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

2021-11-21朱慧锋

读与写 2021年34期
关键词:国学融合语文

朱慧锋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第二小学 浙江 仙居 317300)

引言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国学经典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但是,从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形式化、片面化问题严重,不仅难以发挥出国学经典的有效价值,而且还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借助国学经典增强小学语文的文化价值,以此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为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1.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经典汇聚了各个领域的精粹文化,凝聚了优秀学者的价值观念,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蕴含着民族信仰,只有将其传承与弘扬,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建立弘扬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实现国学经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贯穿于每个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优势决定了国学经典与之融合的必然性。此外,语文课堂能够成为国学经典教育的永久性阵地,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才能将国学经典永远传承下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1]

1.2 有助于完善语文教学体系

1.2.1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国学经典的融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在拓展语文教学范围的同时,也能均衡现代文学教育与传统文学教育的比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内容来看,现代文学教育素材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传统文学教育素材的比重较小,这种教学结构虽然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但是却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国学经典的融入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传统文学教育的比重,从而起到优化语文教学结构的作用。

1.2.2 从教学形式上来讲,国学经典的融入能够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均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2]相较于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且实践机会更多。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不仅有助于优化语文教学体系,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这对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实际上,实现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小学生。一方面,二者的融合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与优秀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从而为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二者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价值,促使德育教育也能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展开,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最终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进而履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

2.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策略

2.1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亲近国学的条件。相较于现代文学,国学经典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表达上,都与小学生有着一定的距离,如果仅凭机械式的讲解,势必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最终将会挫伤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国学经典教育,从情境创设入手,借助语文教学优势弥补国学经典教育的不足,再通过国学经典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达到二者融合发展的目的。[3]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的文字或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也可以建立“国学经典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国学经典读物,以此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亲近国学的条件。比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捐赠一本或几本国学经典读物,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诵读,促使国学经典能够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从而拉近国学经典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立足于语文课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国学经典转化为动态资源,争取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统编版教材《伯牙鼓琴》为例,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开展教学活动,将相关的视频制作成微课,并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待学生掌握了其主旨后,教师可以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入手,向学生介绍一些春秋时期的国学经典,比如《春秋繁露·国学经典》等,这样不仅能够延伸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探究需求,最终实现了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2.2 选择合理国学经典,为学生提供诵读国学的空间。对于小学生来说,诵读是学习国学经典的最佳方式,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内在魅力,而且还能形成熟悉的语感,这对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极为有利的。[4]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并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诵读国学经典的机会与空间,以此实现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有效价值,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一般来讲,在课堂导入环节融入国学经典效果最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国学经典,争取在实现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同时,也能获得巨大的教学效益。以统编版教材《长歌行》为例,这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其他汉乐府诗进行诵读,比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并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从而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汉乐府诗的特点,而且还会对《长歌行》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促进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2.3 评讲演绎历史故事,为学生提供拥抱国学的契机。实际上,统编版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国学经典,这无疑为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国学经典资源的优势,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增强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从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涵盖了许多历史故事,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评讲、演绎历史故事的机会,引导学生将个人观点阐述出来,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明确是非对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拥抱国学的契机。[5]以统编版教材《扁鹊治病》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小组成员“撰写”剧本,然后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还原散文内容,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表达出来,并对历史故事加以点评,从而将国学经典的价值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演绎和评讲,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国学经典的实质内涵,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最终实现了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4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感悟国学的机会。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着眼于国学经典教育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拓展国学经典的学习范围,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以统编版教材《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读比赛”,让学生搜集一些边塞诗、爱国诗,通过比赛的形式体会诗词文化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先天优势,在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主动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语文课堂作为国学经典教育的“阵地”,积极探索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以便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国学经典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内容,还有许多方法等待着广大教师去探索与发现,我们只有切实做到勇于创新、坚持不懈,才能拓展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国学融合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