要实现稳定发展,事业单位需要以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强有力的保障,让内部工作协调稳定开展,从源头上降低财务人员违规操作的可能性,能够有效端正其工作态度,让其树立责任意识。目前少部分单位内部还存在着公款外借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经济管理难度,还会让事业单位承受较大风险,不利于其稳定发展。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确保制度的全面性。例如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要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将不兼容的岗位分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将工作内容重复率较高的岗位进行合并,提升内部运转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对违规操作进行严厉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三)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虽然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但是依然会面临着财务风险,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推动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务人员通过对单位发展的合理预测,能够提前制定全面的风险防控措施,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稳定保障,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风险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转变思想理念,要改变“吃国家饭”的认识,不能认为有了财政拨款就能高枕无忧,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在开展项目时,要对项目能够产生的收益进行合理评估,避免投资的盲目性,要尽可能以少的成本投入创造最大价值。

(四)规范经营管理机制

想要实现经济管理工作价值的最大化,需要从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融资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机制,以推动单位的稳定发展。要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对员工行为进行全面约束,为事业单位指明发展方向。首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前发展特点,了解国家政策、企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对市场变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了解其变化规律,从各方面减少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制度能够有效落实,还可以在单位内部成立监督小组,安排专业人员推动制度顺利进行。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可以利用评估机制,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为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而服务。

(五)强化人才建设工作

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情况来看,大学生在招聘中比社会人士拥有更大的优势,而且很多单位内部工作氛围不够积极,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才管理模式较为固定。不仅如此,还存在着少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情况,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不强,难以为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贡献力量。不仅如此,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深化改革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将人才作为实现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改变只招募应届毕业生的选拔模式,多聘用优秀的社会运营人才,提升招聘门槛,从源头上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奖励,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让其对经济管理工作更加认真负责。要努力推动人才管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转变事业单位经营机制,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人事部门要加强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明确规定各岗位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作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让员工有归属感。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储备、国家政策科普、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等各方面,使其成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提升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资源的利用,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金等,为了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人员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确保各项资源都得到合理应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要优化资源运作模式,对产品生产、业务发展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生产性资源加强管理,并将其作为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竞争地位。在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后,还可以和社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推行联合资产运作模式,可利用共享、租赁等不同的方式,充分发挥闲置土地资源、房产资产的剩余价值,能够起到资源盘活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这些本来就闲置的资源创造额外的经济收益。

(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关人员要加强认识。可以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明确各岗位、各部门、员工的职责,明确规范其工作内容,确定负责人,在出现工作失误或是风险时,要能够找到有关负责人。其次,在固定资产盘点、清算、维修、报废等环节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报废标准,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应用。

(八)绩效目标跟踪评价

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意识到绩效目标跟踪评价的重要性,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工作特点,为其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保证指标、考核流程、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开。对于完成绩效目标的个人和部门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九)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要根据单位实际运行情况,制定贴合现实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经济支出、人员、物资等各方面的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还要成立内审评价监督小组,以保证内控建设的规范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单位领导思想不够先进,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让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质量都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人员需要转变思想理念,完善资金分配制度、经济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对策,规范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机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经济管理工作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资金分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绩效管理思想在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中的渗透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AIIB资金分配体系构建
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