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同伴例文 激发写作兴趣
——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范文指导学生写作的实践研究
2021-11-22周黎倩
周黎倩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第四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300)
1.问题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能抄袭、套作。
上面这份中考作文要求,每个学生与语文老师一定非常熟悉。其中第三条“不得抄袭、套作”更是阅卷老师批阅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抄袭”与“套作”意味着不诚实,只能得书写分。可这一条要求也让有些同学误认为,看记别人的优美表达似乎不太有必要了,读了记了也没用,用别人的就是“抄”了。仿借会不会适得其反,得低分呢?事实上,模仿与借鉴一直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方法。如黛玉教香菱写诗,先读后仿,逐渐进步。班杜拉的社会主义学习理论提出,模仿学习一直是人类孩童习得某项技能的重要方式。一些学者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大多数老师肯定“范文”在写作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可见写作教学“仿”依旧要“仿”,“借”依旧要“借”,但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老师教得很吃力很用心,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没有太大的提高的情况,问题根源究竟在哪?笔者一度很迷惑,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明白,原来是“借”的方式与内容没有落实到位。运用恰切的方式教学生怎么“借”,“借”什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与行文水平。
2.巧“借”同伴例文,“借”而不“套”
“同伴例文”指的是从班级学生中选择的、具有代表性表达的一些文章。一般为4-6篇为宜,风格或相同或差异明显,经过修改之后能够供学生学习模仿写作的对象。广义概念上说,也包括历年的各地市的满分作文。
“借”并非直接抄袭套用他人文章,教师需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易于“借用”的亮点,模仿借鉴,有效地运动到自己的写作中,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写作技法与需要。
3.巧“借”同伴例文,找准借“点”
3.1 例文选择。例文的选择是一个前提条件,往年研究的相关课题文章经常围绕“同伴互评”“同伴反馈”进行深入探讨,而精选同伴例文也是基于此的一个变式,只是评价方式转为由外而内。例文该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 择优而选。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需有所侧重,备课组可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商议决定练的文题。训练之前精心挑选上次训练当中较好的文章进行排版,打成电子稿发放给学生阅读。选择的标准主要按照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一类卷标准选择。如:中心突出,情感真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或精美,语言生动等等,可以是综合性的美文,也可为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文章。
但如果在此次训练中,学生普遍有困惑,则通过其他方式寻找合适的例文进行展示分析,“合适”的标准基于两点:一为学生在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同伴例文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二为文章比较贴合学生的视角,短小精悍,适合模仿。
