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2张海涛长春中医药大学
张海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
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是一个较为长久的战略计划,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最高水平的发挥,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给予其莫大的鼓励,通过对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培养策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使其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运动人才。加强对体育强国后备人才的专业培养,顺应了我国现阶段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的培养模式,加强对体育人才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其能够为祖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随着我国体育事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大众对运动员长久性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发展与教育,进行科学的分离,其对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使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使严峻的学训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竞技体育对人才的淘汰率较高,大量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因为长时间的体育锻炼,没有进行良好的文化课学习,所以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其在退役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竞技体育训练回归校园,使其在拥有较高的运动技能同时,还是能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使竞技运动员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人才培养渠道的多元化,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更具全面性,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才储备的短缺。
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学习和训练的矛盾突出
体育是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才能达到其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的目的,但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来看,在“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推广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运动员运动技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完成的,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的专业训练,使其在不断的训练中,总结相关的运动技巧,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越,大量的体育训练必定会使用大量的时间,这样就会使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大大缩短,而文化课的学习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就会使部分运动员无法将学习与训练,进行科学的分配,使训练、学习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冲突,不能将二者的利益进行协调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部分运动员,其是现阶段“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日常的体育训练中,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以此来应对较为繁重的体育比赛,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辅助条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文化程度不断提升,二者的利益冲突,使运动员既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其既影响了日常文化课程的学习,又错过了关键阶段的训练,降低了“体教结合”的实效性。
(二)竞技体育相关体制不够健全
针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相对来说我国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的经验较少,所以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培养策略,在借鉴他国成熟的培养模式同时,还需要结合我国体育事业的实情,制定实施性较高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力量。作为教育事业与体育事业的统一载体,学校的教育至关重要,对运动员的发展十分重要,但由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起步较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成熟,所以竞技体育体制发展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员的发展,阻碍了“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推行。不够系统的体育训练,会让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其各项潜能的发挥,不健全的竞技体育体制,会让运动员得不到专业的指导,既浪费了其大量的时间、精力,又消耗了其继续锻炼的自信心,不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竞技体育制度的不完善,使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三)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
由于对竞技体育的理解不够全面,使部分运动员对“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偏颇,其认为体育技能的不断提升,只需要大量的专项技能的训练,不需要对文化课进行学习,文化课程的学习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丝毫的联系,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完全没有学习的必要,这种错误的思维意识,会让其专项技能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文化素养较低就会对教练员的指导一知半解,使其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运动员不能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指导重点,使其发展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运动员的技能提升与文化素养,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是成正比存在的,只重视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素养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对运动员的发展极为不利。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竞技体育中轻文化课程学习的想象,普遍存在,有的运动员在比赛到来之际,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放弃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没有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会让其在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时,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在错误学习意识的指导下,对文化课重要性的认知有待提升,不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其专项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评价机制不够全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院校出现评价机制不全面的现象,在错误认知的错误引导下,导致运动员往往只重视对自身体育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条件的制约。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能够对运动员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在日常的锻炼中,更具针对性,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长时间专项训练,弥补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使自身的发展更具均衡性、全面性。全面的评价机制能够使运动员正确面对自身条件,通过对自身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劣项目,从而在以后的训练中,将自身的优势项目,进行不断的发挥,对自身的劣势项目,进行科学锻炼,使自身朝着全面型人才发展。不够全面的评价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运动员,使其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习,丧失发展目标的训练无疑在浪费时间,漫无目的的学习,会大大降低运动员的发展速度,降低了其体育训练的实效性。不全面的评价机制,会使训练、学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五)教练员的创新水平较低
要想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就需要教练员结合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学习特点,通过科学的、针对性较高的锻炼计划,进行运动员专业技能的拔高训练。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实情来看,教练员的创新水平普遍偏低,在进行日常的体能锻炼时,没有对以往陈旧的训练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运动员的发展,使其真正的体育潜能没有得到良好的挖掘,拉低了运动员的真实水平。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运动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训练模式,对运动员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错误的指导观念,导致教练员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训练成绩,对运动员的训练方法,缺少一定的科学性。作为教学指导的核心,教练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展,所以必须提升教练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对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提升训练方法的专业性,从而为运动员进行更好的学习,提供最新的指导方案,使其能科学安排自身的时间,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获得超水平的发挥。
