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
—— 成本控制视角
2021-11-21胡瑞英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胡瑞英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引言
大数据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结合,给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创新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却并不常见,由此产生了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本文从成本控制的视角,试图将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融合来改善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新思路。
一、大数据背景及管理会计工具简述
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创新渗透至几乎所有行业,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随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获得了不断发展,我国的大数据背景已然形成。大数据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获取、分析、存储和管理数据方面的能力要远超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速度快以及价值大等核心特征。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成本会计和预算等财务控制为核心的执行性管理会计,第二阶段是以现代管理学为核心的决策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随着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跨级式增长的信息需求,使得成本管理、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平衡计分卡等也被纳入管理会计内容,并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体系。在管理会计工具体系中,主要包含了成本预测及控制、项目决策、责任控制等主要内容。
二、当前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成本控制视角来看,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核心目标在于能够及时找出影响企业预期成本管控目标实现的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量化差异数据,因此,在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工具需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目标管理原则和全面性原则。从实务来看,当前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时没有对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不同类别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这些工具之间又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只有将其融入企业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其管控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时人为割裂了这些关联性,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认为成本控制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在生产、销售等其他部门进行成本控制时普遍不够重视,并且部分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成本数据统计分析时,只进行了简单的叠加,存在成本数据重复的现象;二是在由于管理会计工具具有多元化、多角度的特点,因此部分企业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将部分工具进行合并,从而造成企业的数据信息过于庞杂、条理性不足、管理会计工具的具体功效不够明确,最终形成成本核算与控制无序的状况。
(二)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度较低
虽然随着国家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信息技术与多个领域之间进行了融合,形成了诸多的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但是将管理会计工具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仍属于初级阶段,总体上的融合程度偏低,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所需的基础数据大部分还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来进行,数据的可靠程度尚存瑕疵和缺陷;二是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利用模型公式进行运算和价值挖掘时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偏低,不仅影响了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效率,同时还加重了会计统计信息的时滞性,弱化了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效果。
(三)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环境仍然有待改善
从实务来看,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仍然在企业内部大量应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传统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方法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加的庞大数据信息需求,从而导致其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因缺乏可信度较高的适时数据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究其根源来说,主要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一方面是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信息化的重视度不足,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或者工作岗位,缺乏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环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规则还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通过市场作用来对预算以及成本控制产生积极影响尚不能充分发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产生了阻碍作用。
(四)管理会计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管理会计工具能否在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决策支持效果以及管控职能,健全完善的内部治理系统是关键,而健全的内部治理系统中内部监督机制是核心,若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则可能导致管理会计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偏差。在实践中,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过程中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有:一方面是没有建立关于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无法及时发现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得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成本控制时不够精准;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人员的实质独立性不足,在对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进行监督时,难以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修正改进对策。
三、从成本控制视角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创新思路
(一)将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初期成本控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财务人员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短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准确预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基于战略的一种预期规划和控制方式,它是一种前馈控制,成本控制即是企业预算管理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预算编制基础数据收集、分析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企业基于全面预算的成本控制效果难达预期。大数据背景的形成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初期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四种全新思路: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预算定位,即结合大数据技术的数据价值挖掘能力,存储、整合和分析各种快速产生的预算基础数据信息,对预算作用重新定位;二是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预算体制,即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重新构建预算目标分层责任的预算体制,分别应对大数据的查询与分析、大数据安全技术以及数据存储软硬件等层面的内容;三是重建闭环的预算管理流程,即在预算目标的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以及预算考评等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的各个节点分别辅以大数据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能力,重新建立一个具有完整闭环和大数据特征的预算管理流程;四是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结合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处理模式,最终形成符合企业运营管理实际的预算模型,例如目标测算模型、滚动预算模型、预算考评模型以及预算控制模型等。
(二)将大数据技术与工序单价核算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成本的过程控制
传统成本核算主要依靠财务人员对成本费用支出项目进行归集、计算和分配,这种方式对于单一产品的企业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于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来说,不仅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并且核算难度较大、准确度不高,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在大数据背景下,若考虑将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序及其单价结合起来,则可以大幅增强企业对生产成本的过程控制强度,及时察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及潜在风险因素,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在实践中,将大数据技术与工序单价核算结合起来的具体实现途径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工序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关性将生产流程进行拆分,形成最小的作业工序,然后根据历史人工成本数据、工时数据、原材料单耗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测算最小作业工序的单价;第二步是在测定工序单价后,结合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进行工序岗位分配,确保各项成本数据能够以标准化的形式传递至管理会计分析平台,进行成本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参考;第三步是结合工序单价执行统计情况以及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动态对比,找出偏差及其成因,为成本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数据及信息。
(三)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控制组织成本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再是传统的随机抽样,而是通过全面收集多维度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进而对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扁平化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组织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大数据技术为前提对业务流程再造这一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降低组织成本,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结合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和整合能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序和管理流程,优化核心环节,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组织的劳动效率,从而实现组织成本的控制。
(四)将大数据与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融合,实现管理成本的控制
绩效考评是管理会计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绩效考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融合了财务、学习、客户以及内部流程四个维度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机制更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青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机制却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系统的平台与各个维度紧密连接起来,高效、快速地获取各项基础数据为考评提供支撑,数据的分散性造成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机制的考评有效性存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成熟,将其与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各个维度获取基础数据的速度和质量,同时还会大幅提升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从成本控制视角研究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建议和对策
(一)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在企业内部建立云会计全面预算管理平台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是以销售预算为始,以财务预算为终,融合了企业业务端与财务端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实现成本控制,围绕大数据技术建立云会计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十分必要。通过建立云会计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根据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对内部的预算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健全,满足企业运营以及进行决策的各种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信息化形式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成本控制效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在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化的成本体系,实现对生产成本全过程优化控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实现对上文所述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结合工序单价核算思路,建议企业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结合客户需求或者订单信息,对成本控制的责任区域进行划分,以调动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把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二是结合工序单价以及成本费用支出情况获取单个客户或者单项产品的具体成本费用支出信息,这样不仅利于与预算目标进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进行行业成本的横向比对,进一步增强成本管控的精准程度;三是结合多个生产期间的单项产品或客户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测算出标准的成本支出数据,为下一预算期的成本预算提供数据基础。
(三)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和优化,增强组织成本控制
要结合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处理和优化来增强组织成本控制,一是企业要在企业内部重视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投入一定的人财物来建立信息化平台,将管理会计工具、信息化平台以及业务端进行有效融合,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对成本信息的管理与控制进行更为便捷的预判或决策;二是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形成企业自有的成本数据库,实现成本数据在企业内部的共享,以此来压缩和减少管理层级,降低组织成本。
(四)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强化管理成本控制
将大数据技术与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融合来强化管理成本控制,其核心在于:一方面是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的管理需求以及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在企业内部构建出具有层次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征的各维度考评指标体系,然后将其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实施考评;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审批权限分配等方式来提升绩效考评的刚性,进一步提高客观性和公正性。
结语
本文以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从成本控制的视角的四个角度探讨了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创新思路以及具体应用对策,旨在为企业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环境,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提供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