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问题的识别和改善措施

2021-11-21郑春玉厦门翔禹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34期
关键词:账务财务人员管理者

郑春玉 厦门翔禹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配套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如何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措施事关企业的有序、健康及持久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意识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量,一般配置的财务人员有限,财务和业务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无法确保对业务的充分了解,收入的确认及成本的结转可能无法较好地与业务实质匹配。凭证缺乏支撑性文件,入账仅凭银行回单,无法做到账实核对、账证核对,即入账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多数中小企业账务直接委托给代理记账公司,代理公司每个人都负责多家企业的账务,如缺乏及时的信息传达,银行流水上的备注又过于简单,无法全面反映业务实质。出现开票即确认收入,付款则确认费用,出库结转成本,未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完成财务工作,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缺乏必要的流程及复核机制。

(二)财务控制体系薄弱,缺乏内部监督

中小企业部门设置较为简单,公司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设定的内部监控制度特别是财务部分较为薄弱,甚至缺失。从报销、付款到应收应付的账龄跟进等没有流程、制度可依。老板审批即给以报销或付款,特别是管理者提供的报销可能会出现公私混同。应收应付缺乏跟踪及应有的账龄分析,特别是应收,容易产生坏账问题。随着资金交易的便捷性提高,微信、支付宝收款已渐渐融入企业,但对于内控制度并不完善的中小企业而言,便捷支付往往涉及个人操作,容易滋生一些不规范操作。固定资产、存货日常管理不到位,缺乏全盘、抽盘制度,容易因为疏于管理而出现资产损坏或丢失。

(三)管理者财务意识薄弱,缺乏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推动企业的快速成长,往往重生产、轻管理,财务意识欠缺,容易绕开财务完成一些存在风险甚至有悖于法律法规的操作。当然,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并非有意,确实因缺乏应有的财务意识导致。如管理者直接寻找客户,交易完成未开票,款直接汇至个人账户,公私不分。如财务人员未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追踪并及时纠正并调整账务,很可能被视为偷逃税款行为,严重的不仅要缴交罚款,还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此外,管理者对财务重要性的意识不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认为财务仅仅是数据的记录者,完成简单的账务处理,忽略其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管理功能。如管理者仅想了解企业每年是否盈利,将财务当作流水账的记录者和纳税申报的工具,势必会造成企业信息的失真,给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为了推动企业的健康、持久的发展,管理者不应局限个人思维行事,加强自身财务意识,重视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财务管理功能,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四)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提升意识

因中小企业大多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与大型或外资企业相比,规模较小,吸引力欠缺,需要招聘到财务知识丰富、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较为困难。且多数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日常管理较为松散,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会计核算错误,造成经营成果的反映失真。如财务人员对资金计划无概念,未对资金的应收应付等进行有效的跟踪并结合资金需求安排使用计划,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或不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往往经不起过多的锤炼,一旦出现坏账或未控制好债权风险,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严重的甚至拖垮企业。在财税政策更新替代频繁的时期,财务人员必须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信息化技术落后,缺乏系统管理观念

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出于成本控制原因,仍沿用较为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电算化水平较低。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统计数据显示,80%的中小企业具有介入互联网的能力,但仅有4.8%的企业应用了ERP。财务人员依赖Excel完成日常账务处理,一旦数据量增加,数据计算变烦琐,极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中小企业规模略胜一筹,但五脏俱全。虽没有完善的部门架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但采购、生产、销售及财务等功能均存在,在缺乏系统管理的情况下,流程结转和信息传递等都可能出现时间差导致工作的延误,业务的中断,甚至财务结算的遗漏。在缺乏系统管理的情况下,财务工作缺乏规范将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面对的痛点。

二、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一)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任何一家企业的有序、健康、持久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约束,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而中小企业内部流程往往较不健全,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要遵循财会准则的要求,同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

(1)梳理并完善现有财务制度,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不管是财务印章的使用,还是报销、付款授权等制度,都应结合财务工作流中的每一关键环节核对是否有匹配制度约束。中小企业出于规模考虑,往往未设置内审部门,在缺乏监控部门的监督下,是否有足够的流程支撑业务的有序进行,对约束企业的规范操作甚为重要。

(2)加强财产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对应的监控机制。确保数据记录和资产管理人员权责分离,形成内部牵制,对存货的出入库及盘点建立规范的操作指引。执行定期全盘及不定期抽盘制度,通过账实的核对加强对资产完整性的监控。

(3)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资金使用管理。制定每月账龄分析及对客户信誉的定期评估操作,避免坏账的发生。建立资金使用制度,结合政策变更实时更新制度,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文件银发(2020)105号文《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加强对利用个人账户进行经营性收支行为的管控,对定额以上的个人账户经营性收支加强真实性的审核,对可能存在风险的现金收支,进行风险管控,持续跟踪及监测。财务人员可依据此加强风险意识宣传,提醒管理者必须重视资金的规范收支,合理使用现金,并强化对资金流的监控。

(二)提高管理者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

管理者应正确认识财务部在企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及财务职能所发挥的作用,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注重对员工的激励,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凡事守制度、遵规矩,通过对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及制度的完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如强化货币安全,降低资金使用风险;关注赊销状态,控制债券风险等。宣传税收法律知识,提高管理者依法纳税的意识,杜绝税务风险。随着金税三、四期的铺开,税务部门拥有强大的系统针对财务数据、税赋异常等问题进行大数据过滤和监控的能力,管理者必须重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操作的规范性。管理者应结合财务部门的构架及企业的发展规划,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管理层次的人才,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

(三)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仍不健全,覆盖面积较小,服务内容也尚待完善。目前市场已有多款针对中小企业定制开发的ERP(如用友U8),软件价格完全在中小企业可接受范围之内,且功能较为齐全。如采购需求提交审核、确定供应商及订单、收发货、收入成本数据自动传输至财务模块供开票、付款及入账等,完全避免了传统手工入账及跟踪的各种问题。中小企业管理者应突破传统的运营模式,打破僵硬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工具推动财务高效地完成工作。

结语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众多,但解决措施并不困难,企业管理者如何落实行动,确实为财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其不断提升,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企业长足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账务财务人员管理者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金融终端应用系统账务风险防范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