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2021-11-22陈怡
陈 怡
(萍乡学院,江西 萍乡 337200)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顾名思义,一个人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指的就是这个人的最关键能力或最关键素养,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和欧盟理事会的报告中,其问世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世界性组织,围绕该名词进行了多种研究及补充,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下,现阶段人们将核心素养描述为一个人通过科学可行的办法获取的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实现人们全面发展的才能或品格。
(二)核心素养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事实证明,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成熟以后,很多教育界的理论家及实践者都以该概念为核心,对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更高的教学成果,这便是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以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体系的积极作用
研究证明,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这四个方面的水平,才能让学生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英语应用场景。但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只会以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为基准,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而这种厌烦的情绪会对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以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英语成绩不佳、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心理的情况。具体来说,以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体系建立后,教师可以将英语电影和英语动画作为英语知识的载体,使大学生能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直观了解不同英语知识的特定应用场景,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除此之外,打造出成熟的英语智慧教育体系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询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这种线上的资料搜寻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教师资料搜寻的时间,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来关注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而做到因材施教,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核心素养下大学英语智慧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是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三个关键因素,如果其中有任何一方面安排失当,都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负责人,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高校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构建出一个能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体系。下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构建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助益。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体系要求教学内容有利于英语专业大学生核心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的提高,以此为标准,在选择列入学生知识大纲的知识点时,英语智慧教学课堂的任课教师应做到:分析英语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用以英语交流的具体场景,然后将与这些场景有关的具体英语话题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同时,能够锻炼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跨文化观念。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课前预习、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学习、课后复习还是课外的知识延伸都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必须顾及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外这四个阶段,保证这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都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关键,使其有利于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意识的形成。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但是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的教学设计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课前是学生进行知识预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反之则不能利用课前时间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在进行课前阶段的教学设计时,相关的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以本单元学习重点为主要内容的导学案,而后将导学案上传到班级的线上智慧教学平台中,让学生在不能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也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完善的学习计划,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等互联网信息载体,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提高课上教学的针对性。
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来,才能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了解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交礼仪,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重利用云智慧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此过程中应做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利用手机提供的线上交流平台将需要该小组学生讨论的、具有特异性的问题以及与该问题相关的资料告知给小组成员,让他们自行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很有可能游离于课堂讨论之外,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与课堂知识无关的事情上去,这对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讨论知识的全过程都通过手机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根据不同小组成员在自主讨论中的表现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鼓励或惩戒,让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小组间的课堂讨论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免事倍功半空耗时光。
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巩固学到的知识点,加深自身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在进行该阶段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习使用线上思维导图这一重要的工具,让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各种语言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他们因碎片化英语知识点过多而陷入学习的困境。除此之外,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课后巩固的内容发送到班级共有的线上智慧教育平台上,并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以便学生能及时解决自己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查漏补缺,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水平。
课外学习中,比起教材,电影、电视剧等故事情节丰满且有趣的英语知识载体显然更受学生的青睐,在观看这些内容的过程中,他们会无意识地反复熟悉、记忆其中出现的知识点。因此,在构建英语智慧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共同的智慧教学平台上上传适合学生学习的英文电影或视频,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态下,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除此之外,英语交流能力是英语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能力,但是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的角色扮演、英语交流的时间比较有限,不足以让学生高效地提升英语交流水平,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利用线上配音平台如喜马拉雅听书等,组织学生进行配音和角色扮演,使他们拥有多元化的语言环境,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他的英语核心能力。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而言,现有的英语考评标准存在以下两种不足:第一,现阶段教师通常是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学生正常上课的次数以及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事实证明,学生期末成绩以及他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只能反映他们对英语类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反映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及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能帮助教师判断学生是否形成了成熟的英语逻辑思维、对英汉文化差异有正确的了解,因此无法帮助教师完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二,教师设置的、用以考评学生英语水平的期末考试试卷是由极少数的听力题目和大量的笔试题目形成的,而这些题目并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考评。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在建立考评机制时,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的负责人应该做到:首先,利用班级的线上智慧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他们在校内或校外开展的英语教育实践,而后将这些内容也列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评。其次,利用线上智慧教学平台跨越时间及空间的资源搜集功能,了解常见的英语应用场景,并据此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多出一些能考查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类应用题目,避免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构建英语智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移动设备及其他多媒体平台的作用。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构建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重要方面入手将教学与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核心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