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18陈晓丽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

陈晓丽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左心耳封堵术病患17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皮肤淤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皮肤淤血发生率,研究组9.41%,比对照组30.59%低,P<0.05。针对术后抗凝时间,研究组(45.08±5.27)d,比对照组(52.19±5.83)d短,P<0.05。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6.47%,比对照组82.35%高,P<0.05。结论:于左心耳封堵术中用预见性护理,利于皮肤淤血的预防,满意度的提升,及术后抗凝时间的缩短。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左心耳封堵术;皮肤淤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目前,医院可采取左心耳封堵术来对房颤病患进行干预,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并能防止患者因长时间使用抗凝剂而引发耐药问题[1]。相关资料中提及,左心耳封堵术具有操作简便与创伤小等特点[2],但容易引起皮肤淤血等并发症,为此,医院还应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本文选取170名左心耳封堵术病患(2018年12月-2021年5月),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左心耳封堵术病患17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32例,男性例53,年纪在39-72岁之间,中位数56岁;病史在1-9年之间,平均(5.18±1.26)年。对照组女性30例,男性55例,年纪在3973岁之间,中位数55岁;病史在1-10年之间,平均(5.36±1.37)年。2组病史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凝血异常者。(2)智力障碍者。(3)精神病者。(4)尿毒症。(5)溝通障碍者。(6)全身严重性感染者。(7)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注意事项告知、检查协助与手术准备等。研究组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术前。借助图片与视频等,为患者讲述左心耳封堵术的原理、安全性、操作流程和预期疗效等,同时对患者提问作出解答,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感。予以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以对其胃黏膜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情况。热情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教会患者如何调整心态,包括暗示疗法与深呼吸等。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保护好患者隐私。邀请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法,向患者分享治疗心得,以起到激励患者的作用。为患者播放舒缓的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身体状况,总结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2)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心电监护数值、面色、血氧饱和度与呼吸等体征,若发现患者有心律失常与心脏压塞等情况,需立即处理。加强对患者活化凝血时间进行监测的力度,并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其肝素的使用量,若有必要,可对患者施以血栓抽吸术治疗。(3)术后。按时对患者心脏进行听诊,了解心脏有无杂音,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与晕厥等情况,需立即上报,并对患者施以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其有无封堵器脱落的情况。麻醉清醒5h后,协助患者饮用少量的温水,若患者无呛咳的问题,即可指导其食用流食。用沙袋对患者右下肢进行2h的压迫处理,同时对其术侧肢体进行制定。待去除沙袋之后,可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做适量的术肢弯曲与翻身等训练,以减轻其腰背酸痛与肢体麻木等症状。每隔1h对患者穿刺部位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1次观察,对于病情稳定者,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

1.4 评价指标

(1)统计2组皮肤淤血发生者例数,记录术后抗凝时间。

(2)调查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进行:不满意≤74,一般75-90,满意91-100。(一般+满意)/例数*100%即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检验,X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皮肤淤血发生率分析

针对皮肤淤血发生者,研究组8例,占9.41%;对照组26例,占30.59%。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7.6582,P<0.05。

2.2 术后抗凝时间分析

针对术后抗凝时间,研究组(45.08±5.27)d,对照组(52.19±5.83)d。研究组比对照组短,t=7.2413,P<0.05。

2.3 满意度分析

针对满意度,研究组96.47%,比对照组82.35%高,P<0.05。如表1。

3 讨论

通过对患者施以左心耳封堵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房颤所致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但为能确保手术效果,还应予以患者精心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乃新兴的护理方法之一,涵盖以人为本理念,可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然后再结合临床经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以提高其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预后[4]。此研究,在皮肤淤血发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术后抗凝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在满意度上,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左心耳封堵术用预见性护理,利于满意度的改善,皮肤淤血的预防,及术后抗凝时间的缩短,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晓妹,王燕贤,朱媛媛,等.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24-27.

[2] 袁康丽.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饮食科学,2021(3):231.

[3] 张伟丽,樊冬磊. 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的护理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4-6.

[4] 金晓丽. 综合护理干预在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0(8):185-186.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