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暮伴君相期终始

2021-11-21胡建君

读者欣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簪花香囊

胡建君

莲花玉佩 清

白玉镂雕凤凰坠佩宋 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发现,中国迄今最原始的佩饰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它们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坠﹑小石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有些还用赤铁矿精心染了红色。这些饰物经过原始人类审美眼光的挑选和简单加工,被敬奉于天地,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低硬度的用料、随形的简单加工形式,以及相似形状的重复组合,使得饰品整体光滑、规则、小巧、有节奏感,彰显了人类最初的审美,以及和茫茫天地自然的对话。

原始时期的佩饰以项饰和腰饰为主,用于人体美化、自我炫示以及吸引异性,并带着巫术祈祷的概念。人们将动物的毛皮、牙齿、骨骼穿戴在男性身上以求收获与平安;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串挂在女性身上以祈求子孙繁衍。在欧洲也有原始佩饰被发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考古学家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发现了指环、饰针等饰物。在米诺斯壁画中也出现了贵妇以发带束额的形象,长长的几缕头发则用宝珠和玉石穿起并拧成发络,既美观又实用,显现出精致与平衡之美。

金镶宝石蜻蜓簪清 故宫博物院藏

佩饰乃随身或贴身之物,也成为有情人之间的信物。睹物思人,只盼朝暮伴君,相期终始。《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有“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的描写。《释名》曰:“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珠、有玉、有容刀、有帨巾、有觿之属也。”这都表明之前的佩饰常以琳琅满目的组佩形式出现,有情人分开之时,“解佩分袂”,只待不日重逢。西汉刘向的《列仙传·江妃二女》中,郑交甫与江妃二女分开时“请子之佩”,二女便解下玉佩给他,“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回头间仙子却早已不见,一切宛如梦幻泡影。

乾隆帝妃古装像 绢本设色 101×97.2cm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的古代佩饰兼实用功能,伴随着日升月落的每一天,合心称手,宛如旧人。

簪钗与耳挖

簪始称为“笄”,是最早的一种实用性发具。先民渔猎穴居的年代,人们便已懂得束盘长发。李渔说:“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簪钗贴近于身体发肤,与人朝夕耳鬓厮磨,温润可爱,而其整体形制,又像是决绝的利器,有种“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浓情缱绻与冷艳痴绝。

温情之处,比如《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一次随手取下李夫人的玉簪用来搔头,这便是簪子又名“搔头”的由来,充满肌肤相亲的爱意。冷厉之处,只见《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写到,坠儿偷了平儿的金镯子,正在生病的晴雯觉得丢人,“向枕边拿起一丈青来,向他手上乱戳”。

“一丈青”的名字形象动人,长而俏,也有说是由毒蛇名字而来,指的是一种耳挖形发簪。清代诗集《邗江三百吟》中提到“一丈青”:“斜簪雅鬓雀生角,低亚云鬟星有芒。侍婢若来蛮互触,檀郎猝遇戒其伤。”说明“一丈青”既用来簪发美发,闲时又可用其挖耳自娱,还能防身应急,显示出古人可爱而实用的生活美学。考之史料,唐代还流行过一种铜制的耳挖簪,非常实用,一边是耳挖,另一边则是镊子,或用作耳镊,或用于修理眉毛。簪于发间,便有了“宝镊间珠花,分明靓妆点”的佳话。

金镶宝石桃蝠簪 清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珠花蝶耳挖钗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耳挖簪的源流众说不一,而从遗存的实物来看,应是从元代以后开始大量出现。耳挖簪有单头的,也有双头的,材质与形制多样,往往中间部分錾刻有精美的花果图案。清代是耳挖簪款式最为多样的时代,可以点缀花鸟虫鱼等组件,也可以装饰流苏,或接续弹簧细丝。这样,一方面可让女子走动时显得风姿绰约,一方面也时时提醒女子放慢步子,不要大步流星,表达出古代端庄而矜持的日常审美,一如岁月静好。

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笄不独女子之饰,古男子皆戴之。”可见古代男子亦普遍使用发簪。以明代为例,明代男子皆束发绾髻,因此发簪是各阶层男士必不可少的用来固发的首饰。男簪的种类与样式大都见于女簪,但在形制与题材上更偏于男性审美。比如有比德意义的“岁寒三友”题材,尤其是劲节棱棱的竹,很适合用来装饰男簪。