(六)投入成本不合理
根据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投入成本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相对其他普通教育来说,投入成本较高,错误的认知导致部分运动员只重视对体育技能的培养,过度重视比赛结果,导致政府部门对竞技体育的投入较大,通过对同等资金的不同换算,其可以使同等的资金投入,拥有更高的实用价值。纵观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不计成本的追求第一,是当今竞技体育资金投入的一个弊端,我国每年拥有大量的竞技运动员,与普通的教育投入来说,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较大,使投入资金出现了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随着人们对竞技体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其人才培养成本的投入也比较关注,为了能够将“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需要提升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成本的科学性、合理性,使“体教结合”回归教育。
三、“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将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与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学习仍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所以在“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竞技体育与文化课程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提升对文化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认清文化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经济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教学思想,使运动员能够对竞技体育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充分认知,使其能够明白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使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拥有较多的学习机会,通过较高的文化素质,辅助运动员进行核心技能的高效掌握,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通过将竞技体育中适当穿插文化教育,有效缓解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中的疲惫感,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将“体教结合”的有效性,进行充分发挥。
(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完善培养体系,能够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使其制定的评价标准,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为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提供科学的训练内容,使教练员能够根据健全的培养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标准的、科学的教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日常的体能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评估,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教练员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对运动员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体育训练的科学性。教练员要通过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以此来提升体育训练的效率,通过科学的教学安排,指导运动员进行恰当的体育训练,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对运动员的身体损伤。学校可以通过提升教练业务水平的方法,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性,使其能够以较高的专业素养,为运动员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指导。
(三)提升运动员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能否进行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使其拥有较高的战略意识,学校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其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其文化水平。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根据运动员的学习特点、时间分配,为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为了有效提升运动员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联合教练员,为其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使其能够在教师的督促下,有效提升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对教学核心内容,进行不断的提炼,通过精讲式课堂,有效缩短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下教师可以对运动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进,做好课下的教学服务,使运动员在教师、教练积极态度的带动下,逐步提升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热情。
(四)不断完善综合性评价机制
学生能否进行正确的课下练习,与科学的考核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校要对以往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对考核内容、方式的不断改革,提升评价机制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使其综合实力在全面的考核制度中,得到科学、客观的体现,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教练员可以通过对运动员出勤情况、文化课堂的表现、平时训练态度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以此来提升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使学校的评价机制对运动员的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为其能够成长为一名多元化的社会型人才,提供有效服务。全面的评价机制,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各项能力,进行综合发展,有助于其端正学习态度,对各项学习都能进行正确的认知,从而能够成长为一名全能型的运动型人才。综合性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避免运动员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使其能够科学平衡训练、学习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提升教练员的创新意识
教练员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的发展。为了能够对运动员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自身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将运动员的潜能,进行不断的挖掘,通过新型的训练模式,提升运动员的参与热情,使其能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高质量的日常训练。新颖的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教练员可以多参加一些专业性的竞赛,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在进行比赛的同时,多向其他选手学习先进的训练技术,并使自身的思想,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使自身的训练方式,能够高度符合运动员的发展需求,通过观看大型的竞技比赛,提升对专业技术的分析能力,使自己始终保持不断创新的思维意识,能够根据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培养方案,为运动员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教练员要认识到自己对运动员发展的重要性,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使自己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更加贴近运动员的真实水平,通过对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其能够与运动员的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六)竞技体育成本融入教育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是祖国不断发展的希望,增加对青少年教育的成本投入,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的质量,使青少年竞技体育能够回归与教育,让体育训练回归与学校,提升青少年使其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合理分配竞技体育成本,可以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各类学校能够加强特色化建设,从而提升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更具多样化特点。通过科学的分配竞技体育投入成本,可以加强学校的立德教育,使运动员能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通过对投入成本的科学化分配,使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通过综合性教育提升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使其能够得到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使竞技体育价值更加趋向于教育,通过对体育成绩价值内涵的转变,促进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竞技体育成本的科学化分配,建立体育特色化教学,实现体育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四、总结
为了能够将运动员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只通过大量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快速、高效的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日常的锻炼中,需要将其技能掌握与文化素养,进行有机结合,将“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其在较高文化素质的帮助下,快速理解相关的运动要领,更加准确的捕捉教师传达的运动技巧,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将其运动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实现其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其成长为一名专业技能高、文化素质好的新型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