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习语教学研究*
2021-11-22周桂林
周桂林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广东 湛江 524000)
1.引言
商务英语是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近年来,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分支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截止2015年底全国已有293所高校获批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了各方面研究,而在这些研究中较少有针对商务英语习语教学的研究。习语(Idioms)在商务英语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这些习语给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影响了学生对商务文本内容的总体掌握。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习语的教学。本文探讨了商务英语中习语的常见主题及习语背后的隐喻机制,提出了基于隐喻的商务英语习语教学建议。
2.习语
习语idio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idio”,含义为“自己的,特定的,私有的”。习语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也就是说,习语由固定的几个词语构成,在使用当中无法对这些词语进行增减或替换。习语是一种语言模块(linguistic chunks), 由固定的词语组成,但是不同于一般的词块或固定搭配,习语的语义超过字面意义的总和。习语的意义具有约定俗成性,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无法直接从字面意义获得。例如:John spilled the beans.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第一次见到spill the beans这个习语时,很难正确地理解习语的含义。虽然无法从字面直接理解习语的语义,但是研究表明习语的语义是可分析的。仍以spill the beans 为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不难理解这个习语的含义,原因在于他们能够识别出两个概念域信息的映合,这种映合能够解释习语的含义。在这个习语中,喻体为容器,本体为大脑,大脑里的想法或观点暴露如同豆子从容器中撒出来,从而产生了“泄密”的含义。习语属于语言的比喻性用法范,许多习语的字面意义是以先验的隐喻知识为理据的。习语的语义的生成和加工借助隐喻完成。对本体和喻体之间隐喻化联系的知识是理解习语语义的基础。
3.隐喻与教学
隐喻metaphor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metaphora,由词素meta和pherein构成,其意义为“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Lakoff&Johnson(1980:154)指出,隐喻的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隐喻是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一旦在两个概念域之间产生了隐喻性用法,就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Lakoff&Johnson(1992:82)还指出,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人们通过跨概念域的映射形成了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在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无处不在,它帮助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新联系,为认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方式和途径,形成了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因此,隐喻不仅仅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指出语言教学要重视培养跨文化思维能力,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跨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语言学的教学观强调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三种能力合一是学习者高水平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志。
4.商务英语习语中的常见主题及概念隐喻机制
虽然商务英语领域出现的习语数量较多,但是习语常见主题可以归为三大类:体育、游戏和战争主题,车辆与机器主题以及健康主题。以下内容将分别对每一个主题下的习语的概念隐喻机制进行分析。
4.1 体育、游戏和战争。在商务英语习语中,最常见的主题是体育、游戏和战争。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商业运作都与竞争有关,因此人们谈及有关商业竞争时,都会选择人类活动中涉及成败、胜负的表达方式。公司与其对手竞争,从而成为其领域内最好的和最成功的公司,就像运动员为了赢得比赛而互相竞争一样。如果竞争激烈,对手企业被视为你死我活的敌对国家或军队。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被描绘成制定策略、指挥作战、打击敌人或鼓励部队的队长或将军。在一则报道有关超市之间的竞争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Britain’s two biggest supermarkets are playing for high stakes in their battle to control the nation’s shopping trolleys. 该句中,play for high stakes 原本描述人为某项比赛而下赌注,在这里用来描述超市为赢得竞争的成功而冒着花费巨资的风险。
4.2 车辆与机器。商务英语习语中另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是与汽车和机器有关的说法。同样,使用这些形象似乎十分自然。像许多机器一样,企业是由多种不同的部件组成的复杂事物,这些部件必须同时正常地运转。企业必须向前发展才能生存,这种运动方式就正好是车辆的关键特征。例如在一段描述火车部件制造商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Troubled train parts manufacturer Railparts is back on track. The 一句中,back on track 原本描述火车再次回到轨道上,在这里描述Railparts公司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业务步入正轨。在这段文字里,作者使用了好几个与汽车和机械有关的习语来描述那家公司面临的问题和复苏情况。当公司出现问题时,就像因事故而脱离轨道的火车,又像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年颠簸前行的汽车,其活动会突然停止 —当火车撞到了铁路线末端的障碍物。生产停顿,就像机器停止运转或车辆停止移动。现在已经复苏,又步入了正轨。企业领袖经常被描述为飞行员或司机,引导并控制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团队就坐在驾驶座位上,牢牢把握方向。
4.3 健康。健康主题也是商业英语习语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人们经常把企业、行业或经济比喻为处于某种健康状态的生物。其境况就像人的健康一样可以有所改善或恶化,经常需要进行特定的治疗方能恢复健康。下列例子就是用了健康的主题。
We are a leaner, fitter business than we were a year ago. 该句中,leaner, fitter通常用来形容人体健康苗条,而这里则用来形容公司在结构上更加精简。又如,在The airline is seeking an injection of funds from shareholders一句中, injection 通常指人体或动物所注射的针剂,这里描述公司需要注入资金,就好像人体需要注射针剂。
以上的分析表明,商务英语习语多是通过概念隐喻的方式来描述商务主体或活动。对习语的正确理解是以能够认知习语所蕴含的概念隐喻为基础的。
5. 教学启示
长期以来,在习语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习语的含义,而不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习语背后的隐喻过程。这种做法对习语语义的认知理据性重视不足,导致学生仅仅是机械记忆给定的习语的意义,不能认识到习语所蕴含的隐喻机制,增加了记忆负担。且对于新遇到的习语,无法从隐喻机制的角度推理习语的意义,导致习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习语的隐喻性,分析习语的隐喻机制,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以隐喻能力提升促进习语学习效率。
另外,商务英语习语数量众多,如果采取逐一教学的方式,未免效率低下,因此如果能够对较常出现的习语从主题上进行分类,可以提供教学效率。本文总结了商务英语习语常见的三大类主题,但是实际存在的习语种类远不止于此,需要教师在教研中不断地总结,以更好地教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