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2021-11-22

读与写 2021年22期
关键词:书籍教材生活

孙 婷

(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61)

1.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小学教学

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语文课堂的积极渗透,可以教会学生积极生活,健全学生的性格发展。学生的性格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后天培养,而良好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文明和礼貌的重要性。同时,紧抓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养成良好的品格。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更高的学习效率,在生活中则表现为良好的品格。从国家层面来讲,德育教育符合国家当前教育的需要,国家需要综合人才,需要的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下一代,所以需要在小学阶段的就开始进行培养,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与自己积极交流,帮助学生一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勇敢面对,努力挑战自我,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品质。

2.让德育教育走进校园的具体实施策略

2.1 深入学习教材。教材是国家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所编撰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扩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课堂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中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适当的主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的领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文字并不能直观地让同学们感受到海岛的景色,教师可以选择展示一些图片,让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课文,同时配上音乐,让学生沉浸在课本中。

2.2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开端,同时它也是帮助教师展开德育教育的良好手段。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也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所以教师应该鼓励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高尚的灵魂。在写作课堂上,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写作不是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要联系生活,将生活融入进写作中,才能让读到文章的人设身处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学生需要增加自己的阅历,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平时,学生还可以记日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养成实事求是的品德。例如,在进行有关“正能量人物”的写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宣传一些正能量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之间针对题目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主题的看法。

2.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书本上,课堂外学生的生活也很重要。在开展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学生的课余生活。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不仅要贴合实际,而且活动的主题还要积极向上。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学习型的活动,比如读书会、辩论赛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知识。例如,某学校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主题是“传统文化”,学生在参与这类活动时,需要学生自己在赛前搜集相关资料,同时了解演讲技巧。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还对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增强了归属感和国家自豪感。

2.4 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为了扩展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社会的认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教学进度,为学生选择一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并且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阅历。在挑选书籍时候,不可以仅仅关注于书籍本身,还要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挑选书籍,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一小学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正式阅读前,教师向学生教授了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还会适当的介绍书中所包含的精神,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一个坚韧、勇敢、不怕挫折的主人公形象,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向主人公学习这些良好的品质。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与自己积极交流,帮助学生一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勇敢面对,努力挑战自我,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品质。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为小学语文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德育教育成为了新时代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让学生的眼界扩展的同时,成长为一名新时代的良好少年。此外,语文教师要学会跟随时代发展革新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

猜你喜欢

书籍教材生活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