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文本翻译对译者的素养要求
——以冰雪运动为例

2021-11-22

现代英语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冰壶冰球冰雪

张 梦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近年来,很多大型冰雪赛事在中国成功举办,以及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事翻译需求增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冰雪运动作为近年来倍受欢迎的大规模体育赛事,其文本有许多体育文本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文章以冰雪运动为切入点,展开对译者自身素养的探讨研究。

二、冰雪运动英语的翻译现状

体育英语因其语言功能和文本特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有高校基于地域特点和行业需要开设冰雪体育英语课程或培训。对于冰雪运动而言,人才匮乏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作为大型体育赛事,其语言要求很强的实战性,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理论性大于实践性的问题。实战经验较少,研究与应用效率脱节,实用效果存在偏差。研究者缺少跨界去真正融入体育领域的经历,缺乏参加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体育学科实战知识的经验。冰雪体育翻译与语言研究相结合,借由语言学翻译理论实现体育文本的功能,而能够查阅到的翻译类文献又相对较少,资源零散,大数据缺乏中心化、平台化和可视化,尚未形成对冰雪运动翻译分门别类的文献资料可供研究。译者缺乏一定的综合素质,自身的发展意识不足,翻译标准尚不统一,实践进度较慢,无法满足体育产业和国际体育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相对于较为系统与成熟的文学翻译、商务翻译和科技翻译等,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翻译的认识是不够的。

三、冰雪运动英语的文本语言特点

(一)综合性

冰雪运动语言句式结构并不烦琐,但涵盖了复杂的知识脉络。例如,在Cross Country Skiing(越野滑雪)中,涉及如Biceps(肱二头肌)、Obliques(侧腹肌)、Hamstrings(后腿肌腱)等人体肌肉词汇,需要译者去理解来翻译,达到通顺连贯;涉及运动装备原理,如Ergonomics(人体工程学);生理运动医学词汇,rub some ointment(抹点药膏);百科型知识,如 concave(凹面)、convex(凸面)、mortise and tenon(榫卯)等,直观反映其文本内容综合性。

(二)文化性

体育是人类群体创造出来的有关身体活动的特殊成就,既有内隐的精神价值,又有外显的固定模式,体育即是文化。一场体育赛事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每一个体育项目背后都有其文化历史背景。如Snowboard(单板滑雪)中,其站姿分为regular(左脚在前);goofy(右脚在前),单板滑雪源于冲浪,姿势重心放于后脚,右脚在后居多,故将其称为常规动作,即regular;而goofy则来源于迪士尼动画中Goofy the Dog(高飞狗)这一卡通人物,动画中其冲浪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故得此名来形容这一姿势,沿用至今。

(三)专业性

体育文本翻译要面对赛事,而任何一场大型赛事都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大至不同的项目分类,如Figure Skating(花样滑冰);Curling(冰壶);Crosscountry skiing(越野滑雪);Bobsleigh(雪车);小至每一项目下包含的详尽项目或规则,如Gunderson method(甘德森算法);Ski Cross(障碍追逐);Free Ski Halfpipe(U型场地技巧);Big Air(大跳台);Round-robin(大循环赛制);Lutz(鲁兹,勾手跳);Loop(鲁普,后外结环);冰球中的Gordie Howe Hattrick(戈尔迪·豪帽子戏法);Forward line(锋线);花样滑冰中的Under Rotation(存周)、Edge Violation(错韧)。

文本词汇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部分含义的一一对应,同样的词汇或含义也会在不同的项目下存在差异。如Ski—滑雪,冰壶比赛中则译为“冰壶队长”;在冰球比赛中,PP(Power Play),指对方有球员被罚出场时出现的以多打少状况,人数占优队处于PP状态,而在冰壶比赛中则指开局前可使用power play的权利摆放冰壶位置;篮球比赛中的Steal(断球),即一方半途截取另一方的传球,在冰壶项目中,则译为“偷分”,即在本局中该队是先手(掷壶方)的状况下得分。