3.1.2 择适而选。“适”为合适之意,合适是基于教学需要,为了达成此次写作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例子,这篇例文可能从整篇来看并不出彩,但在某一个方面是适合的、较为别致的文章。还可以是在写作过程中有一定问题需要学生发现修改的文章,也可作为例文使用。
3.1.3 美文巧现。学生例文呈现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会一样,笔者采用的主要有两种方式:平时训练产生例文,以电子稿的方式呈现,前次作文在经过筛选修改后组合编排成讲义,在下一次写作前让学生当堂阅读,讨论交流;第二种方式,所有选作积累下来,三年编辑成册,人手一份,留作纪念,部分文章还建议学生投稿。
3.2 例文巧“借”。
3.2.1 借思变化,使情感顺畅。思路指行文的线索,它是每个人思想前进的方向、脉络、道路。写作时若思路顺畅,则文思泉涌,水到渠成。若思路不顺,则行文如挤牙膏,纯为凑字,读来味同嚼蜡。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写作时经常会出现思路不清晰的情况,常常东写一点,西写一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毫无内在逻辑,行文混乱、无趣。笔者所做,便是教他们借别人思路,行自己之文。
(1)情有梯度,注重变化。笔者发现,学生的叙事类文章,无法写得出彩生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情感变化极不自然。而优秀的文章往往会有情感变化的梯度,一步一步合理顺畅,层次鲜明。比如下面这篇例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
303 王湛
“湛,要和我们一起去走走吗?”几个同学兴奋地问道。“不……”拒绝的话还未说出口,她们就强行把我拉走了。
几位好友带着我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穿梭着。此刻我的心中是有些苦恼的,往常的我现在应该在教室里做着老师布置的中午作业,……
……
或许是受花香的影响,我一开始的苦恼已消散了大半……
我跟在同学身后慢慢走着,……欣赏着这些我所熟悉却又陌生的风景。
好像有好久没好好看过校园了。……可每次,在路经这些身边的景色时,我不是在想着快点把作业完成,就是在感慨时间的匆匆……
当我们朝着目标奔跑的时候,其实不必那么急着向前走,停下来,看一看,还有很多美景就在你的身旁。慢慢走,别错过沿途的风景。
文章由开头“不乐意”到“烦恼消失大半”再到“欣然赏景”,最后“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情感真挚,变化自然,层次清晰,不知不觉中,读者受其感染,跟随着小作者渐渐开怀。
经过这篇例文的学习,接下来现场作文大赛中,一些同学便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情感变化这个问题。比如蒋贝乐同学的《在尝试中成长》:
“小乐,快来呀,一直待在沙滩上有什么意思,水里好玩多了。”妈妈的声音从碧蓝的海水当中传来,撩动了我的心弦。……我连忙摇摇头,表示我的不情愿。(开头因不会游泳不愿尝试下水。)
突然之间,天旋地转,我猝不及防地跌进了海水之中,然后被一只手拉进了深水区,脚碰触不到任何东西,还被突如起来的浪花呛了好几口咸咸的海水,……好不容易缓了过来,定睛一看,原来刚刚拉我下水的竟然是妈妈,我略带埋怨地对妈妈说……(被妈妈强行拉下水游泳,不适加埋怨责备。)
好吧,既然妈妈这么说了,我就试着相信她,做一点尝试吧……
(妈妈严肃而又有安全感的话语,“我”开始愿意尝试。)
多次尝试之后,我总算是学会了一点点,哈,游泳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尝试后感受到喜悦。)
讲完例文的第三天,学校便开展了现场作文比赛,这篇文章“仿”的痕迹还是看得出来的,“借鉴”了前面同学展开思路的方法,并非照搬套用,加入了自己的经历思考,情感有了梯度,过渡自然,同样也能抒发真情实感,感染别人。
(2)评有抑扬,巧妙写人。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之所以感人,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技法便是“先抑后扬”。写人、事、物的过程中,如若“一赞到底”或“一贬到低”皆过于单调,无法给读者以冲击力,“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的作家强调写作中的“蓄势”。前面的曲解与嘲讽往往为后面的肯定赞美做铺垫,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上完《阿长与山海经》后,笔者指导了学生第一次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人,但可能指导方式并未到位,加上课文本身离学生相对较远,学生的习作并不是很亮眼,于是又选了这篇例文:
