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汀联合福辛普利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1-11-15李俐颖关莹彭坤
李俐颖,关莹,彭坤
(抚顺市第二医院心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0)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药物,近 年来,临床研究普遍认为,PCI术前强化他汀类药物对于改善术后心功能及预后有积极的作用[1-2]。以福辛普利为代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指南中与他汀类药物同为STEMI的推荐治疗药物,研究表明,该药物的应用有助于降低PCI术后STEMI患者的死亡率[3-4]。然而尽管两种药物在STEMI中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却少有研究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预防STEMI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单用他汀类药物和联合福辛普利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2个月的随访结果,旨在为优化STEMI患者PCI术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0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2个月随访结果。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n=48),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的患者作为B组(n=58),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45~70岁;③具备急诊PCI手术指征;④经心血管造影明确远端灌注动脉狭窄;⑤发病时间<12 h;⑥患者或家属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感染性疾病、血栓、主动脉夹层或其他血液病者;②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Ⅱ级,远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者;③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动脉瘤或血管畸形者;④近半年有心血管手术史者。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2 方法 A组患者均于PCI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程度和部位,并于术前3 d口服阿司匹林,每天300 mg,氯吡格雷,每天300 mg,阿托伐他汀,每天40 mg。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后符合血管再通标准,且血压稳定后给予福辛普利,每天10 mg,连续治疗2个月。
术后两组患者均给常规二级预防方案,包括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律失常,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和运动指导等,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术后7 d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同日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l)等心肌标志物水平。采用门诊随访的方式收集患者术后2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CI手术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入院时和术后7 d,两组患者LVEF、LVEDD、CK-MB、cTn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PCI手术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PCI(x±s)
2.2 两组术后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术后2个月,A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9例,B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B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χ2=4.823,P=0.028),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2 months[n(%)]
3 讨论
PCI术是通过将导管内置于因病变导致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使血管得到有效扩张,从而实现改善血流的目的。对于STEMI患者而言,PCI是紧急救治的有效手段,然而PCI改善STEMI患者因心肌缺血导致的临床症状,但在术后也有较高风险发生血管再次狭窄、心肌重构、血栓形成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其发生机制与其机体本身存在的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术后斑块破裂等因素有关[6-7]。因此,在PCI术前需预防性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术后需持续治疗作为二级预防措施。现有临床报道大多将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集中于他汀类药物类型、给药事件或药物剂量方面[8-9],少有学者针对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这也成为本研究的立足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和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心肌细胞标志物水平的改变上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不同药物方案下患者术后7 d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是否联合福辛普利对PCI术后短期的心肌功能改善均无提高作用。而在术后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联合福辛普利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分析其原因,阿托伐他汀是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心血管事件预防药物,目前临床研究已普遍证实其在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中的有效性。但近年来,临床研究通过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后认为,血脂并不是影响该类事件发生的唯一因素,心室重构也是导致复发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10-11]。福辛普利作为常用的第二代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有效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血管紧张素在醛固酮分泌中的作用,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抑制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12]。国外有学者研究也证实,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单纯应用他汀类药物或单纯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3]。由此提示,他汀类药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预防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研究[14]显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有积极的作用。而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同样通过抑制粥样斑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成,延缓其病变进展,进而阻断炎症反应[15]。这也是联合用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得以进一步降低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除阿托伐他汀外,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应作为常规治疗药物应用于PCI术后,有助于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