一些常见含义也有不同的对应词汇,如进球、助攻,在冰球比赛中分别译为Goal、Assist。文本中也有许多缩略语、比赛名称以及个人荣誉称号等专业术语,以冰球为例,如常见的 NHL—National Hockey League(北美职业冰球联盟);KHL—Kontinental Hockey League(大陆冰球联赛);Stanley Cup(斯坦利杯,国家冰球联盟最高奖项);Jack Adams Award(最佳教练);Hart Memorial Trophy(最有价值球员)。

(四)实践性

基于体育语言的特殊性,冰雪运动语言归根结底要基于实践来进行研究,同时其文本翻译也指导着实践。单一的文献资料无法支撑其语言的复杂性,仅仅只对堆砌的大量理论进行研究,会有失其语言功能。体育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最终目的还是为赛事服务的。文本内容跨学科性较强,为译者融入体育领域、观看体育比赛提供知识储备,具有很强的实践功能,有效的体育文本研究一定要与赛事实践相结合。对于冰雪类体育更是如此,理论与实践互为基础,加之可查阅的翻译类别文献少之又少,不同于文献丰富繁多的篮球足球等,所以对于冰雪运动的翻译更需要日常的实践积累,要具备观看比赛的能力与意识,研究学习比赛规则流程,做到看得懂比赛、跟得紧解说。

四、冰雪体育文本的译者素养

通过对冰雪运动文本语言进行总结,探究译者应需何种素质来应对考验。首先,针对其内容综合性,译者要有对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面的广度做出要求,避免在理解文本上受到局限,要求译者优秀的语言基本功和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无论是文本中的运动医学词汇,还是常识性百科型知识的长期积累,都要求译者在扎实的英汉互译基础上,了解并识别记忆不同领域的相关内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利用跨学科视角去审视文本,而不是简单生硬地通过查阅词典来拼凑句子概念,

体育即是文化,跨文化能力是一位译者必须具备的本领,面对与源语言不同的目标语受众,译者要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语言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熟知并不断学习冰雪运动项目的隐含精神、历史背景和比赛规则战术等文化信息。体育文本翻译若是简单地互译字面含义会造成信息传达的偏差。这同时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体育文本强调实践的特殊性下,提高自身学习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知识储备。同时,文本极强的专业性对译者做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译者具备对于专业术语的积累与归纳能力、对翻译标准的总结能力、对大数据的整理能力和对软件技术灵活敏捷的应用能力。例如,有高校将语料库应用纳入翻译培养计划课程中,帮助译者提升翻译质量和效率,这也对译者的协作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做出要求,针对冰雪运动而言,共同推进其翻译标准的统一,加强语料库建设,需要译者之间相互合作,为相关翻译领域提供更多可参考资料。

体育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强调实践,归于实践,要求译者具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真正的赛事译员必然要应对大型赛事,积累实战经验,了解赛事语言服务行业。而对居于多数的文本笔译翻译者而言,在没有机会去亲历体育赛事的条件下,也要满足体育英语的基本实践要求,即译者要有看得懂视频比赛的能力,要有将语言知识与体育技能知识相融合的本领,用兴趣驱动深入学习与探究。体育翻译研究不能过分偏向对书面理论的钻研,仅仅将体育英语归为语言研究的分支是不够的,脱离了实践就是脱离了其语言本身的应用功能。实践才是理解体育英语真正的突破点。

语言是思维的体现,无论是体育英语的文本笔译翻译还是赛事口译服务,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敏捷的应对能力、积极清醒的学习态度,对于每一位译者来说都至关重要。面对浩瀚的专业术语与纷繁冗杂的相关知识背景,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对翻译工作的踏实推进提供必要帮助,这也同时反映出当今高校以及赛事培训机构对于体育翻译人才的录取标准做出要求的意义所在。

五、结语

译者是语言沟通交际的桥梁。体育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不仅仅要求译者传达信息内容,也对译者各方面素质进行着考验。如何地道生动地去翻译冰雪体育文本,而非简单生硬地搬出术语,是体育文本译者需深入探究的问题。只有真正地应对考验,高质量完成翻译,才能为语言研究、赛事服务等领域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冰壶冰球冰雪
冰壶比赛中运动员疯狂擦冰为哪般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找冰壶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