一个橘色的身影就在不远处,我猛按车铃,她却如没听到一般……也许是动静太大,这时她才发现了倒在地上的我,连忙放下扫把,拍拍手上的灰尘向我伸出了手,……可我却不领她的情,心里嘀咕着:我明明按了车铃,你却装作听不见,现在又对我伸出手,是什么意思啊?我避开她的手……自那以后,那位环卫工人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心里对她有了些许怨恨。
不久之后……
……
那个环卫工人没在扫地而是背对着我的方向蹲着。
……她不时伸出手抚摸着那些猫们,整个人平添了几分温柔。
后来听母亲无意间说起这个环卫工人,她,是一位聋哑人,老家在偏僻的山里,家里也没什么其他人了……我心上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沉沉的,原先的怨恨顷刻间烟消云散,涌上了莫名的歉疚。
那抹橘色的身影依旧日复一日地守在那个路口,日复一日地清扫着道路,犹如一束平凡而又亮眼的光,照亮我的生命……
704祝熔《那抹橘色的光》节选
这篇文章选材离学生较近,上学路上初遇环卫工人,不知她是聋哑人,为防止撞上她,小作者摔倒在地,心生“怨恨”;偶然机会再遇此人,发现了她的善良,虽未言明,但已逐渐转变看法;第三次听母亲说起,才知她为何不躲避“我”自行车,“心生歉疚”。小作者先抑后扬,前文的误解为后文的“赞扬”“理解”做好铺垫,使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思路流畅,情真意切。
这篇例文的呈现与解读,学生们思路明显顺畅了很多,他们纷纷选了身边人进行描摹,不乏佳作。
邻家有一个老爷爷,……但却让人感觉他整个人都是怪里怪气的。
起初,让我们感到怪的是他的服装……
他很少跟人打交道,……只要他一来,我们就全跑了,因为他怪得让我们害怕。
他的怪,还表现在他家具的摆放……
怪老头给我们吃糖,和我们对弈,带我们玩游戏,出去吃烧烤,去钓鱼,去领略世界的五彩缤纷……
怪老头虽然走了,但他的怪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永远爱着这位“怪老头”。
——704 黄涛《怪老头》
这篇习作,先写了邻家老头的“怪”,奇装异服、寡言少语、家具奇特摆设等皆让小伙伴们害怕。可经过相处发现,老头和蔼可亲,大方善良,惹人喜爱,后来离开了这群小友。黄涛同学先铺排了老头不讨喜的一面,误解顺理成章,可愈处久愈感受对方心灵美好,离开的不舍油然而生,写作此文寄托怀念。“欲扬先抑”,仿得不露痕迹,全文深切感人。
情感一波三折,写人物先抑后扬,这些技法在身边同学例文中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有效学习运用,真正化作自身所得。
3.2.2 借物喻人,使情有依托。学生在写人的文章中,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先取一个类似“我的爷爷(奶奶、爸爸或妈妈)”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题目,行文中,写上关于这位亲人的二三事,再表达对他(她)的爱。
比如笔者班里有位张浩同学初稿《我的爷爷》,扣住“怀念爷爷”写了记忆中关于爷爷的二三事,重点写了“与爷爷抢遥控器”和“爷爷去世”两件事,行文与立意中规中矩,除了“怀念”中带着“歉疚”之外,并没有更深层次挖掘;习作中“自我定位”依旧较为幼稚,停留于“大班与爷爷抢遥控器”这样的须受呵护的角色,与现实中已成初中生的定位不符。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习作中较为普遍。
在接下来训练写人写作课前,笔者先让学生读了几篇例文,其中一篇如下:
爷爷如棋
这是一颗破碎而又苍老的棋子,它的身上饱受了岁月的痕迹,就像经受寒流洗刷——既脆弱且顽强。
他也是一颗有着故事的棋子。我的爷爷特别喜欢下象棋,……
“将军!”
唉,和爷爷下棋的可不就是我吗,又输了,看来我还是学艺不精,才不到二十分钟就败下阵来,……
可这一局又一局都成了我美好的回忆,一幕又一幕的景象还历历在目。爷爷因挂念乡下的菜地,又回老家了,……
我已经好久没见过爷爷了。
……
我便邀请爷爷陪我下一盘棋,爷爷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最终我还是输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很开心,可能是又见爷爷
“宝刀未老”吧,下棋还是那么仔细,步步为营,这是不是就像走人生的道路,……
爷爷像那一颗破碎而又苍老的棋子一样渐渐老了,但又何尝不是新添了些许滋味呢!