男性的發簪更注重一物多用,充分体现了器用合一、器以载道的美学思想。男簪大多比较厚实,遇到特殊情况,还能充作货币应急。《金瓶梅》中把耳挖簪称为“耳翰儿”,应伯爵等人宴请西门庆,临时从头上拔了银耳挖簪子抵作酒钱。徐霞客的《楚游日记》里记载,他在湘江遇强盗而堕水,获救后周身无一物,仅发髻中尚有银耳挖一件,便用之酬谢馈赠衣物的戴姓客人。

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佩簪插花、气定神闲的贵族女子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浮生六记》卷四中描写花船鸨儿的装扮:“鸨儿呼为‘梳头婆,头用银丝为架,高约四寸许,空其中而蟠发于外,以长耳挖插一朵花于鬂……”簪花的长耳挖簪旁逸斜出,颇添几许风情。

而古时男子亦簪花,或用时令鲜花,或用金银、绸绢等制成假花插于发髻或发冠,所簪之花样式繁多,常有茱萸、木槿、蔷薇、梅花、杏花、棠梨、茉莉、牡丹、菊花等。《水浒传》里描写梁山好汉在头上簪花的情景着实不少。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记有一件奇事,扬州太守韩琦在自家发现一株枝开四朵的芍药,每朵花瓣中间都嵌有金线。他便邀请王安石、王珪、陈升之前来饮酒赏花,每人各簪一枝。四人后来先后拜相,芍药也因此被称为“花相”,这便是“四相簪花”典故的由来,寄托了男性的优雅情致和世俗理想。

升庵簪花图 绢本设色 143.5×61.5cm 明 陈洪绶 故宫博物院藏

压襟与蹀躞

压襟又名“ 饰件儿”,可理解为“压住衣襟之物”,自唐代出现,盛行于明清时期,古人将之作为衣襟佩饰,既可令肥阔的衣物平顺,也能体现出人的仪态美。人们走路时,压襟上的坠饰相互碰触,发出轻柔悦耳的细碎声响,可谓声情并茂、活色生香。压襟上端一般以链子系在胸口的扣子上,中间部分用金银、翡翠、玛瑙等制成,并雕琢成蝉、蝙蝠、牡丹、如意、云雀等形状,饱含吉祥美好的寓意。

压襟下端往往以银链缀着微型的刀枪剑戟、镊子、牙签、耳挖、粉盒等小件儿。孙机先生曾撰文《三事儿》,说的就是明人配饰的一个经典组合—耳勺、镊子、牙签,都是小而细长、随身常用之物。有的压襟还会在上面增加一枚筒状物,提溜起来那些小件儿收拢在筒中,更为精巧便携。明代王士琦墓出土的仕女纹金饰件,整体样式就是手捧寿桃、身着右衽长衣的仕女,该压襟内部中空,可收拢耳挖和牙签。“饰件儿”类饰物常垂挂在胸前,又名“坠胸”或“坠领”,也有系在汗巾一角或收在袖子里的,《金瓶梅》中亦有描述。明代徐蕃夫妇墓也出土过系有银索的汗巾,银索另一端拴有一根银牙签。

老银烧蓝压襟 英国伯明翰博物馆藏

金镶宝玎珰七事 明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仕女纹金饰件 明 浙江省博物馆藏

压襟的存在,可以和另一种实用佩饰“蹀躞”相关联。影片《刺客聂隐娘》中,女主角聂隐娘初次出场时,身着黑色长袍,脚蹬皮靴,腰间佩挂有垂带的腰饰便为“蹀躞”,颇具气场和时尚感。在昭陵唐墓壁画中,蹀躞是出现较为普遍的唐人佩饰。唐太宗外甥女段简璧墓出土的《三仕女图》和新城公主墓出土的《二女侍图》中,那些男装仕女均腰束革带,革带上佩有蹀躞带。

蹀躞的流行,归功于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当时人们觉得胡人的腰带颇有特色,佩戴起来显得英姿飒爽,遂引入中原地区。蹀躞带上通常挂有算袋、砺石、佩刀、针筒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精致的古人又在上面附加了许多小环或小钩,便于将各种常用小物件隨身携带。可以想见,浪迹江湖的大侠将酒壶、笛子和宝剑用蹀躞带固定在腰间,亦酒亦歌,又飒又酷,可谓豪气冲天。

