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1-11-21张万林
张万林
(淮北市翠峰小学,安徽 淮北 23500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育人体系的基础学科,其教学价值凸显。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帮助。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在室外进行,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小学生层面、体育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学校要认识到伤害事故预防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措施应对伤害事故,进而保证小学生的安全。
1 小学体育教学中预防伤害事故的意义
1.1 缓解家校矛盾
当代小学生成长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下,从小受到家长的宠爱,在学校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容易导致家长和学校之间出现矛盾冲突,导致家长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
1.2 维护小学生健康
小学生 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建设的未来希望。如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会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加强伤害事故的预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1.3 推动体育学科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体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改革也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预防伤害事故,能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从而满足小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需求,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2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小学生层面
小学生自身是诱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调皮、多动、好胜心强,在体育运动中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出现面红耳赤、咳嗽、大喘、大汗淋漓等情况,如果没有对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节制,则容易诱发伤害事故;第二,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不愿意遵守纪律,在体育运动中小学生如果没有听从体育教师的指挥,冒失或者盲目的运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第三,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出现紧张情况,进而诱发伤害事故。
2.2 体育教师层面
体育教师层面诱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体育教师缺乏事故预判能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较松散和随意,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器材设施进行故障排查,没有检查小学生的穿着和饰品,导致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极易发生伤害事故。第二,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不高。体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但是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部分体育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教师岗位,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对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没有进行系统学习,且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小学生身心情况,导致在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第三,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尤其是体育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具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脱岗甚至不到岗的情况,导致小学体育课堂纪律混乱,没有关注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3 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诱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小学生隐性疾病缺乏重视。当前小学生体质整体水平较低,在体育运动中频繁发生猝死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病、心脏病、运动超负荷等。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健康情况区别对待。当前一些学校没有重视小学生的隐性疾病,也没有建立小学生健康档案,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二,没有对伤害事故进行及时总结分析,导致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体育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设施设备是硬件支撑,但当前受经费投入受限、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篮球架没有有效固定,在小学生打球中容易发生篮球架翻倒情况,对小学生造成身体伤害。
3 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应对策略
3.1 小学生层面应对策略
第一,控制体育课堂运动量。体育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运动量进行科学控制,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健康情况,如果小学生出现咳嗽等严重情况时,要立即终止体育运动。第二,严格把控课堂纪律。所有小学生都要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参与体育运动,如果发现小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或者不听从体育教师指挥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及时管教和制止,尤其对于一些对抗性或者竞技类运动,体育教师要做好课堂纪律的维护工作,在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的基础上,规避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第三,强化小学生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心理教育,锻炼小学生的心理承担能力和抗压能力,使其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体育学习。如果发现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紧张心理,教师要及时干预和引导,避免由于心理问题而诱发伤害事故。第四,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针对当前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的情况,学校要注重加强安全教育,促使小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危险性,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护自我不受伤害。
3.2 体育教师层面应对对策
第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前应注重隐患排查,对体育设施设备、运动场地的情况进行分析,尤其对应用的体育设施设备,要检查其安全性和牢固性,如在篮球教学中,要保证篮球架稳固,不会出现倾倒事故。第二,体育教师要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检查小学生的饰品佩戴情况、身体情况等,如所有小学体育教师都要强调在上体育课时,小学生要穿运动鞋,避免小学生脚踝扭伤。第三,学校要注重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职业素养学习,从思想层面提升体育教师对伤害事故的重视程度,且在体育教学中关心小学生、关注小学生,严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脱岗等情况,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第四,组织体育教师开展系统性学习,学习内容要涉及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及教育学原理,通过学习培养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第五,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将体育教学安全与体育教师的工薪绩效挂钩,提高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安全的重视程度。
3.3 学校层面应对策略
第一,在小学生入学后,要建立小学生健康档案,尤其对存在长期疾病或隐性疾病的小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如患有心肌病或心脏病的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区别对待,对其运动量进行科学控制,因材施教。第二,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在所难免,针对一些频发的小伤害事故,包括脚踝扭伤、擦伤等事故,在发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通过总结,避免在以后体育教学中发生类似事故。第三,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及时淘汰陈旧的体育器材,采购安全性更高的器械,对运动场地进行修缮和完善,这样能起到规避伤害事故的作用。第四,定期组织人员对校园中的体育器械进行维护与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度,提升人员的岗位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所有体育器材都处于安全状态。第五,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安全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还要家长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4 结 语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容易诱发各种伤害事故,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对诱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应对策略,为小学生创设安全的运动环境,对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体育学科改革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