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融合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11-22王丽娟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跨界计算机院校

王丽娟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跨界融合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多元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互相协作、共同创新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在跨界融合背景下,企业改造升级以创新多元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格局,而高职教育作为和企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领域,对我国的就业和民生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形势良好。

以往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新考量,正视企业、职业、岗位3个关联因素,明确当下产业状态的高职院校职业与专业的匹配性,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具有强烈的预判和超前意识,规划适应跨界融合的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1]。

1 基于跨界融合背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以往高职教育重视的是专业教育,没有意识到掌握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实际职业发展不匹配,人才与岗位的技能衔接度较低,这很明显不适应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跨界融合强调的是通过多方面跨界与融合达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要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适应并紧跟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重视人才培养规律[2-3]。

2 高职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2.1 实现计算机专业的跨界融合

由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下设专业将近20个,除了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还有近两年新增的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专业。将这些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整合,大致可以总结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发展,培养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进步,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可以从事计算机类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并能担当企业与事业单位中的技术技能型岗位的人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应紧跟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明确专业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实现计算机类专业的跨界与融合,再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形成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专业群,实现群内各个专业之间的融合共享。

2.2 实现专业课程的跨界融合

为了激发并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教育要践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方针,前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展开基础课程学习;中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选择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群,并依据市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网站、网页、应用开发、移动开发等多个专业相关的岗位课程群,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优势,规划个人的发展前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课程群并进行学习,形成核心与拓展结合的跨界融合专业模式。与此同时,为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高职院校应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院校或旁系的课程,提高自身知识框架的丰富度。

现在的计算机行业对职工的专业技术、技能、素养要求较高,高职院校除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强化学生的学习、办公自主性,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多种办公软件,能够对文字、图片进行灵活地处理或编辑,并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准确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术语。

2.3 实现师资力量的跨界融合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核心理念,也是近两年高职院校教学、育人的着力点,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构建适应跨界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创建强大的教师队伍。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高职院校师资,为跨学科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跨界融合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已经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了,为了达到学生跨界培养的标准,高职院校应在培训和引入上下功夫,为教师提供参与跨界融合相关课题的科研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跨界融合。学校也要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主动了解跨界融合的相关内容,并提高对跨界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必要性的认识。学校应鼓励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组成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并实行一系列的教育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或培养访问工程师,还要通过校外合作企业资源的引进,多角度、全方位、按流程模拟项目实训,从而训练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专业教育还是技能培训,乃至于专业精神的培育,都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或某一领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成长,还能推动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的专业化发展。

2.4 实现培养理念的跨界融合

随着跨界融合的逐渐深入,除了师资力量要达到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理念也要达到跨界融合,突破时空的限制,而跨界融合背景与互联网环境为师生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多可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计算机专业知识与课程之间的转换,加强专业知识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应擅长运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同步开展线上与线下教学,在两种教学形式之间形成有效对接。通过这种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化,能够填充和完善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教育作用,为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做良好准备,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益。

2.5 实现学生思维的跨界融合

在跨界融合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学生的跨界融合思维为基本目标,遵循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先培养思维,后形成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大数据、软件开发、系统管理等计算机资源进行适当融入,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跨界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生活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如今,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都离不了跨界融合的思维以及互联网的参与,跨界融合思维在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渗透只会更加深入,这也是新时代确保效率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身为面对新兴技术的准专业人才,更应具有跨界融合的思维,这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

2.6 实现实践平台的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的发展除了促进计算机类专业与其他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发展,还能帮助构建跨界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跨领域实践能力,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校外实习、毕业设计等多元化实践体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应依据一些政策优势,申请项目资金,争取项目支持,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提高学生在跨界融合背景下的实操能力。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一些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开发在线平台、校外实训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体会跨界融合对就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自主思考、探索自己应如何适应当下的发展局势,成为符合背景与环境的高质量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跨界融合适应能力。

3 结语

在各种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高职教育应以全方位育人作为自己的办学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基于当前的发展局势,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跨界融合落实到专业、课程、师资等多个方面,紧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中国形势,为社会发展输入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跨界计算机院校
跨界
跨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