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做好财务衔接工作研究
2021-11-22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
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
引言
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转化期间,单位要做好改革的准备,然后为新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本文着重地通过研究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并对事业单位在改革期间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来研究如何去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过渡。
一、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研究
(一)对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整合
在2019年1月1日之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相关的制度不能再继续实施。国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会计制度,新制度是在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修订完善,使制度内容更加全面灵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新制度主要是在原有的框架下,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转变。
(二)对现有会计核算模式创新
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应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使单位的核算方式进行变革,将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都纳入单位财务系统上。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使各类的会计信息数据相互关联,使数据信息更加完整。
(三)核算事业单位所有资产
新制度明确地规定了单位的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以确保单位对国有资产能够实现彻底的清查盘点,转变了原先资产管理模式,并丰富了单位的资产报表数据,保证单位内的资产数据账实相符,助推单位资产核算工作效率的提升,来准确地反映公司实际的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管控效率。
二、新制度与旧制度在会计核算和报表方面的差异分析
(一)核算模式不同
事业单位要重点关注预算方案编制和制定状况,但是当前使用收入实现制的核算模式已经无法对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收支状况进行正确真实反映,也给高层领导在投资决策方面带来许多的不便之处。新制度的落实需要应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种方式来开展核算,使用权责发生制,对于会计事项,应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双重分录的方式来开展平行记账,这两种核算方式要适度分离,也要相互衔接。应用平行记账核算方式,有利于财务部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分离,也能够增强单位的预算控制。新制度提出了财务资产负债计量方法,伴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单位的资本结构、资产管理也在发生变化,新制度更加侧重对现有资产价值、公允价值的计算。
(二)会计要素发生变化
单位内的会计要素包含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等五大会计要素,新制度也对单位的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地定义、界定,明确了单位的会计要素科目,而且新制度加入了收入预算、预算支出要素。新制度能够真实地将单位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并为核算人员提供真实高价值的核算数据,使现有会计核算有较强的可对比性。预算会计的要素可以直接反映出单位的预算支出内容,也能够加强预算执行状况的监督,提高单位财务管控能力。单位要注重预算执行效率,去反映出单位真实的活动状况。
(三)采用双报表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报表的编制中,需要使用新制度规定的双报表机制,来编制财务分析报告,制定预算,设计收入的新增长点。新会计制度以双报表和单位内部资金的运作作为基础,来细化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报表数据,并加强预算数据的考核。双报表与传统的财务报表有较大的区别,而且双报表内部的覆盖范围较广。通过对比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新制度优化调整收益的财务结构,并细化了报表附注的内容,完善了报表体系编制。财务报表更多的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来开展数据的核算,并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三、新会计制度实行中单位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现有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新会计制度在落实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核算模式,这就会给现有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管理压力。新制度更加详细地明确财务预算标准和计算方式,也对现有会计核算进行了重新定义,给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制度在执行之后,我国有很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处理账务数据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未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员工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还不足,在思想和技能方面,还停留在传统核算层面,未能够掌握完善的财务知识[1]。
(二)新会计制度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
新会计制度中明确地指出了对固定资产、存货、累计折旧等项目进行明确规定和细化,并且还增加了预计负债、受委托负债等相关的项目,使现有的会计核算科目,逐步地细化和完善。但是新会计制度拓宽了单位资产核算的范围,也导致会计核算的工作更加精细而且烦琐,新制度增加资产计提折旧,以实时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确保账表中的账目价值与实务资产价值相匹配,避免产生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在实际的运营工作中,会计制度改革、衔接对于单位财务管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现有财务工作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新制度能够助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新制度应用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造成新制度无法有效落实。
四、新制度实施会受到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近年,信息技术被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很多事业单位都在单位内部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来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单位要想实现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就需要使新制度与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有较高的契合度。新会计制度会转变传统核算模式,对单位内部的核算流程也带来较大的改变,扩大了核算的范围,细化核算科目。单位就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系统,新制度对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水平要求更高,单位要创新数据的处理方式。此外,在新旧制度的衔接中,也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数据信息,在衔接中应用信息的辅助系统,来获取高价值的数据,剔除无关的数据。应用信息网络的技术,来加大各业务系统与资产系统的连接,来实时实地监管资产,打通资产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报表系统和财务软件的衔接,使各个系统相互对接,数据高效流通,来提高单位资产的核算效率。当前国内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财务系统功能不完善,未能够将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核算都纳入系统平台上,这会造成新制度的落实遭受一定的阻碍[2]。
五、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研究
(一)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为了能够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内容,要保证单位新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运营状况,来整合单位资源,并给现有的财务人员开展统一的管理培训,开展知识技能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充分掌握现有新会计制度要求的内容。根据新制度内容规定编制相应的管理机制,实现新旧会计制度过渡的衔接,给员工做好充足的思想和工作准备,单位还要组织财务人员去学习新制度内容,学习新财务管理方法和相应的管理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更专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组织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开展知识交流会、座谈会,聘请外部财务专家,来单位开展财务知识讲解、设置讲座,也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去到外部交流,学习了解新制度的各类内容,以便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化、信息化的财务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财务系统。
(二)推动单位资产负债和业务范围划分
为了解决旧制度遗留下来的不良问题,要做好充足的新制度衔接工作,加大对单位资产管理执行工作的监督,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单位的资产管理机制来进行摊销。加大对固定资产折旧报废的处理,对超出期限的应收账款,应该及时对账务,进行转交认定,确保单位的资产数据得到及时的更新。并且要针对单位内账实不相匹配的现象,及时地向上级单位反馈,并找出账实不符问题的原因。严格执行上级领导发布的各类命令,并对出现的账实不符问题进行处置,提高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此外,还要求事业单位加大新会计制度执行。针对费用类科目都制定明确的规定,清晰地划分各科目的范围,确保新旧制度衔接中,可以使财务数据达到整合[3]。
(三)提升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保证新制度贯彻落实,在搭建财务系统中,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信息化水平会影响到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到单位给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单位信息化的建设要从会计核算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完善财务系统,将财务分析、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各项职能放置于系统平台上,为后期平行记账核算模式的应用,而建立信息基础。
(四)加大监督力度
新会计制度对单位财务制度编制也提出了许多要求,并且新会计制度也提高了报表编制的难度。单位要增强内部监督的力度,使财务管控与预算管理相融合。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制度的执行状况,来完善监督机制,也要对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财务控制措施来处置这些问题,以保证新制度得以高效的落实执行。
结语
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后,会推动单位内的会计核算模式产生较大的转变,单位也要积极地优化设计现有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组织职工做好新旧制度的交替衔接工作,实现会计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学习新会计制度内容,对现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