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分析*
2021-11-22吴中华
吴中华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00)
1.引言
课程思政是当前院校对学生进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贯彻国家在思政方面重要举措的有力措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培养新能源汽车的专业人才,需要高校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于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社会岗位的认知已初步形成,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掌握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还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为我国培养制造业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特点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 《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特点。《新能源汽车基础》是一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知识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1]。通过这门课,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学生通过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状况、车用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的相关知识以及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等相关新能源汽车内容,可以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重要性日渐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在高校中重要性日益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在学生掌握较高的职业技术水平后,可以在毕业时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拥有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工作时具有团队精神与吃苦耐劳精神,在遇到困难时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在工作时严格遵守工作规范,对相关工作文件了解清楚,并熟练掌握常规操作流程。
2.2 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现在高职生的社会经验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领导指出了思政理论和专业教学同步推进的重要性,并指出课堂教学应作为思政教学的主渠道。教育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专业课要承担起育人功能,需在教学中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挖掘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新时代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未来建设主力军的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有一些价值引导,网络世界给学生造成了“价值无根性”,防止“价值无根性”对学生造成侵害,使学生回归到本分,克服学习无动力等消极心理,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内在支持[3]。
3.高职《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措施
由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相对复杂和全面,在课程思政教学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联系,通过课堂探讨对课堂内容有更加清楚的认知与了解,并积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3.1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教学牵引、教学问答、教学讨论、教学总结四个环节。教师结合《新能源汽车基础》的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问题相互结合[4],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思政内容,学生可以在讨论时提出问题,并相互给予答案,教师在其中起到评价和牵引的作用。每个环节均可以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可以自告奋勇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讲解,并根据PPT与思政话题相互结合。也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课堂上的讨论氛围,使整个教学充满活力。尤其在总结环节时教师在总结前首先应该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鼓励,让学生了解到课堂的趣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3.2 将思政内容渗透到理论课堂。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已渗透方式为主,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种[5]。首先是在各个环节深度挖掘与《新能源汽车基础》理论知识的相关思政元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其次思政理论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反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对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有独立的思考,对因果逻辑和整体局部关系等方面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根据相关课程对这些进行思辨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3 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行教学。由于新能源汽车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经营业务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相关资料整理时,需要在课堂教案中融入新的理论方面,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向学生讲授优秀案例,向学生介绍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内容[6]。同时,学生需要将新能源相关政策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有大致的了解,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转型升级与制造进行关联性学习,使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引导学生对未来做人生规划。
3.4 将思政元素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在课程实训项目中积极地挖掘运用与课程相关的德育元素,如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独立高效、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安全意识等,实现科学与价值、知识与思想的无缝对接。在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中要引入教师、学生、实训企业或岗位的思政元素的评价,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专业思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考核。
3.5 建立职业导师制度。通过职业导师对学生“一对一”的从思想品德、职业规划、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实践能力。指引并协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寻求最佳职业发展方向,力所能及为学生推荐就业和实习机会,成为学生踏足社会的引路人。
4.高职《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执行这些方案时需要结合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并根据新的思政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参与情况、接受情况与讨论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学生在每一节课的训练结果有一个具体的评价。从整体上看,教学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成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的主导人。其次,改变以往课堂模式的教学方式,满足新时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社交需求,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有更加清楚的认知与了解。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的知识结构有更加清楚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理论当中的思辨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根据同一思政主题或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使学生摆脱感性理解,真正做到理性认识,对课程思政有更加清楚的认知与了解,避免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拒绝化现象。与此同时,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职业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养成健全的自身人格,塑造完善的职业必备素养。
5.高职《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进
从整体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思政实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突出的学生主体地位之后,也容易造成专业教学片面化的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当中相互讨论课堂之外的知识,导致思政教学知识碎片化,学生没有整体清晰的认识。在改进时需要调整教师的教学比例,增加根据相关内容的进行详细解说。突出数据在课堂当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用事实论证,使学生更加客观的接受思政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现有基础上需要提高教师的认知偏差与知识结构上的欠缺。现阶段广泛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能够较好地实现德育教育,但理工类课程的思政较差,认知偏差是教师难以完成思政教学任务的主要原因。教师本身对课程思政知识结构了解不全面,导致不能更好的掌握思政内容并将其传授给学生。所以现阶段需要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形成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体系。通过文件约束、氛围促进、进修培训、优秀案例共享等方式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实现教育和思政教学相互统一。使教师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课程与思政二者之间的互动性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思政知识结构、内容理解更加清晰,更加明确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性以及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政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对思政知识内容了解更加透彻。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院校培养汽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有助于寻找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行课程设计,将课程内容作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注重对教学意识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采取融合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了解当下热门的思政元素。通过改进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