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2021-11-16杨文贤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预设

杨文贤

摘  要:创新的课堂既重视预设的科学性,又关注生成的有效性。教学生成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探究之路,需要有预先设计的路线,还需要有临场发挥和及时调控的创新路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预设;生成

一、“预设”与“生成”的内涵

“预设”与“生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所谓“预设”,是指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而“生成”則是指生长和建构,是师生在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在师生对话互动中产生了超越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预设与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预设的课不能称为好课,没有生成的课堂同样不能称为好课,课堂的生成还来自教师的预设。而这种预设不仅指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对教学的设计,还包括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以及教学思想的体现。

二、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策略

有人说:“预设太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课堂的生成。”也有人说:“关注生成会影响教师的预设,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认为:预设和生成两者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比如某老师在让学生用小棒搭建2种图形时,就特地预设了能搭建成功和不成功的长方体和正方体(12分成3组长短不同的小棒,12根长短一样的小棒,11根小棒,有一根与其他11根都不相同的小棒),每个组都要展示自己的作品,11根小棒的组拿的是一个残缺的图形,组长说我们组还需要一根和黄色一样长的小棒,有一组的组长说虽然我们有12根小棒,但是这根很明显跟其他的3根绿色的长短不一样也搭建不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的组能搭建成功,有的组不能搭建成功,这样大家交流得出要搭建成功长方体和正方体必须满足的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设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这些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动态的教学资源往往会成为教学的新的生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以动态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成就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在图形搭建这堂课中,搭建完2种图形后一个学生提问:正方体是不是长方体呢?这虽然不是教师的预设,但是有学生提出来了,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就先不判断,让学生自己想,立即就有学生说是,也有学生说不是。教师可让各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了课堂教学上的突破。

这堂课上,教师不仅对教学的动态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更是在先进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对教学策略做出了迅速的调整。这一改变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教学观念:教学的起点不应该由老师来定,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定,之后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课堂表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课堂的节奏、内容、进程,利用衍生的课堂资源动态处理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人”的课堂。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白媛. 小学数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相互转化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毛建青.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4):6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