孝贞显皇后像 绢本设色 169.5×90.3cm 清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朝廷曾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来区别官品权位。开元以后,又立新规,一般官吏不再佩挂蹀躞带。但在民间,特别在妇女中间,蹀躞带更为流行。唐代女子心态自由开放,喜着男装,腰佩蹀躞带,重在装饰和渲染气场。宋代张枢的《谒金门》词云:“重整金泥蹀躞。红皱石榴裙褶。”

香囊与鱼袋

香囊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郑玄注:“容臭,香物也。”可知佩戴香囊在当时是一种日常礼仪。屈原在《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之句,是说把装满香草的香包带在身上。贴身的香囊因为带着特别的香气和缱绻的情思,被恋人们当作礼物相互赠送。繁钦的《定情诗》曰:“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在《红楼梦》中,黛玉送的香囊总被宝玉贴身戴着。那随身携带的香囊,是一份“寤寐思服”的心意,而“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的离别之际,更令有情人黯然销魂。

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绢本设色 27.8×125.1cm 五代 李赞华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用香之风由来已久。相传轩辕黄帝曾燃烧“沉榆之香”,利用香药消毒。古人也常以艾蒿等香气浓郁的芳香植物作为熏料。所谓“烧柏子香读周易,滴荷花露写唐诗”,在一室之内亦可冥想“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的情致。唐代的香熏球也是香囊的一种,用于随身佩戴或在室内熏蒸衣物、被褥,还可以取暖。令人惊叹的是,它体现了唐代的“黑科技”,无论球体如何滚动,在机环和香盂重力的双重作用下,囊中香料绝不会倾覆,因此可作被中香囊使用。而在欧美,发现这一陀螺仪原理远在1000多年之后,后来陀螺仪原理更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从蜀地返回长安,十分思念杨玉环,密令高力士开墓改葬。据说贵妃“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她身上佩戴的香囊,应该就是类似于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人浪漫,随身的香囊、荷包皆名目繁多。杜牧的《过勤政楼》诗云:“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承露囊也是一种荷包,由眼明囊演变而来。古俗农历八月初一凌晨,女子以彩帛之囊盛装花木上的露水,相传以此洗眼,可使人耳聪目明。百官敬献“承露囊”被隐喻为沐浴皇恩。民间亦将之用作腰间佩饰并用来收纳杂物,可见其也是唯美兼实用的典范作品。

段簡璧墓出土的《三仕女图》壁画 唐

另外,还有一种官员的随身佩饰“鱼袋”。从《新唐书·车服志》所载可知,自高宗始,五品以上官员开始佩鱼袋,出现“佩鱼者众矣”的局面,鱼袋逐渐演变成为官员身份等级的象征。而唐代妇女的服饰使用一般都遵循“妇人从夫色”的穿戴原则,常在钗首处饰以精美的鱼形,从而与男性官员的鱼袋相辉映,同样是一种身份与荣耀的象征,也是夫唱妇随的爱情见证。韩愈《示儿》诗称:“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唐朝低级官员出使外国时,甚至借用高级官员的紫金鱼袋抬高身份,谓之“借紫”。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 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白玉雕龙纹香囊 清

步辇图(局部) 唐 阎立本 故宫博物院藏

剔红仙人图印笼

还有一种文雅的随身佩饰“印笼”,是香囊与鱼袋内涵的扩展。印笼主要用来放置印章,以便随身携带。印笼传入日本后大受欢迎,除放置印章之外,还用来盛放药片等细碎之物。到了武士道盛行的江户时代,印笼逐渐成为男士居家出行的必备装饰物,也被视为富裕身份和贵族地位的象征。

人与物的相逢,就像人与人的相逢,都是和合而生的因缘际会。往事风流云散,而旧物长存,千秋万载,一如初见。

猜你喜欢

簪花香囊
趣话香囊的文化意蕴
浅析古代男性簪花风俗
TREASURE TRAIL
簪花犹且强年少
浅论宋朝簪花之风尚
宋代走俏“花美男”
端午香囊飘香,中医香佩疗法你知道吗?(附上海三甲医院端午节门急诊安排)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仲夏巧手做香囊
避暑香囊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