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2021-11-19潘美欢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潘美欢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意识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根据目前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教育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行,创新教育应运而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被提上日程,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新课改的发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时刻站在时代的前列,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创新教育方式,积极组织各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先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1)教学氛围欠佳

大多数学教师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往往将课堂的主权紧握在自己手上,在教学过程中无暇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得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问题的交流与探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育人观念陈旧

现如今,仍有部分教师尚不能够完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这些教师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导致学生体会不到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从而制约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3)教学方法单一

有些教师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仍以满堂灌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一板一眼地遵照教学计划讲授数学知识,并要求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接受知识。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做笔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考试上可以让学生获得不错的分数,但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的环节,严重制约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泯灭,无法养成质疑习惯和批判精神,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基于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知识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怀着百倍的热情与激情投入学习情境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绩也能够有所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应当始终带着一种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这一数学理论是由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笛卡尔创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原来,笛卡尔通过观察蜘蛛结网的全过程,脑海当中才出現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论雏形。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数学故事情境中。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潜质被激发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自发提出一些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联的数学问题。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点,当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步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学习意识与问题意识,进而为后续学习难度更大的知识点埋下伏笔。

(2)优化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意识如何逐渐得到提升呢?教学实践表明,越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效率就会越高。也就是说,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得以实现。

以教学“截去长方形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为例,大部分学生在没有经过周密思考后给出的答案是三个角。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要求学生再想想看。初中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便追问老师为什么不是三个角,也正是因为学生想要得到正确答案的迫切性,他们才会积极投入问题的研究当中。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试想一下,长方形截去一个角,会有哪几种情况出现呢?”这时有的学生拿起了笔,而有的学生则拿起了纸,通过动手和动脑解决这个问题,得出了可能出现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不同的结论。这样的问题和启发,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还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初中生一旦具备问题意识,就会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3)结合实际生活,培养解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连续贯通的教学过程,类似于数学思维能力。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需要把握一个度,才能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统计章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设计问题,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直方图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我国淡水资源的数据分布图进行教学导入和问题设置,依据数据图要求学生用数学化的语言描述我国的淡水分布情况,以此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设置问题:直方图适合描述哪种数据统计情况和适用范围?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为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开放的问题,充分调动课堂和课外教学资源,鼓励初中生进行深度思考并不断探索,发散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其思维创新和数学学科解题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真正的问题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初中学生构建学习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为学生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如同波浪一般层层叠叠。实践证明,在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之后,数学才能展现出数学色彩,才能发挥出教育价值。每一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侧重点,数学学科的侧重点无疑就体现在这一方面。因此,我们要想让数学展现出学科本色就需要立足这一点,让学生用“问”开始自己的数学学习历程。

参考文献

[1]张青.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0):105-106.

[2]焦磊.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造能力[J].读写算,2021(17):137-138.

[3]刘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4):3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