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22陈仲党
陈仲党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古井镇大高小学 安徽 亳州 236826)
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根本就是两回事,没有太大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忽略了与写作的有机联系,没有将阅读理解中的知识升华为可以表达或写作的知识,写作教学与阅读知识互相脱离,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要坚持读写相互促进的原则,依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不断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直是独立进行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难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以至学生的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通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关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过程积累写作素材,利用写作的过程表现自身对于阅读素材的情感理解,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于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相应的情感加工,在之后的写作环节,将自身对于课文的独到理解融入写作作品当中,从而有效地丰富小学语文学习的内涵,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写作手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此外,利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协同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文阅读学习活动,并利用写作的途径进一步巩固自身对于阅读学习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达到“以读促写,以写成读”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能够切实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2.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1 利用读写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续写课文。课文续写是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文续写的主要对象集中于故事性课文的范围。在小学语文的教材范围内,包括了很多的故事性课文,小学生往往对于这些故事性课文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基于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有效把握这些故事性课文特点以及故事性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文续写,从而帮助他们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自身的写作灵感,创作出更多的优质续写故事。
2.2 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核心素养。写作是人类表现创作力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阅读水平的具体体现。读后感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一种写作训练,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想写好读后感,学生需要深入理解阅读材料,通过反复阅读强化阅读体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借鉴原文的构架与写作手法,而是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和思想,触摸到文章的本质。写作是用文字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仿写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架构和习作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3 仿写入手,积累写作素材库。句型仿写。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中的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段落仿写。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
2.4 “补白”拓展,激发思维生命力。“补白”,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补充、解释、说明与文本有关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空白点。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课文,其中有许多言未尽、意未明之处,需要教师找出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创意性拓展。例如课文《将相和》最后一段,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热情迎接。但作者并没有写他们的沟通过程,教师可以抓住这一资源,设计训练点:如果你是廉颇,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么说?
结语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