习作将爷爷比作“一颗棋子”,借物喻人,重点怀念了“与爷爷下棋”这样一件事,“粗糙的手”“端着茶杯”“时不时喝上一口”“爬上皱纹”等细节生动形象,一个爱茶亦爱思考的苍老爷爷跃然纸上。两次下棋情感各有不同,既感怀爷爷老去,又体现自己对爷爷的心疼,结尾立意又提升至“脚踏实地”方能创造幸福,爷爷“人老思不老”这样的高度,情感丰富真挚,不失好文。课堂中我一一带着学生分析了类似的几篇例文,再布置当堂写作“身边的他”,以下是前面那位张浩同学的当堂修改之作:
爷爷泡的茶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星期六,无聊的我像往常一样听着歌,……这样的歌,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爷爷……
那年,年幼无知的我在跟着博学多才的爷爷学下棋,……他见我总是举棋不定,于是趁我专心在棋盘上的时候去泡了一壶茶。……
等举棋不定的我下好那一步棋时,爷爷已经在细细品茶了,他一脸享受的样子,看来已经沉浸在茶的美味中了……
唉,我又输了,真不甘心。……
……我问,爷爷为何爱喝茶,爷爷说这是一味好茶,好棋配好茶,万事如意,余韵悠长。那时我也知道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万事如意的,爷爷所说,无非是人就像泉水一样,你不甘甜,不清澈,泡不了好茶,成不了大器,同样茶叶不纯正,也泡不了好茶……
“爷爷泡的茶,有一种味道叫做家。陆羽泡的茶,听说名和利比不来……”我听着歌想着爷爷和他泡的茶,现在再回味,一切似乎太迟了……
这篇文章张浩同学依旧写了“我的爷爷”,但这次仿照了《爷爷如棋》的“借物喻人”的技法,抓住“茶”进行展开,怀念与爷爷下棋的往事,将“下棋”融入“喝茶”的场景。但不同与例文的是,“茶”在这篇文章中成了主体。开头段与结尾作了呼应,情感除了“怀念”之外,还借“泡茶”抒发“唯保本心方能成就”的感悟,立意深刻。这次仿作较第一次写《我的爷爷》进步很大。
除去这篇,班里还有一些同学都巧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使行文流畅,立意深刻。如庄涵同学《竹椅》:
一缕晚霞射入窄小的院子,秋风吹得树叶瑟瑟发抖,夕阳下,那院子角落的
一把微微发黄的竹椅,显得格外耀眼。
这里是二妈妈的家……
还有像其他同学的《祖父的花茶人生》《飞舞的木蝴蝶》《落叶·母亲》等文,都运用了这种写作技巧,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3.2.3 借景抒情,使情有深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无论是昔人论诗还是现在学生写作,“景语”与“情语”无法融合问题还是存在的。有些作文的景物描写,纯粹为了写景而写景,与情感分割开,无法打动别人。课本中情境交融范例有很多,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高度,借鉴起来较为困难,为此,我在学生优秀作品中做了以下梳理:
(1)开头渲染氛围。阳光透射过云层,将温暖普照大地。光晕散落在枝桠中,从树丛中泻下斑驳的暖意,小花猫正追着黄蝶,奶奶倚着木椅织着毛衣,阳光甚好。
204杨芮《曚昽暖阳中的感动》
例文抓住“温暖”这一季节与情感特征,以景引入,“阳光”“斑驳暖意”“追着黄蝶的小花猫”“倚着木椅”,所有一切,温馨美好,环境渲染了和谐动人的氛围,为下文写事抒情服务。
又是秋天,我站在窗边,听着雨拍打窗檐的声音,心中又是一片芜杂,空落落的,不禁忆起了从前,忆起了陪伴我度过整个童年的人——爷爷。
201楼一欣《飞舞的木蝴蝶》
仿作取了“秋天”,“雨打窗檐”“一片芜杂”这些场景,写出了小作者此刻对爷爷的思念,这份思念沉重而痛苦,全文的情感基调由此奠定,为后文爷爷去世做了铺垫。
(2)推动情节发展。在一个分岔路口,我停了下来,在犹豫哪一条才是正确的路,最后一蹬自行车,选择了往左边骑去。
道路两边栽着一列列不知名的树木,落叶满地,染红了道路,我不自觉地被这片美景吸引了,却没注意到前方的人,忽地向左一看,一个橘色的身影就在不远处……
104祝熔《那抹橘色的光》
例文中描写环境一句,写出了秋天“道路上”“树木整齐”“落叶满地”的美景,美丽的秋景吸引了作者的眼球,注意力一分散,为躲避路人摔倒了,情节过渡自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与此景此事相关。
我顺着马路,在拐弯的那一刹那,眼睛下意识地往前盯着那一幢泛着微黄灯光的小楼。一个黑色的身影挡住了本来应该自由散落的灯光,他伸长了脖子,左右踱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102邵一童《转角的守候》
仿作写回家路上看着“泛着微黄灯光的”家里的“小楼”,顺着景的描写看到了“外公”温暖的“守候”,景为叙事服务,为情而生,推动情节发展,使情感自然过渡。描写精彩形象,自然引起读者的共鸣。
(3)结尾以景结情。母亲眼中泛着泪光,我也终究忍不住,抱着母亲就哭,这种哭不似幼童般大声嚎啕,而是默默留下骄傲的泪水。这时,一米阳光照进窗子里,很舒服,很温暖。
