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宁市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1-11-22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遂宁遂宁市城乡

孔 燕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一、研究背景与愿景

(一)研究背景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整合了包括顺意通物流、西部铁路物流园等为龙头企业的1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以公铁联运为枢纽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正在形成,以健坤城为代表的八大专业市场也开始全面运营,西部汽车城、西部药都等专业市场持续繁荣,销售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制造业集聚。互联网+创新的跨境电商平台,威斯腾跨境电商、国际电商孵化园、蜀道通西部电商交易平台等也成功上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交易越来越频繁,交易额越来越多,交易量也越来越大,给配送提供了更多机会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2018年底,遂宁市物流行业协会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助下对遂宁市的商贸和流通企业进行了一次共同配送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配送都仅限在本市区内,而市区的配送选择企业自行配送的接近一半,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选择第三方企业。配送选择的车辆多数为三轮车、轻微型货车和中型货车,目前的配送状态基本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配送规模不大,物流资源匮乏,企业本身所占有的信息量非常匮乏,所以很难发挥物流企业产业链协作的优势。而且,接近一半的企业配送范围仅限省内和本城市周边,大量碎片化、个性化、高时效的物流产品服务市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而超过93%的企业愿意加入城乡共同配送体系,都愿意将占销售额比例低于5%的配送量参与到政府监管下的网络货物运输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助接单、站点查询、货运匹配等服务。因此,如何建立共同配送相关网络平台,如何监管,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就成了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愿景

通过对城乡共同配送的研究,希望能改善企业各自为政的配送模式,搭建共同配送平台,规范共同配送的行业标准,规范共同配送车辆,实现配送的公共化、社会化,降低配送成本,同时为乡村物流搭建一个桥梁,突破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的难点,为乡村物流的发展和城乡物流的协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遂宁市城乡共同配送现状

(一)遂宁市城乡共同配送的基础设施

遂宁市物流港已建成各类仓库及堆场等仓储设施总仓储面积154.63万平方米,设计年货物吞吐能力超3 000万吨,为服务企业进出口通关,已建设海关监管区、保税区、铁路专用线等设施。改善了报关、保税仓储、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等多项功能,其中,海关监管区货物容纳能力300TEU,铁路货运专线 6 条,铺轨长度达 6.07 公里。随着“遂宁—潼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逐步建立,遂宁将发挥自身“西部物流园区”的区位优势,以公路运输为依托将城乡共同配送的区域向安居、潼南等地区延伸。遂宁作为“西部水都”近年来大力完善桥梁基础建设,在涪江三桥的基础上又向北建设了涪江四桥,涪江四桥将于今年5月份通车,届时船山区城区将与永兴片区形成公路网,进而极大的提高城乡共同配送的时效性。遂宁处于成都与重庆的等距离中心位置,在成都—重庆双中心城市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在“十四五”期间还将在改善乡镇公路运输做出更大的成绩。

遂宁的市内市外交通不断完善,“1环9线”高速公路359公里,密度6.7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高速公路密度的6倍。已经形成“七向二十一线”的公铁联运交通网络,目前已形成以绵遂高速、城南高速、遂内高速、遂资高速、遂回高速以及达成铁路、遂渝铁路为代表的两小时到达成都重庆的综合交通服务网络。在城镇快捷通道建设方面,遂宁至大英快捷通道,遂宁至蓬溪遂西连接线、蓬溪至蓬南快捷通道、疏港大道及遂宁环线将建成通车。总体看来,遂宁市物流效益逐步显现,物流产业快速增长,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城乡共同配送效率低,成本高

本次调研的企业中,企业规模在1 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仅有1/4,配送规模本身不大。这些企业中仅有一半的企业配送覆盖全国,有1/3的企业仅限本城市内,市区的物流配送选择企业自行配送的接近一半,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选择第三方企业。配送选择的车辆多数为三轮车、轻微型货车和中型货车。说明目前遂宁市的物流配送基本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配送规模不大,物流资源匮乏,企业本身所占有的信息量非常匮乏,所以很难发挥物流企业产业链协作的优势。而且,接近一半的企业配送范围仅限省内和本城市周边。该问题的形成与遂宁还未形成配送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关,即诸多本土小微配送企业或组织参与市场运营,因受到市场信息不充分因素的影响,无法与潜在客户群体建立有效的供求关系,进而以熟人圈、回头客作为主要客户群体,这就难以满足配送所需的规模化要求,自然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遂宁物流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物流将得到大力发展,流量大增以后,这样的模式将很难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配送需求量非常大

