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策略*
2021-11-22张海燕
张海燕
(河南省商水县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 河南 商水 466100)
引言
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思想出现偏差,片面地认为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理解、课文背诵等教学任务重于作文教学工作,并未在作文学写作阶段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指导,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无法发现自身错误,学生通过对自身写作情况分析后,依旧无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针对教学工作的改革,语文教师要在明确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解决学生在作文写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有效地提升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1.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1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虽然在教育领域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是长久形成的填鸭式教育与影视思想并不能轻易地被改变,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不能依据作文的题目,对立意、写作思路等方面表达自身的看法,也不会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师往往会通过优秀作文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范文,但是这使得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刻意地模仿优秀作文,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思路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进而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1]。
1.2 学生没有写作思路。现阶段高中语文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没有写作思路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在良好构思的情况下完成写作工作,导致文章整体思路混乱,文章的结构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不会有较多的时间对作文的整体思路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地失去对自身写作问题的思考,只机械地进行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作文写作,进而导致学生没有写作思路问题的出现。
1.3 缺乏对事件的辩证能力。缺乏对事件的辩证能力是学生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难以突破的难题,对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限制[2]。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下,并不能根据作文写作所给出的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材料分析的思路,导致学生在接触到写作材料时不能根据教师往常的教学工作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难以正确的进行文章立意。另外,学生长期在学校中学习各科的知识,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以此使得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素材有限,导致学生没有合适各种题材的素材进行作文写作工作。
2.任务驱动型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在明确相关问题后,高中语文教师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作文教学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提升作文教学工作质量。教师在任务驱动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不要在学生作文写作前选择优秀的作文引导学生根据优秀作文的模式进行写作,而且在完成材料阅读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及时间,引导学生就命题进行讨论,以此明确立意。此外,教师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命题,进而使得学生写作能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2.2 创设情境教学。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指令性任务,使得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任务,降低教学课堂的压迫感,以此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相关任务,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教师在情境创设工作中可以充分的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升学生对相关事件的感触,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在情境教学后,在文章写作中进一步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进而提升整个文章的情感层次。例如,在确定作文题目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与之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播放,营造一定的氛围,使得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下在作文中投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3]。
2.3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素材。高中学生在写作中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紧张,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鲜少有精力关注外界事物,导致学生在写作中没有可以使用的写作素材,常常出现学生无法下手写作的情况,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造成了较大的限制。
结论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能正确的进行作文教学工作,依旧遵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实施作文教学工作,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有限,学生往往难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完善自身的写作思路,缺乏对事件的辩证能力,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任务驱动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材料,以此保证写作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