202刘浙皖《脆弱后的温暖》
例文中小作者经历了失败后的站起,终于取得成功,雨过天晴,结尾“阳光照进窗子”,风和日丽,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漫步在校园中,脑海中关于六年的时光,又涌了上来,那一点一滴的记忆,到这时,我才发现有多重要,小草、大树、亭子、篮球架,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一切,也许存留的只剩这些……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天很蓝,云很白。
104钟文乐《留点记忆在心中》
仿作抒写回忆,想到了学校那些熟悉的景,一切终将消逝,但“天”依旧“很蓝”,“云”依旧“很白”,人生一段旅程的结束又是下一场旅行的开始,虽未言明,但景中有情,言尽意长。
3.2.4 借“架”立意,使情不偏离。曹雪芹提出,立意为一篇文章最“要紧”之事,是篇章的灵魂,“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新颖、集中,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总不知从何说起。刚开始,我一直以为问题出在学生没有素材,但后来实践发现,学生才思枯竭并非在于素材,而在立意。学生潜在的“素材库”的激活,先在于确定好中心与立意,而只有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明确中心。
(1)详略得当,防止离题。写作实践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刚开始总没有东西可写,为了凑够相应字数,铺垫了一堆,写着写着思路打开,发现作文已过半,再写突出主题的事件内容,一看作文纸已经写不下去了,匆匆结尾。这样的文章势必头重脚轻,中心不鲜明。
比如303班的章孝天同学的《不该错过的风景》一文,本意想写“散步偶遇路边爬山虎,感受到身边的美好”,结果先用了4个段落近300字写了“早起过程”“路上汽车鸣笛感受”等与中心不太相关的事件,“爬山虎”出场已经是文章后半部分。结果对文章重点爬山虎的美,只能轻描淡写,最后得出的感受也是莫名其妙。文章因详略安排不当,主题无法突出。
面批过程中,我针对性地给他看了几篇例文,如前面例举过的王湛同学的题材相近例文《不可错过的风景》,开头的开门见山,中间的情感变化,还提到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立意的方法。章孝天同学做了认真修改,开头进行了删除,中间加了描绘,文章进步很大。
对能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进行详写,笔墨充分,大肆铺排,反复渲染,使文章的中心突出,便于抒发情感;对与中心内容关系较小的素材,则选择略写,起到为中心服务,交代清楚即可。
(2)搭好框架,学会点题。当然,除却详略安排之外,学生很容易犯的错还在不会点题。有些学生写文章,从头到脚都不会出现文题中出现的“关键字”或“关键词的近义词”,顾左右言他,等写完之后发现自己偏题了。教师应教学生搭作文框架,开篇与结尾学会点题,做到首尾呼应,突出文章的中心。
第一种,直接点题。学生在文章首尾直接出现题目与中心的“关键词”。
例文《不该错过的风景》开头: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那条小路已很久未去涉足,记忆犹在,却已封存,温暖的乐曲犹如一把古老的钥匙,带着我重拾那片快乐而又忧伤的回忆。
结尾:再见了,家乡的小路。再见了,心上的那片不该错过的风景。
开头与结尾皆出现了关键字眼“家乡的小路”,结尾直接点明“家乡那条小路”是“我心上的那片不该错过的风景”。
仿文开头:时光飞逝,为了跟上新时代的快节奏,我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匆匆地埋头行走着,即使被绊倒,也只能努力爬起,执念地向前走,一味地向前走。
结尾:或许那份纯真已被尘封,因为我需重新踏上旅途,匆匆上路。
但每次的回首,我总能觅到失落已久的童真——那是世界上弥足珍贵的东西。
时光已逝,但人生的列车还在前行,无法待我们慢慢回忆。只望那份童真化为我们在漫漫长途中前进的力量。
103 陈书宜《觅童真》
开头暗示“童真”已逝,结尾点明不可失落“童真”,紧紧扣住题目中的“童真”与“觅”二词,立意深刻。
第二种,名文名事,升华主题。情到深处,直抒胸臆,水到渠成。可有时行文情感无法抒发,就可以通过化用名人故事的形式或引用名句的形式点题,使主题升华,让人眼前一亮。
例文:孤独,疑惑,谁能听见你心中的轻音?遥望未来,谁能与你共享眼前的精彩?弹一曲高山流水,波涛汹涌,响彻云霄,这便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情,而人生又可得几回知音。……我不知道下次能否再遇到如此肯定我认同我的“钟子期”。
杭州中考高分例文《伯牙与子期》