被调研的93%的企业愿意加入城乡共同配送体系,都愿意将占销售额比例低于5%的配送量参与到政府监管下的网络货物运输平台,在平台上实现自助接单、站点查询、货运匹配等服务。

三、遂宁市城乡共同配送模式的构建

遂宁市西部现代物流港作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在支撑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责任。当前,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足、城市配送难等新问题随之出现,对物流港如何满足地方物流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城乡共同配送的目标定位

结合物流港区位优势和土地、人力等成本优势,面向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为契机,以多产业联动为引擎,以产业有序集聚为目标,依托威斯腾铁路物流园打造成渝中欧班列货源集散基地、多式联运中心,围绕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培育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立足遂宁、服务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国际,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提升为遂宁市物流核心区、区域性物流枢纽、南北国际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及农产品冷链、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等专业物流集散中心、成渝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物流示范区和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

(二)城乡共同配送的构建思路

遂宁城乡物流共同配送的愿景可以概括为“搭建一个平台、打通流通障碍、整合社会资源、规范统一服务”。以资源整合和规范服务为核心,打破体制障碍,实现规范和统一。

(三)城乡共同配送措施

1.搭建城乡共同配送的平台

遂宁市物流企业超过68%都有使用信息平台,大家对平台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但是,信息不能共享的平台不会带来太多的效益。调研中得知,93%的企业愿意将企业3—5%的零散业务分享出来,参与共同配送,这样,减轻企业自身的压力和降低服务的成本。基于此目的,顺意通搭建的“天网”平台,为所有物流企业或者零散的带货客户搭建网络平台,在平台发布配送信息,附近的登记在册的车辆就可以通过抢单的方式顺便接单配送,减少了空驶和半载等的机率。

2.打通流通的障碍

目前,城市“最后一公里 ”的配送仍然存在部分难题。(1)货运配送车辆进城受限。实现城乡共同配送,需要打通流通的最后障碍,则需要和相关城管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商务部门、邮政部门、环保部门以及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等进行协调和商量,在依法、高效、环保原则下,规范快递车辆管理,逐步统一标志,对快递专用车辆在城区通行和临时停靠作业提供便利,杜绝乱收费、乱罚款及附加额外义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通行难问题。给共同配送的车辆贴上统一的标识或标志,在不影响市容市貌、城市交通的前提下,在相对规范的时间、相对规范的区域内,给配送车辆一个绿色通道。(2)充分利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闲暇时段为沿线客户进行商品配送。当货物到达相应站点后,用小型厢式货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样既可以减少物流车辆对道路的占用,也充分利用了公共资源。(3)充分利用中国邮政在各个乡村所建的邮政所,作为共同配送的集散点,为乡村配送提供便利。

3.规范统一电动车辆,节约资源和能源

据测算,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占城市交通的20%,占道路网的30%,占温室气体排放的25%,鉴于他对环境的影响,对市容市貌的影响,共同配送可以采取购置电动车,电动摩托等设备,通过电脑工具优化路线、送货司机对生态驾驶的培训、燃料消耗的监测以及获得CO2排放目标许可。这种车辆无污染、低噪音,在城市中心很受欢迎,被允许在夜间进行城市配送。

4.建立城乡共同配送寄存服务

遂宁已经建成200余座速递易等包裹寄存箱,配送人员将包裹存放于指定的电子寄存箱里,客户通过收到的提取码到指定的寄存箱内提走货物,寄存箱一般放置于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人们下班后顺便取走他们的包裹。还有另外一种配送方式,配送人员将取货单放入客户邮箱,客户凭有效证件及取货单去指定邮局或者烟草店领取包裹。此类服务最大特点是避免了由于住户不在家中导致的重复配送问题,同时简化了配送人员末端配送的流程,因此该配送的服务的成本较传统配送方式成本有所降低。对于乡村物流的配送,可以依托邮政局所建立的遍及每一个村镇的邮政所,作为配送与集货相对集中的地点,便于村民收发。■

猜你喜欢

遂宁遂宁市城乡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