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给《读者欣赏》创刊20周年

2021-11-21

读者欣赏 2021年11期
关键词:愁滋味编辑部杂志

一份好的杂志大体有五个标志:准确的定位、深邃的内涵、上乘的品质、忠实的读者和优秀的编辑。

1999年,我还在主持《读者》杂志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在祝贺《读者》获中国期刊大奖的时机,鼓励我们再办一份杂志。于是我们提出了创办《读者欣赏》的申报,并很快得到批准。2000年是世纪之交,由于年龄原因,我从《读者》杂志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主动接受了创办《读者欣赏》的任务。一个人在办公室捣鼓,主要两件事:一是做一份试刊;二是组建编辑部。

杂志的定位是:大众艺术类的印刷精美的小众高端刊物,目标是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日益进步的时代提升国民的艺术素质水平。因为《读者》走真善美的路,作为它的子刊就要演绎这些精髓。《读者欣赏》将美拓展开来。在选试刊号的封面时,我选了好几种方案,其中有一个是齐白石的一幅小品的局部,算盘、油灯、鼠崽,表现一种中国式的情调;另一幅是波提切利的《春》,春之神的面孔是一种西方人对美好的憧憬。刊名题字中“读者”二字直接移用它的母刊《读者》,“欣赏”二字则是古字帖的选字,出处皆赫赫有名。

编辑们也陆续到位,文字编辑有王光辉、蒲安应、唐晓铃,美术编辑有王铁军、李伟杰。应届毕业的学美术的郭佳美適时加入,编辑团队可谓强悍精干。经过一番努力,2001年开春,《读者欣赏》正式面世。创刊号的封面是波提切利的《春》。我有幸和他们共事,大家一起坐在大办公室里,其乐融融。2004年,我在退休年龄达到之前,被聘为甘肃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方才离开《读者欣赏》杂志。

而后又有王先孟、祁莲、杨琳、李秀娟、苏保瑞、杨楠等编辑加盟,编辑部人员虽有所变动,但一直保持在七八个人左右,杂志的隶属也有变化。我于2012年退休。尽管如此,直到今天,我和《读者欣赏》的同事们逢年过节总有聚会,除特殊情况,竟无一年遗漏。所以我至今仍然觉得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

前几天,郭佳美发微信给我说,《读者欣赏》正在准备20周年纪念刊,约我写一段文字。这才恍然得知这份杂志已有20年刊龄。想起它的诞生,犹若昨天。感谢杂志编辑部的“80后”“90后”“00后”们,你们在自媒体泛滥如潮、纸质媒体式微自保的时代,竟然能坚持下来,将这支弘扬人类文明艺术的小小火炬次第传递下来,不得不对你们的敬业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到开头的那句话,一份优秀杂志的几大特质,你们几乎都在实践中。办优秀的杂志,才能对得起忠实的读者,这正是办刊人的初衷。忽然想到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陇上已是深秋,抗疫仍在继续,虽然目前我不在兰州,心头百般滋味,总是关情,再次送上亲人般的祝福:加油!加油!

猜你喜欢

愁滋味编辑部杂志
微语录
赵显朴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杂志收纳碗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写作需要技巧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