例文紧紧围绕话题“肯定”写了“我”与“队长”配合踢球收获成功的故事,开头借用历史上有名知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紧扣“相互肯定”话题,首位呼应,主题鲜明。
仿文:再望一望小草,看一看自己脚下的路,莞尔一笑也好,茫然无措也罢,记得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告诉我们:森林里会分出两条路,可惜不能同时去涉足,而当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必须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难以再回返。
而我也选择了自己的路。——致小草,同为自勉。
203 蔡文骏《致小草》
仿文借“小草的选择”来抒写自己的志向,坚忍不拔,心存希望。结尾借用弗罗斯特的诗歌《未选择的路》点明自己的决心,“一经选择,便会勇往直前”,升华主题,增加了可读性。
无论是文章的思路、情感,还是搭好框架、情感交融的技法,教师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例文模仿、借鉴的方式,提升写作水平。
4.巧“借”同伴例文的经验收获
4.1 巧“借”同伴例文,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老师每次精心选择与打印,对被选出当作例文的同学来说,鼓舞很大,写作的积极性瞬间提高,作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如303的张博飞、蒋贝乐,304王泓钰等同学习作都拿来当成例文品读讲评,三年的训练,他们先后在区写作评比中获奖,还有一些同学在学校现场作文大赛中取得很好成绩。
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讲作文的课往往是学生最专注的课。选择同伴例文,能唤醒学生的写作竞争意识。
4.2 巧“借”同伴例文,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类从儿童时就有模仿的天性,他们因模仿而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模仿范文,是学生由积累到内化、模仿到整合再到创造的过程。写作活动,本身便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综合呈现。学习、模仿、创新,这便是一个思维创造的过程。整个练、仿、改的过程,则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久而久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任何知识他都可以仿照这个过程去习得并加以改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被激发出来,学习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4.3 巧“借”同伴例文,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书籍是照亮人类前行的指路灯,人离开了阅读,便如同鱼离开了水源。阅读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阅读能力的获得过程;“仿”作的过程,是一个深入阅读学习别人优秀文字的过程。读别人作品,本身就可以增加知识的广度,作品本身又能呈现作者的阅读面与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感悟,学生从作品中都能领会到,这又能进一步激发同学阅读的积极性,你追我赶,在实践中不断加大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
5.结语
给学生的是一瓢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指导学生写作,对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与语文素养要求非常高,选择供学生模仿学习的“范例”,需慎之又慎,细致到位。教师尽可能做到“授之以渔”,通过不断积累强化,让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升。
实践中,“仿经典”与“仿同伴例文”二者并不矛盾,融合则效果更佳。对具备较强写作能力的同学来说,大量阅读经典与满分作文,再加以“同伴例文”的仿借,成长更快;而对于写作能力较低的同学,则更倾向于学仿“同伴例文”,可降低难度,更有实效。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范文来源与呈现时机应更多元化。这也是笔者需进一步思考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