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促进初中信息有效教学的探究

2021-11-22周呈韬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技术评价

周呈韬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1.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

传统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主要依托检查课堂中作业完成情况,不仅没有新意,而且弊端很多,这种方式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因而虽然可以利用VBA、问卷星、ITools平台等工具实现快速阅卷,但最终所得到的反馈,只能来认定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信息教学中加入过程性评价势在必行,传统的考试只是静态的去反映学生们的学习,但加入过程性评价之后,动态因素可以补充其中的缺陷,更能全面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

2.多个角度探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

2.1 学生角度。学生们既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评、互评。学生自评、互评是过程性评价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学生运用评价的能力不足,导致评价的组织尤为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应该评什么、根据什么标准评价,以此为基础促进自评、互评活动顺利开展。[1]

2.1.1 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根据学生自评了解到当前知识掌握程度,在潜意识中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调节,培养反思意识,提高元认知。[2]例如在闽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使用excel的函数法和公式法,尽管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结果若是只有一个数值而没有使用对应规则,学生无法获得对应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评中对是否按规则完成任务进行客观评价。

2.1.2 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在学生自评基础上,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建立小组,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每星期定期登记分数,最终生成月学习报表,这样可以丰富评价维度,同时提升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了解信息技术。

2.2 教师角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正如斯塔费尔比姆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3]为了使评价反馈更客观,就要求教师设计评价的时候方式多样化,维度多元化。教师的评价侧重于诊断,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交流、平台收集的数据反馈、学生实际学力情况等判断不同学生学情,根据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

2.2.1 注重学术方法的指导。信息科学技术是一门应用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的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完成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要求。重视学术方法指导才能让教学评价的导向性更加明确,因此要求教师们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观念,进行创新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产生质的改变,最终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2.2.2 教学评价。在教师评价环节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作业与其他作业的横向对比,从而继续发扬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进一步强化能力。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指向性地收集相关信息,最终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整合以及判断。教师也要通过评价反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效果,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结束语

评价的作用不仅仅是聚焦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坚持评价的导向性是非常必要的,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不是去区别学生的优劣或者是进行所谓的选拔,要强调其中的过程性,更加注意的是评价的调节功能,评价一次不仅是对这一时期的反馈,更是下一时期的起点和动力。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对于学生们是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最终也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优势,通过不断收集学生们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将数据转化成具有意义的信息,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诊断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挖掘他们发展的潜力,也要对他们制定符合他们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建议,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评价的结果进行反思以及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技术评价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