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2021-11-22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7期
关键词:控制点测试人员

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活动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承受来自内部与外部的风险。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规避财务风险,保证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通过内部控制来协调、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而要想保障内部控制效能就要通过内部审计检查、评价内控,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能促进企业内控目标实现。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保障资产安全,确保经济资料有效性,使企业发展战略得以贯彻、实施,采取的自我约束、规划、控制等措施的总称[1]。而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管理行为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促进经济目标实现的管控行为,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管控职能[2]。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再如,对企业内部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检查、监督、评价。

从二者关系来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互依存,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而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控制措施[3]。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开展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经营管理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形成制约力,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财务行为,对经济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客观评价,确定财务决策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检验内部管理有效性,促进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使企业保持健康经营状态,规避不必要内部风险。因此,二者可相互完善,使管理控制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企业内部治理需要

二者相互融入能促进企业治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需要,更是企业治理的需要。从企业经营发展环境来看,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企业治理环境越来越复杂,难度随之增大,需要内部审计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促进企业内部治理制度的发展,从而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具体来讲,内部审计可规范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行为,准确把握各项经济活动关键点,检查、评价内部控制情况,提高经济资料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评价,为企业内部治理提供指导和导向。而内部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能使审计人员准确掌握企业具体情况,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为内部治理创造有利条件,奠定治理基础,提供可靠依据。

(二)有助于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利用审计人员检验内部控制的控制点、内控薄弱环节以及制度运行情况,便可了解到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与正确程度,客观评价制度合理性,确定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否存在无法执行或未能执行的控制点,以及未完成或不能完整的控制点。根据审计评价结果,便可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管理措施,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减少内部控制中的内外部干扰因素,制约内部控制行为,协调管理机制稳定运行,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准确掌握控制点的执行情况。实际上,很多企业管理机制不能稳定运行,管理上流于形式,管理效能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融合度不够,内部控制不能提供审计环境,审计不能制约内控。因此,加强二者的融合,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协调企业管理机制运行有重要意义。

(三)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管理决策影响企业战略发展,是企业能否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内部控制是提高管理决策正确性,避免经营管理中出现各类风险,造成决策失误,产生经济损失的关键[4]。而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是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主要作用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际上,要想使内部控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必须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并不直接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处于相对独立地位。但又时时处在各项管理活动中,能对经济活动形成制约,通过内部审计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暗箱操作,对内部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信息,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了解企业内部真实管理状态及整体经营态势,从而及时做出应有对策,保障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作用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审计环境

要想使审计功能得到发挥,对内部控制做出客观评价,必须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环境和基础。实际上,很多企业内部控制与内控审计效果不理想,难以做出客观评价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部管理环境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不科学,审计机构形同虚设,难以履行管理职能,在内控工作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制量裁空间大,制度执行力度不足,人治现象严重,制度与执行差距过大。因此,应积极完善内部管理环境,同时提高内部审计地位。具体来讲,应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并根据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以及内部控制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明确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细则与范围,从而形成制约力,约束审计人员行为,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评价、检查,使内部审计评价真实、有效,促进内部控制质量提升,为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奠定基础。

(二)准确选择审计测试方法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真实性测试。测试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内部控制效能的发挥,通过相关测试能了解到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恰当,方法是否科学,过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企业实际,能否达到预期内控目标。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缺少必要测试,导致制度与企业难以适配,各条款内容上存在衔接问题,部分内容相互矛盾,无法有效执行,难以形成制度约束力。因此,企业要选择适合的审计测试方法。具体来讲,符合性测试方面,要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对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确定控制点,明确控制环节是否确定存在,确定制度是否能够得到贯彻,是否能够顺利执行,是否与企业适配。测试目的是检验、明确相关制度执行效果和效率,确认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真实性测试则是为了找出重大缺陷的原因,进行取证、评价,对审计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制度实施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只有通过预先预测、分析,了解内控制度可操作性,了解审计标准,才能避免纸上谈兵,使内部审计具有健全性、符合性,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内容复杂,业务内容宽泛,产生的经济资料数量庞大,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都有较高要求。若审计人员自身能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经济敏感,对业务流程不熟悉,便难以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判断,进行准确的检查、监督、评价,无疑会增加审计风险。因此,为使审计职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减少人为风险因素,应积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审计团队。具体来讲,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提高要求,事先对应聘者进行能力测试,确定专业技能水平。在招聘后,要进行岗位培训,使审计人员了解业务流程,了解目前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与关键点,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而对于现有人员则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优化工作安排,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岗位适应性,使其能高效开展工作,为内控实施奠定基础。

(四)构建现代化审计模式

庞大数据量,审计分析、检查难度大,传统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更无法及时掌握内部控制情况。因此,为提高内部审计的时效性,适时掌握内部控制情况,要构建信息化的审计模式。信息技术融入能降低审计难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时效性。具体来讲,应将审计软件与企业财务系统进行数据串联,将企业内部经济资料导入审计系统进行分析和检查,从而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实际情况,为内部控制提供依据和指导,满足决策层实时监控企业经济行为的需要。此外,为强化审计效能,应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通过构建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开展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来更好地掌握企业财务数据,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效能。

结语

对现代企业来讲,经济活动需要承受来自多个方面的风险,一些风险类型甚至会导致遭受企业经济损失。做好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经济活动,制约财务管理行为至关重要。企业要通过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通过内部审计评价、监督内部控制,强化内控效能,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益。因此,企业应完善内部审计环境,准确选择审计测试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构建现代化审计模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控制点测试人员
全站仪专项功能应用小技巧
让复杂的事尽在掌控中
心理测试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浅析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跟踪导练(四)
心理小测试
测试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