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2016-12-27苏洋厦

绿色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

苏洋厦

摘要:指出了实施效益补偿是我国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长期政策。而公平、合理地分配补偿资金,对于保护生态公益林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的分配原则和影响因素入手,研究和探讨了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072-02

1 引言

生态公益林这一概念指的是生态区内十分重要或者是生态状况极差,并且是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备关键性作用的,能够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的房屋林和特殊用途林,比如退耕还林后的山地林。因为经济的发展对生态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是为了尽可能的改善日益恶劣的环境,优化人类生存空间。但公益林属于非盈利性的森林,在此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却无法及时回收,因此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效益补偿资金的问题。基于此,如何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公益林更好地发展下去,保证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的权益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的分配原则

2.1 公平性

在生态公益林经常遭受到砍伐等情况的地区中,当地公益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常会受到损失,所以对于这一情况,应及时给予补偿。在同一地区当中,相同的公益林或者是同一面积的公益林,如果受到了不合理的砍伐,并且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也应给予相同的赔偿,不应差别对待。同时,由于公益林具有生长周期长、面积大、补偿资金分配计算的成本较高等多种特点,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补偿资金的分配办法应保持不变,不可以随意改动[1]。

2.2 科学性

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分配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能随意为之,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影响到资金的合理分配。因此,在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进行分配和计算时,应当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要能够使人信服。其计算方法要符合实际情况,要选用科学规范的计算办法,其参数也应当具有规范性,使资金分配能够充分体现出科学性和公平性。此外,由于资金分配计算需要众多数据,在搜集这些数据时,要尽量控制成本。对实施成本和监测成本也应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 可操作性

补偿资金的分配还必须考虑到现实的可操作性。比如,在进行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分配时,必须要搜集一系列数据,相关人员要保证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可取得性,并实现理论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的统一。同时,在资金的计算上,要尽量简化计算步骤,不可使运算过程太过于复杂,要使计算方便可行,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计算失误,确保资金分配能够完全补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2.4 优质优价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应起到促进公益林数量和质量共同提高的作用,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公益林资金分配应体现出优质优价的原则,利用补偿资金分配提高生态林的质量等级,并按照林地的质量分为不同的层次。若林地的质量越好,则补偿资金就应当越高。如此便可以充分体现出差异性,满足不同公益林的需求。

2.5 可接受性

对公益林进行补偿资金分配,其具体实施标准和办法必须能够被当地的主管部门、林业专家以及公益林所有者所承认和接纳,才可以付诸实行。否则,分配工作就难以进行,对公益林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因此,在进行补偿资金分配的相关工作时,还必须征得有关部门、专家和所有者的同意,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满意的状态。

3 影响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标准的因素

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标准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相关因素,确保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分配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3.1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在进行生态林的补偿过程中,关键是资金方面的分配问题,资金的投入直接决定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补偿的标准需要根据国家可以投入的资金的多少进行确定。也就是说国家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公益林的发展。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挂钩。

3.2 生态公益林的质量

质量决定公益林的林性和价值。坚持按质补偿,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依据营林质量来区分公益林等级,不仅是资金补偿的重要标准,也能有效促进公益林建设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提高。明确公益林质量等级,既是营林质量的直接反映,也是称量营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标志。依据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所规定的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可以计算和确定公益林的质量等级,为资金补偿提供法律支撑。目前国内所采用的补偿方法基本上是根据公益林的面积大小确定每亩平均补偿多少金额,但没有考虑生态质量高低。生态质量的高低就是指公益林内的树木生长的多样性、自然性。人类威胁和美学造诣等方面。所以研究补偿资金标准时,主要按照每亩的价格而定,同时加入植物的生长状态。

3.3 生态公益林的位置

公益林会因为处于不同的生态位置,内部的林木分布生长、发育等会受到不同的影响。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同样会影响到生态的循环效果,对其后期的投入资金的多少,营造良好的生态效果及管理养护、抚育等方面也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3.4 公益林的类型

在中国颁布的《森林法》中,将防护林和特殊用途的林区统一划分为生态公益林。防护林中大部分都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比如农田、牧场等防护林,是西北地区特定的经济经营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既可以从择伐木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也可以从中获得农牧产品经济收益,更可以创造旅游等副业的发展收益。而特殊用途的林区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森林公园,其创造的主要的经济收益就是门票,对于自然保护区,如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禁止伐木,所以产生的收益并不大,所以对此类公益林的补偿资金分配的标准就可以按照其收益程度及用途而定。

3.5 树种和林龄因素

树种和林龄直接影响到公益林的价值。不同的树种,生态效益不同,其造林成本和采伐销售收益也不同,由于禁止采伐而造成的损失也不同。相同树种但林龄不同,抚育和保护的投入、林分蓄积量和材质、禁伐所造成的损失、生态效益等也不同。因此,珍贵树种补偿应比一般树种多些,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生态效益更强补偿也应多些,林龄长的比林龄短的补偿应多些。比如在交通便利、管护较方便、生长良好的林区可以考虑降低管护的资金,增加所有者的经济损失补偿。对已不便管护区域,则将资金重点分配到管护上,对所有者进行适量的补偿[2]。

4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标准的确定方法

4.1 采取核算的方法进行分配标准确定

核算法就是根据成本和经济损失进行核算,以确定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的分配标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验证性与客观性,因此为广大人群所接纳。依据重置成本进行运算,会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根据机会成本运算,则体现了生态公益林所有者遭受的经济损失。对于国有公益林而言,必须要充分结合其余各项因素,确立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分配标准。对于集体、个人一类的非国有的生态公益林,则要把所有者的经济损失运算作为前提,同时结合其余因素,建立起分配补偿资金的具体标准。

4.2 采取协商的方法进行分配标准确定

协商法就是通过协商而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从而拟定补偿资金的分配标准。根据协商法,生态林的补偿资金分配必须要考虑到林农的想法。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所制定的补偿方案并不是林农和政府协商出来的结果,而只是政府单方面的实施。公益林的所有者数量繁多,如果要和每一位所有者都进行协商,其工作量过大,且耗费时间太长,难以真正实现。因此,可以采取邀请所有者代表参与协商的方式,充分吸收各位代表的意见,借此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案[3]。

5 结语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仍将是今后较长时间内的重要课题。应继续加强补偿问题的探讨,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实施途径、补偿范围,为政府实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舒慧.浅谈生态公益林的补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77~79.

[2]陈 钦,刘伟平.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配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134~138.

[3]聂仰东,魏文刚,白子红,等.榆林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配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8):50.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
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价值初探
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研究
广德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策略
灵川县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